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朝的建文帝和清朝康熙帝削藩不用杯酒釋兵權這招呢?

為什麼明朝的建文帝和清朝康熙帝削藩不用杯酒釋兵權這招呢?

在古代無論在東西方,兵權都是決定了權力的歸屬權,誰有兵權誰就可以控制住整個國家的最高權力一切由你分配,反對你的人沒有軍權自然鬥不過你,隨時可以指揮領導軍隊把反對者幹掉,所以歷朝歷代的都會想方設法去把兵權收歸中央,比如宋朝趙匡胤剛黃袍加身開國的時候,怕,他的將領們將學他一樣擁兵自重黃袍加身再加上,趙匡胤剛經歷過混亂的五代十國目睹了很多次底下將領兵變奪權的事情所以,趙匡胤稱帝后他怕某一天他的底下將領也學他一樣兵變黃袍加身,他決定要徹底解決將領擁兵自重威脅導致奪權篡位的事件再次重演所以他在宮中設宴席,擺美酒請,石守信,高懷德,張令鐸,等掌握重兵的將帥開宴好酒好肉賜候著等到吃地差不多瞭然後就是大家熟悉的杯酒釋兵權了,簡單來說就是藉著酒意跟將帥們敞開心扉說心裡話,趙匡胤說怕他們某一天會謀反就算他們沒有造反之心也難免底下將兵,會在某一天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給自己的上司來一個義黃袍加身這樣歷史不是又重演了嗎?古代士兵不認皇帝是誰只認帶他們打仗的將領,趙匡胤,此次設宴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將領們主動上交兵權,作為交換條件,宋太祖趙匡胤給他們,加官進爵,賞賜他們金銀珠寶享受榮華富貴,吃完,酒宴後,將領們回去後第兩天,他們就主動辭去了軍部的所有職任,從此刻起北宋的軍隊就全權歸中央管杯酒釋兵權就這樣落幕了。

為什麼明朝的建文帝和清朝康熙帝削藩不用杯酒釋兵權這招呢?

那麼為什麼杯酒釋兵很少被後人所借鑑呢?比如明朝的建文帝和清朝康熙帝都要用戰爭的方式削藩為什麼不學杯酒釋兵權呢?其實他們也學但是他們不像趙匡胤出身于軍人一路上摸爬滾打上來的自然在軍擁有崇高的威望,只要,趙匡胤還活著一天就沒有人敢造反,反觀,建文和康熙他們從小生活在宮中,在軍中自然沒有什麼威望康熙時期的三藩廣東平南王尚可喜、福建靖南王耿精忠,還有平西王吳三桂,他們都是獨霸一方他們的手下士兵也是一路跟他們出生入死,已經形成了難以動搖的地方政權,而且他們已經是王了,加官進爵,進加無可加了再升一級就皇帝了康熙不可能封為皇帝吧然後一起輪流執政?所以最後只能用暴力的方式決絕了。

建文帝其實也一樣,建文的父親死得早,他的爺爺,朱元璋最終決定把皇位傳給他可是呢,朱元璋,晚年不信任,任何大臣,只信自己的兒子把部分領地和軍權封分給他們,類似以於西普的封分制度,等到朱元璋的孫子繼位建文的時候就面臨著藩王叔叔們擁軍自重不把他這個皇帝放在眼裡的局面,建文帝的威望又不夠,杯酒不一定可能釋兵權也只能用暴力方式了,加官晉爵他們也己經到頂了。

為什麼明朝的建文帝和清朝康熙帝削藩不用杯酒釋兵權這招呢?

文章作者李灝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