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能成大事的人,往往有這幾個特點

有多大的心胸,就有多大的舞臺。

一個能成就一番事業的人,通常都具備以下特徵。

真正能成大事的人,往往有這幾個特點

珍惜時間,在有限的生命中,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寬闊。

司馬光用19年時間編輯了《資治通鑑》。

司馬光為了儘快完成這本偉大的著作,非常珍惜每一天的時光,他利用一塊從地上拾到的原木做枕頭,叫作“警枕”,只要枕頭一動,他就會被吵醒,於是他也就沒有那麼多的瞌睡,趕忙起床,工作,讀書。

像司馬光一樣,不少人都有“警枕”這種道具,可以讓自己抓緊時間,把每一分鐘都用在“刀刃”上。

比如很多名人、學霸、行業精英等等,都會精準到一個時段,一個小時,一個小時。

每天都是一絲不苟,一絲不苟,將大的任務分成了幾個小的,然後又完成了幾個,才能達到更大的目的。

“新樹陳葉,舊樹新芽,後浪如浪。”人生之路上,每天都是一個全新的日子,若不能生活在現在,不能抓住現在,人生只能從繁榮走向衰落,最終被生死法則所蠶食。

要想過自己的生活,就要和時光爭分奪秒。

他曾經讀到一部小短片:一位剛從學校出來,自己經營一間洗車場的青年,在親友們的輕視下,從一把水槍、一塊抹布做起,從早上到晚上,漸漸有了顧客,也有了不少的顧客。後來,他又開了一家新開的洗車店,吸引了一些興趣相投的朋友,成立了一家洗車店。

他們習慣了上課遲到早退,所以,他們很珍惜自己的寶貴時光。早到晚走,半路上有很少的空閒,這是為了讓每位顧客滿意,並用專業和敬業的精神來獲得顧客的信賴,這樣才能長久地保持良好的關係。

在成人的社會里,利用好自己的時光,已經不再是秘密,而是一種在工作中求得生存的技巧。

能夠成就一番事業的人,都是善於處理時光的人,因此,每天的平淡生活都會有不一樣的含義。

真正能成大事的人,往往有這幾個特點

膽識過人,能抗下風風雨雨。

《戰國策》中有一段關於唐雎的事蹟:

韓魏被秦王所殺,他想用欺騙的手段,將安陵王國據為己有。

安陵君以“地於先王,我不想放棄。”

安陵君非常不滿,為了防止他再次挑釁,派遣唐雎到秦國去。

唐雎到了秦國,他仍在不斷地向他施壓,企圖迫使唐雎屈服。不過唐雎並未驚慌失措,首先以“安陵君之地,乃祖宗所賜,縱然以萬里之內,亦不能與之交易,更遑論五百里”作為理由,反駁了他以五百里交易的理由。

皇帝震怒,下令伏屍百萬,流血千里,以此來震懾他。唐雎則反問道,他對“布衣之怒”的認識,把“庸人”的憤怒和“士”人的憤怒區別起來。

唐雎例舉出三個“士”字:

專諸暗算吳王僚,慧尾橫空;聶政暗算韓傀之時,一道白色的光芒沖天而起;在暗殺慶極的過程中,那隻雄鷹俯衝而下。三個人都是有才華有勇氣的普通人,在他們心中的怒火還沒有爆發,老天就已經給了他們一個警告。

唐雎終於說,自己也會像他們那樣,被人逼急了,就會有兩具屍體倒下去,五步內流血,所有人(都)都要披上喪袍。

說完,唐雎站了起來,手中的長刀出鞘。

唐雎的謙遜和豪邁,讓秦王心驚膽戰,他立刻改變了態度,單膝下跪,對著唐雎道歉,發自內心地佩服安陵國能屹立五十里,就是靠著唐雎這個天才。

從這段經歷中,我們可以很容易地看到,這裡和我們所處的工作環境很相似。像“秦王”這樣的強大敵人,不但語言上咄咄逼人,動輒打壓,要站穩腳跟,就得像“唐雎”那樣,要有勇氣,要無所畏懼,不被人欺負,還要在危險中生存。

這種定力、實力、魄力的形成,都是靠著一場又一場的磨難和磨難,才能撐起一個大的局面。

真正能成大事的人,往往有這幾個特點

從開始到結束,集中精力於一項工作,你就會是一個專家。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從細節開始的。

我們在孩提時代曾學習一段名為《核舟記》的作品,這是一部精細的作品“核舟”,它描繪了蘇軾在赤壁上的畫卷。

一幅精美的微型雕塑展現在大家面前,令人驚歎於它的高超工藝,更讓人欽佩的是,這位微雕師的忍耐力和“能在冷板凳上吃苦耐勞”的毅力。

這種細微的動作,才是真正的成功之道。

三百六十條路,每一條路都是最好的。一個做事一絲一毫,一心一意把事情辦好的人,總是能把最平凡的事情,變成讓人豔羨的事情。

《莊子》中有一篇文章說,有一名擅長鍛造鉤索的老者,八十多歲了,卻能做出如此完美的腰線,連他的老闆大總管都對他刮目相看。大老闆誇獎了這位老先生的技藝,還問他有沒有秘訣。

老頭子驕傲地說,他二十多年前就喜歡做鐵匠和鐵匠,除了勾之外,他對其他的事情都不感興趣。時間一長,他的技術就會突飛猛進。

這種“智慧”的確很“顯而易見”,但是很少有人能夠做到。

因此,在通往勝利的道路上,沒有那麼多的人,只有在這條道路上,一直走下去,誰就是贏家。

真正能成大事的人,往往有這幾個特點

總結:

人生的道路上,要成為一個“追光者”,朝氣蓬勃,勇往直前。

要懂得珍惜現在,要時刻保持進步,一個工匠要磨一件工具,要成為自己的鐵匠,要肯苦練,肯琢磨,肯吃苦,只有這樣,生活方能一步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