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宮女走出宮門後,為何有些人不能生育?

古代宮女走出宮門後,為何有些人都不能生育?這其中原因必然是羞於啟齒的。在一份真實的宮女回憶錄中,記載了她們屈辱不堪的皇宮生活。

古代宮女走出宮門後,為何有些人不能生育?

宮女的出路並非只有和太監對食一條路,而她們當初進宮時為自己人生所設想的路,也完全不是這樣慘淡的。但是,現實的冰冷往往讓這些弱小的女人們無可奈何。

宮女的選拔制度,決定了這些女人的歸宿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從有“王”開始,就有了服侍這些王公貴族的女性存在。一方面是滿足這些人的奢靡享樂,一方面也是能夠伺候這大一家子,雜活髒活總要有個人幹。

1、秦漢宮女

秦滅六國後,秦始皇嬴政不僅統一了度量衡,還成為了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人,而這一皇權的確立,也讓宮女們有了正式的編制。

但在這期間,宮女們的職責還是很模糊的 ,來源也比較隨意。一

種是俘虜來的敵軍的妻妾以及家眷,一種是在民間蒐集招攬的女子。

這期間,秦王朝的宮女最多高達上萬人。這些宮女的出路要麼是被皇帝看重,飛上枝頭變鳳凰,要麼是被始亂終棄,姿色和能力不出眾的,又或者是年老色衰的便要供整個宮廷的人奴役驅使,最後老死於宮中。

古代宮女走出宮門後,為何有些人不能生育?

戰亂年代自己生存尚且不易,這些可憐的女人,又如何繁衍生息,不過是苟且一日是一日。

就算出宮去,當時的壯勞力基本都被徵兵和拉去做苦役,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個人也生不出孩子。比如著名的孟姜女,她的丈夫被拉去修長城,連過家門的機會都沒有,自然難以生育。

到了漢朝,宮廷制度逐步完善。宮女的需求就更加巨大。

這時期的宮女便不再是隨隨便便什麼人都能做的,而是由朝廷派出大批人員,於百姓鄉土之中挑選良家之美女,年齡13以上20以下,擇入宮內。

這些被選中入宮的,便從此和家人斷絕了關係,這也是“選秀”制度的由來。這些端莊秀氣出身良好的女性,入了宮門就是皇帝的女人,

正經人家不敢碰,普通男子又高攀不上。

不過,倒也不是所有人都無法生育,只是大多數的宮女晚景都比較淒涼而已。

古代宮女走出宮門後,為何有些人不能生育?

在明朝之前,宮女的處境一直都是比較混亂的。十六國時,後趙暴君石虎為奪人妻逼死三千男子,這些女子都被充入後宮做宮女,北齊皇帝高煒下令“女年二十以下,十四以上未嫁者,悉集省,隱匿者家長處死刑”等等。在宮女選拔和定性還沒有一個完善的制度和標準時,這些女子的命運都是未知的。

2、明清時期

明朝建立了完善的宮女選拔制度,而清朝是在沿用明朝舊制度的基礎上進指定了更加苛刻而嚴格的選拔標準。

明熹宗時,選拔宮女要求13歲到16歲,從這些符合年齡的女孩之中,再有太監篩選掉一些自身條件比較差的,隨後在進行二度審查,譬如眼耳口鼻,譬如身姿舉止等等。 小到手腕粗細,大到口齒音色,都要精挑細選。

經過了層層選拔後,這些人進入宮中還不能立刻上崗實習,還要經過前輩的指引,審查身上是否有異味,腋下是否毛髮旺盛,手腳是否勤快麻利等等。

這些優中選優的女子進入宮中,心態和目光自然也是與其他平民百姓不同。成為皇帝的嬪妃,就是她們的唯一奮鬥目標。

古代宮女走出宮門後,為何有些人不能生育?

在廝殺內卷嚴重的後宮,不出頭就意味著永無翻身之日。

到了清朝,宮女的職責開始出現了明確的分工。

清代選入宮中的女子有兩種,

一種是秀女,一種是宮女

。從順治開始,明確規定了八旗官員的女子可以參與選秀,資質好的成為皇帝的妃嬪,其餘的被指婚給宗室的王宮大臣。

而這時的宮女就完完全全是奴婢的身份,供妃嬪和皇帝驅使的。清廷的宮女要求必須是內務府各佐領所屬上三旗(正黃、鑲黃、正白)包衣任職佐領、管領以下家庭的女兒。

一年一次,年齡為13歲以上。在這些女子之中還要經過一層一層的篩選,決定她們品階。伺候太后的,伺候皇帝的,伺候妃嬪的,以及做雜活的。

一般來說,由於清廷的宮女數量巨大,無法負擔他們的養老,而且,這些老去的女子也無法在位皇宮奉獻。宮中就會適當的更新換代,不斷的培養新人接替舊人。

所以,這些宮女到了25歲就會被放出宮去,重新獲得自由。

古代宮女走出宮門後,為何有些人不能生育?

當然,想要提早出宮去,也有一種辦法,那就是蠢笨。伺候不好主子,打碎被子,弄髒屋子等等,主人實在太過嫌棄,也會命人打發了提早送出宮,任你自由婚配,就不再受皇宮管束。當然,這種辦法比較危險,遇到個別性情暴力的主子,也許就被毆打致死,沒有出宮的機會了。

這些上三旗包衣出身的女子,家世上屬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個別的家裡門路比較開闊的也會選擇賄賂一些官員,從而將自家子女從名單上抹去。而甘心留下來的,大多數是指望靠女兒在宮中撐起一片天的。

在《宮女談往錄》中,清朝的一位宮女對自己的生活回憶時講述:有的人家希望女孩出去見見世面,一來,每個月能掙幾兩銀子,家裡又能按時按節的得到賞錢;二來,女孩子學點規矩,在宮裡調理出來的,圖個好名聲,藉此高枝上攀,找個好婆家。真要找個幾等侍衛之類的,再有人一提拔,不幾年也許發跡了。

這樣一來,女孩子們的擇偶標準相對於比較高,再加上在宮中見過了太多優秀的人,出宮後一時很難適應這種落差,變得高不成低不就。

古代宮女走出宮門後,為何有些人不能生育?

宮女到了出宮的年齡一般是有三條出路:

1、出宮自由婚配。

這種出路的女人運氣好的能碰到如意郎君,過上相夫教子的生活。除了嫁給普通百姓外,以其出宮的年齡來說,只能做一些大戶人家的妾氏,還得是歲數比較大的那種。

這種不能生育,也不一定怨宮女自身,也許是丈夫年歲大喪失了生育能力。

還有另外一種,就是嫁給了普通百姓,但自身傷病原因無法有後。

根據宮女回憶錄中記載,這些宮女的日常生活是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痛。

首先,為了身體不出異味,常年不敢吃魚腥之物。

其次,睡覺的時候不能仰面朝天。要側臥著身子,蜷著腿,一隻手平伸著,另一隻手側放在身上。

還有,為了避免主子需要的時候,出現擅離職守的紕漏,宮女們吃飯只能八分飽。

夏季,宮裡一般會賞賜給宮女一些西瓜吃,但是她們擔心寒涼容易引發腸胃不適,只能將西瓜摔碎聽個聲響,不敢貪吃。

古代宮女走出宮門後,為何有些人不能生育?

除了飲食上的約束之外,這些宮女們還經常會受責罰拷打。

在宮裡有兩個不成文的規矩,一個是不允許辱罵宮女,大概是因為各宮的宮女跟隨的主子性情不同,人在言語上難免有失分寸,冒犯了誰。因此,各宮主子想要出氣,就只剩下打了。

沒有一個女孩不是遍體鱗傷地度過來的,幾乎日日頭上都有被打的疙瘩。

第二個不成文的規矩是不打臉。大抵是因為宮女們的樣貌也是宮中的門面,而太監們便沒有這樣的規矩。因此,責罰宮女就只能是其他體罰。在寒冬臘月一跪就是一整天的,比比皆是。

在這樣的生存條件下,宮女們的身體都傷病交加。根據《內務府奏案》和《內務府奏銷檔》等檔案記載,

婦人善懷而多鬱,又性喜偏隘,故肝病尤多,肝經一病,則月事不調,艱於產育。

然而,對於這些出宮的宮女更多地去處的是青燈古佛。

古代宮女走出宮門後,為何有些人不能生育?

因為年齡和身世種種原因,想要找到能夠匹配的物件,實在是太難了。而且,古代女子很單薄,弱小無助,她們手裡攥著銀兩很容易招惹不懷好意的之人。

所以在很多宮女後半生都很淒涼,是因為出宮帶的家當被人洗劫一空,或者被人騙得乾乾淨淨。

2、官方養老

有的宮女在宮中伺候的格外出色,主子一時捨不得將她放出宮,就會再留十年,十年後,宮女都三四十歲了,基本沒有婚嫁的可能。因此這些人也就會選擇留在宮中老死,幹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或者升官成為教訓新宮女的老嬤嬤等。

3、最恥辱的結局——對食

宮中除了宮女比較悽慘外,還有一個弱勢群體更加淒涼那就是宦官。宮女還有機會生兒育女,而這些人在宮中的生活是日復一日地苦捱著。

雖然他們失去得了生理上的特徵,可精神面貌上還是一位男性,也會渴望得到伴侶,想要有人說說話。於是,宮女和宦官之間就達成了某種隱秘的關係,成為對食。

所謂“宮掖之中,怨曠無聊,解饞止渴,出此下策耳。”

古代宮女走出宮門後,為何有些人不能生育?

就像夫妻一樣共同生活居住。明朝永樂之後,對食之風盛行。宮女若相中此宦官,即可結成伴侶,稱為菜戶。

明代的時候,有一個讀書人偶然發現寺廟中有間密室裡擺滿了已亡宮女的牌位,廟中知情者告訴書生,這都是宮女生前對食的宦官前來供奉祭拜的。

雖然,這種關係為人不恥,但也好過寂寞一生。

總結

其實,出宮的宮女不生育並不是說所有的宮女不能生孩子。只是說大部分的宮女晚年都是比較淒涼。她們不願意再次屈服,委屈自己的後半生。也不願意在回到宮廷承受非人待遇,只好選擇出家或者一個人孤獨終老。

很多宮女對於自己在宮中的生活都是三緘其口,因為那一段歲月實在不堪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