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莊死後,為何停靈37年未入土?康熙:也不看看太后遺言說了什麼

作為清朝歷史上有名的賢后,孝莊太后的一生堪稱傳奇,

13歲嫁給皇太極,32歲成為皇太后,49歲成為太皇太后,

歷經四朝的孝莊在清朝早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孝莊死後,為何停靈37年未入土?康熙:也不看看太后遺言說了什麼

尤其是康熙皇帝,更是在祖母孝莊太后的親力撫養、教導下,成為一代文武雙全的明君,

也因此,康熙皇帝與祖母孝莊太后之間有著極深的感情,孝莊去世後,康熙更是悲痛到幾度昏厥。

而在封建時代,人們對於身後事十分看重,尤其是皇家貴族更是如此,更何況康熙對祖母孝莊極為孝順,因此康熙將孝莊太后風光大葬本是應有之義,

可令人會感到奇怪的是,孝莊竟然在去世37年後才得以入土為安,而此時在位的皇帝已變成了雍正。

孝莊死後,為何停靈37年未入土?康熙:也不看看太后遺言說了什麼

這不免令人懷疑,

作為孝子賢孫的康熙皇帝不安排孝莊太后下葬,難道是兩人之間有什麼不為人知的隔閡?

其實,康熙之所以未能及時將祖母下葬,是因為孝莊太后在臨終前留下的一道遺言。

孝莊不受皇太極寵愛

公元1616年,後金開始崛起,為了對抗明朝,後金尋求與蒙古聯姻結盟,在此背景下,孝莊被家族要求嫁給皇太極,

而孝莊與皇太極的關係也十分複雜,因為孝莊的親姑姑(孝端皇后)此時是皇太極的妻子,也就說皇太極是孝莊的姑父,並且年齡比她大20歲。

孝莊死後,為何停靈37年未入土?康熙:也不看看太后遺言說了什麼

而在娶了孝莊後,皇太極又娶了多位嬪妃,其中最為著名的妃子便是宸妃海蘭珠,

她是孝莊的親姐姐,年齡僅比孝莊大五歲,於是在皇太極的後宮中便出現了姑侄三人共侍一夫的奇特局面。

三人中,皇太極最寵愛的妃子便是海蘭珠,其實海蘭珠進宮時已經二十多歲了,按照當時女性婚嫁的年齡來看,在嫁給皇太極之前,海蘭珠明顯有過一段婚姻,但這絲毫不影響皇太極對她的寵愛,

後進宮的海蘭珠同樣被封為“五宮”之一,且位次在孝莊之上。

孝莊死後,為何停靈37年未入土?康熙:也不看看太后遺言說了什麼

海蘭珠生下皇八子時,皇太極更是喜不自勝,當即將這個皇子立為皇太子,可惜這個孩子不幸早夭,

喪子之痛讓海蘭珠整日抑鬱寡歡,不久後就因病去世了,海蘭珠的死讓皇太極悲痛萬分,甚至因此昏迷過去:

宸妃博爾濟吉特氏,孝莊皇后姊也,……妃有寵於太宗,生皇八子,帝為之大赦。皇子殤,無封。……六年九月妃薨,年三十有三,太宗方攻松興山,聞妃病而旋。比薨,慟甚。昏迷伏地……。

就在海蘭珠去世後不久,孝莊為皇太極生下第九子福臨(順治皇帝),

但福臨的誕生並未削減皇太極對海蘭珠的思念,反而因為福臨降生得不是時候,皇太極對這個兒子沒有多大好感,孝莊也因此被冷落,導致此後六年時間中未能再生育一子。

孝莊死後,為何停靈37年未入土?康熙:也不看看太后遺言說了什麼

扶持兒子上位

公元1643年,皇太極沒來得及指定繼承人便猝然離世,當時孝莊才32歲,福臨更是隻有6歲,

按照清廷祖制,繼任者應該由宗室貴族們推舉產生,其中最有優勢的競爭者是多爾袞和皇太極的長子豪格,而年幼的福臨根本不在考慮範圍內。

孝莊死後,為何停靈37年未入土?康熙:也不看看太后遺言說了什麼

《清史稿》中對這場清廷內部的皇位之爭的記載是一筆帶過:

八年秋八月庚午,太宗崩,儲嗣未定。和碩禮親王代善會諸王、貝勒、貝子、文武群臣定議,奉上嗣大位,誓告天地,以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和碩睿親王多爾袞輔政。

不過想想也知道,真相不會如此簡單,

多爾袞是皇太極的弟弟,屢立戰功,在各旗中擁有極高的威望,而豪格則是皇太極的長子,實力也不會很弱,也就說這是一場叔侄之間的皇位之爭,兩方陣營互不妥協,差點令清廷陷入內亂危機中。

最終,兩方選取折中方案,讓皇九子福臨繼位,那麼眾大臣為何不在除了豪格和福臨之外的皇子中選,而偏偏選了福臨呢?

原因除了福臨具有博爾濟吉特氏的血脈外,也與孝莊平時的長袖善舞有關,以至於後世猜測她和多爾袞之間有不同尋常的關係。

孝莊死後,為何停靈37年未入土?康熙:也不看看太后遺言說了什麼

不管怎樣,孝莊為了扶持順治上位一定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而順治親政之後則很叛逆,十分反感孝莊對他的管教,於是他不顧孝莊的反對,廢掉皇后、獨寵董鄂妃,

從史料中的一些記載可以看出,順治與母親孝莊的關係並不好。

培養明君,死後留下遺言

後來順治因病去世,孝莊又從三個皇子中挑中了康熙並扶持其登基,而在康熙繼位之後,朝政大事都在四大輔臣掌控當中,

尤其是康熙到了親政的年齡之後,四輔臣之一的鰲拜愈發囂張跋扈,甚至有時越俎代庖,替康熙做決定,這令康熙十分反感。

孝莊死後,為何停靈37年未入土?康熙:也不看看太后遺言說了什麼

雖然後世史書中一直渲染康熙的少年英才,憑一己之力剷除鰲拜,

但要說孝莊絲毫沒有參與其中根本說不過去,或者說,正是因為有著祖母的鼎力相助,康熙才有底氣與信心對鰲拜下手。

康熙大權在握後曾回憶說,如果沒有祖母的耳提面命,他斷然不會取得如今的成就。

更難能可貴的是,孝莊雖有實力,卻並沒有像歷史上呂雉、武則天那樣獨攬朝政,反而任由康熙施為,只有遇到立太子、平三藩等重大事件時才會提點康熙幾句。

孝莊死後,為何停靈37年未入土?康熙:也不看看太后遺言說了什麼

可以說,孝莊對康熙的影響是巨大的,甚至遠超其父順治皇帝,而孝莊在臨終前則給康熙留下了一道難題,她在遺言中說道:

太宗文皇帝梓宮安奉已久,卑不動尊,此時未便合葬。若別起塋域,未免勞民動眾,究非合葬之義。我心戀汝父子,不忍遠去,務必於遵化安厝,我心無憾矣。

按照清廷祖制,嬪妃如果在皇帝之前去世,應該先葬入帝陵中,等皇帝大行之後再將皇帝棺槨葬入地宮,然後封死地宮大門,

而死在皇帝之後的嬪妃就不能再葬入帝陵中了,而是要在帝陵旁邊另起墳塋。

孝莊死後,為何停靈37年未入土?康熙:也不看看太后遺言說了什麼

康熙為難的地方在於,

如果聽從孝莊的遺言將其葬於清東陵(帝陵)就有違祖制,如果將她送回盛京,安葬在皇太極旁邊,則又違背了祖母的遺言,

無奈之下,康熙只好修建了一座“暫安奉殿”(位置在孝陵風水圍牆外),暫時將孝莊棺槨安置在那裡,而這一放就是37年。

結語

直到康熙死去都沒能想到解決這個難題的方法,

直到雍正登基之後,才在暫安奉殿的基礎上修建一座陵園,將孝莊就地安葬,史稱“昭西陵”(在皇太極昭陵西面而得名),

此時,這位歷四朝而不倒、扶持兩代帝王的傳奇女性才終於得以入土為安……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