大明王朝:揭開“清流”的真實面目,堪稱雍正朝“清流”的祖宗

作為歷史劇的巔峰之作,《大明王朝》和《雍正王朝》可謂不分伯仲、各領風騷,值得注意的是兩部電視劇都對一個特殊的群體——

“清流”

進行了細緻描述,表面上看,他們剛毅不屈、廉潔奉公,與奸臣貪墨吏不同戴天;但實際上,他們只為自己所處的階層謀取地位、爭奪利益。什麼朝廷大局、什麼國計民生,他們的生存原則只有一個:和我作對,就是奸臣,就要不顧一切打倒!

像這樣的

“清流”

,《雍正王朝》中有一位極為典型的代表人物——李紱!

大明王朝:揭開“清流”的真實面目,堪稱雍正朝“清流”的祖宗

那麼,在《大明王朝》中又有哪些“道貌岸然”的衣冠禽獸呢?

為了

“改稻為桑”

的順利推行,嚴世蕃指示鄭泌昌、何茂才

“毀堤淹田”

,時任

“浙直總督”

胡宗憲帶著官兵來到決裂堰口,緊急進行搶險救災。

只是,因為端午汛的兇猛,再加上事先毫無準備,決裂的堰口根本堵不住,譚綸建議分洪,

“淹九個縣,不如淹一個兩個縣,到時候賑災的糧食也好籌備”

就當時的情況而言,譚綸的建議無可厚非,只是正如胡宗憲所言,

“對淳安建德的百姓,也不好交代”

。來看譚綸給出的勸說理由:

“先盡人事!元敬準備讓士兵們跳到決口裡堵一次,能堵上,便九個縣都讓人去堵;死了人還堵不上對百姓也是一個交代。”

如此縝密的心思,不太可能出自一個帶兵打仗的將軍,譚綸才是給出如此

“交代”

的建議者。

死幾個官兵,拿出官府的姿態,堵住百姓的嘴,這就是譚綸的整體規劃,這就是

“清流”

最為直接的嘴臉。

浙江水災被彙報給嘉靖皇帝以後,胡宗憲打算

“引咎辭職”

,但鑑於東南局勢離不開胡宗憲,朝廷最終決定免去胡宗憲

“浙江巡撫”

之職,但保留其

“浙直總督”

的職位;決定賑濟災民的同時,繼續推行

“改稻為桑”

大明王朝:揭開“清流”的真實面目,堪稱雍正朝“清流”的祖宗

可就在胡宗憲請求戶部調糧賑濟災民的時候,裕王、譚綸和張居正有過一段對話。

裕王問道:

“胡宗憲請求朝廷,給浙江撥糧賑災,總該答應他吧?”

張居正搖頭回應後,給出了這樣的看法:

“他們就是想讓浙直那些絲綢大戶,就地拿糧食把受災百姓的田都兼併了去,還美其名曰:以改兼賑,兩難自解。”

裕王則如此說道:

“你們呢?總得說話吧?”

張居正又是一陣沉默,沒有迴應。很明顯,這次內閣會議上,

“清流”

並沒有站出來說話。

胡宗憲請求朝廷調糧,內閣沒答應,到底是誰的責任?

調糧賑災,屬戶部管轄,而戶部又在

“清流黨”

的控制下,說白了,就是徐階、高拱、張居正沒有答應。

“嚴黨”

給出“

以改兼賑,兩難自解

”的賑災辦法,內閣予以透過,又是誰的責任?

就當時的

“內閣”

而言,嚴嵩雖然是當家人,但佔據人數優勢的

“清流”

如果據理力爭,最起碼能讓這個辦法暫時擱置。可張居正等人卻並未說話,甚至給予了默許態度。

人前一套、人後一套;遇事不明言,事後博清名,這就是

“清流”

大明王朝:揭開“清流”的真實面目,堪稱雍正朝“清流”的祖宗

只是,對於自己在內閣會議上的表現,對於戶部不願給胡宗憲調糧賑災的做法,張居正等人還有著自己的理由,那就是希望

“浙江干脆就亂起來”

為此,張居正開始為裕王陳述他們這樣做的理由:

“王爺本該知道,這一次他們想在浙江改稻為桑,其實是為了補虧空才想出的法子。但這麼大的事,連胡宗憲都知道一年之內絕不可施行,可他們等不得,底下人又認準了這是一個發財的好機會,所以才幹出了毀堤淹田這般傷天害理的事。反正是剜的老百姓的肉,其實也是剜我大明朝的肉,來補他們的瘡。這麼明白的事,朝廷上下竟然視若無睹!”

就衝這段話,你能說張居正不是憎惡分明、憂國憂民的正人君子?

但請注意張居正的這句話——

“這麼明白的事,朝廷上下竟然視若無睹”

,別人明白不明白,我們不清楚;但能對

“嚴黨”

計劃分析得如此透徹,張居正和徐階、高拱這等

“清流黨”

的代表人物是肯定明白。

可既然如此明白,

“清流”

們為何也同樣視若無睹,不站出來明確反對呢?甚至,在制定這項政策的

“御前會議”

上,徐階、高拱、張居正甚至連句質疑的話都沒說。

那個時候,

“清流”

們的憂國憂民、嫉惡如仇到哪裡去了?

那個時候,

“清流”

們靠嘴吃飯的本事,為何就不管用了?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擔心會得罪了嘉靖皇帝!

同樣都是

“視若無睹”

,張居正就能站在道德的至高點,光明正大的指責別人,這就是

“清流”

大明王朝:揭開“清流”的真實面目,堪稱雍正朝“清流”的祖宗

接著,張居正提到了胡宗憲:

“好不容易出了個胡宗憲,苦心孤詣的出來說話,這也是為了他們好,可他們卻視若仇讎。連一個胡宗憲都容不下,可見他們的氣數要盡了。”

“嚴黨”

,為什麼連一個胡宗憲都容不下?

胡宗憲早就給出過原因說明:

“當初你譚綸不來,我還可以向嚴閣老進言,也可以向皇上上奏疏說明事由,我可以慢慢做,比方把今年就要將一半的稻田改種桑苗的方案,分成三年做完。事緩則圓,大勢尚有轉圜的餘地。因為你來了,從上到下都把我胡宗憲看成是黨爭之人,你們想讓我做的事,我還能做下去嗎?”

譚綸前往浙江,硬是讓

“不願黨爭、只想做事”

的胡宗憲陷入了兩難,甚至直接影響了胡宗憲延緩

“改稻為桑”

的整體計劃。

“嚴黨”

,容不下一個胡宗憲,就是氣數要盡了;

“清流”

,明知胡宗憲在大事上從不糊塗,為何還要派人拉攏之?為何也不放過一個肯定會為民做主的胡宗憲呢?

到底是誰

“容不下一個胡宗憲”

,一目瞭然!

更重要的是,胡宗憲還有這樣一句話:

“年初朝廷議這個國策的時候,他們要是真想阻,就不該讓這個國策落到浙江。現在落得我說的話,上面不會聽了;我想在浙江做的事,上面也不會讓我做了。”

“嚴黨”

會毀堤淹田,但

“清流”

卻會釜底抽薪,直接讓胡宗憲丟掉了

“浙江巡撫”

的職務,讓胡宗憲再也不能名正言順的延緩甚至阻止改稻為桑。

浙江百姓的苦,到底是誰害的,更是一目瞭然!

大明王朝:揭開“清流”的真實面目,堪稱雍正朝“清流”的祖宗

好了,正如胡宗憲對譚綸所言,

“無論是想勸我,還是想幫我,都只有一個後果,那就是把大局攪砸了”

。將浙江大局徹底搞砸以後,

“清流”

們又給出了這樣的大規劃:

“長痛不如短痛,這次乾脆就讓浙江亂了,就當我大明朝身上爛了一塊肉,這塊肉一爛,嚴黨這個膿瘡就到了該擠的時候了。”

嚴世蕃下令毀堤淹田,譚綸給出的是評價是

“翻遍史書、亙古未有”

;現在,張居正拒絕調糧賑災,乾脆讓浙江亂了,譚綸卻給出了

“大謀略”

的評價。

記住了,大明朝的

“清流”

才是開創

“雙標”

的祖師爺!

如此清流,裕王妃曾給出這樣的評價:

“胡宗憲尚且知道愛護自己任地的百姓,王爺還有你們,難道連個胡宗憲也不如嗎?大明朝不是他們嚴家的大明朝,更不是他們底下那些貪官豪強的大明朝,他們可以魚肉百姓,王爺還有你們這些忠臣,你們不能視若無睹!”

如果大明朝的

“清流”

們,真能像胡宗憲一樣;就算大明朝的

“清流”

們,能有裕王妃一個女人的見識和格局,崇禎皇帝也就不會弔死在煤山了!

大明王朝:揭開“清流”的真實面目,堪稱雍正朝“清流”的祖宗

對於這樣的清流,胡宗憲有過一次較為客氣的評價:

“他們也不過高談闊論,書生而已”

;對於這樣的清流,田文鏡也曾有過一次評價:

“呸,偽君子”

(本文僅基於《大明王朝1566》具體演繹情節和人設解析,並不以歷史史實為依據,個人觀點,歡迎提出批評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