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鬼市”,半夜開張天亮前關門,交易者也是規矩詭異

在人們常識中交易市場一般都是公開化的交易場所,若

偷偷摸摸

的交易會給人一種不靠譜的感覺。但是這個世界上卻還真存在一種

鬼鬼祟祟

的交易場所,半夜開張並且天亮前關門。並且交易者也是規矩詭異,看好的貨物不問價格就要買,只看商品給錢拿走不看交易物件。在這樣的市場購物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歷史上真實的“鬼市”,半夜開張天亮前關門,交易者也是規矩詭異

所謂“

鬼市

”按字面解釋也就是夜市,因為都是晚上出攤天亮前也就是雞叫前收攤,這點和“

遊魂野鬼

”的作息時間差不多所以又叫“鬼市”。事實上我們不要簡單地認為鬼市就是擺夜攤這麼簡單,它可是大有來頭的。“鬼市”一詞最早在

唐朝

就出現了,算下來也有2千多年的歷史了。

歷史上真實的“鬼市”,半夜開張天亮前關門,交易者也是規矩詭異

唐朝初期國家剛剛建立,可以說是民生初定百廢待興。經歷了數百年戰亂的洗禮,黎民百姓可以說是對於太平盛世的渴望到了極致。但是此時的華夏大地並非只有大唐李氏一個政治力量,前朝的

遺老遺少

和被打敗的各路軍閥尚有很多

餘孽

沒有被清繳完成。他們就像一個個躲在黑暗中的惡鬼,不敢見天日但是卻又伺機反撲新生的

政權

另外中原大地經過漢末長時間的動亂,很多

異域

人士和少數民族都混雜在都城長安附近。因為民族矛盾和生活方式不同,自古以來中華民族都受到異族侵擾。而此時的大唐帝國剛剛建立,還沒有足夠的軍事力量進行完全的清理。所以統治階級為了最大程度地穩定社會,便對百姓開始實行嚴格的出行管制。

歷史上真實的“鬼市”,半夜開張天亮前關門,交易者也是規矩詭異

唐朝初期出行管制就有很多,常見的有“

封邊

”——禁止個人私下出境,商賈則需要有政府頒發的通牒才可以做進出口貿易。當年唐玄奘為了能西去天竺取得大乘佛法,其實靠的就是“偷渡”才得以出境。“

禁足

”——就是禁止百姓隨意的跨區域流動,包括村與村之間,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私自流動都是非法的。

老百姓都要老老實實地呆在離家10裡的範圍內,平時有村長和亭長進行管理(相當於如今派出所所長)。若真的要外出探親、奔喪或者參加科舉考試則需要鄉里“

三老

”聯名同意,亭長髮一個通關文書才可以去指定的地方。

歷史上真實的“鬼市”,半夜開張天亮前關門,交易者也是規矩詭異

另外一個就我們最熟悉的“

宵禁

”了,“宵”是指通宵達旦的意思,可以理解成晚上。禁就是禁止,不許的意思。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因為當時各國明爭暗鬥。特別是“連——縱”兩大勢力集團為了各自的政治利益都在對方國家潛伏大量的間諜探竊情報。所以防止晚上間諜混雜在人群中做竊取的事情,各國都開始做天黑後實行“

宵禁

”。

也就是太陽下山後所有的居民都必須呆在家裡,商家關門店鋪不許做任何買賣。街道上通宵達旦的有士兵進行巡邏,同時城門也是關閉禁止任何出入。這樣就可以實現最大化的風險防範管理。而唐朝建立之後也延續了宵禁的策略,防止異族勢力滲透。

歷史上真實的“鬼市”,半夜開張天亮前關門,交易者也是規矩詭異

這樣的管理政策在中國的封建王朝歷史上可以說是非常久遠,漢朝、唐朝、明朝、元朝和清朝早期幾乎都是當做基本國策在做。之間只有商業發達的

宋朝

對居民點管制稍微寬鬆,沒有全民宵禁。國外也有類似的制度,例如

羅馬帝國

因為人種混雜為了防止非法聚會也實行宵禁。17世紀的英國因為經濟危機民不聊生,為了壓制人們都反抗心理也實行了幾十年的宵禁。

歷史上真實的“鬼市”,半夜開張天亮前關門,交易者也是規矩詭異

總結:但是

宵禁

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給居民生活帶來非常不便,特別是居住在城市的百姓。白天還要勞作,很多生活必需品無法及時採集。而天黑後所有商家都關門歇業,甚至不容許自由出入。面對劇烈的

消費需求

,自然有很多人鋌而走險在夜間

販售商品

。因為逃避官府的追查,所以鬼市都是在十分

隱蔽

的角落進行的。

為了不留痕跡交易雙方基本都是無聲交易,看上就拿價錢標在物品上,不講價不還價。現在已經是一個

自由

的社會了,但是作為風俗北京很多地方保留了這樣的

交易模式

,三點開始天亮結束。當然這與幾千年前的

鬼市

相比,更多的則是

文化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