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層化”社交從同頻開始!

“圈層化”社交從同頻開始!

作者:覺者看世界

“沒必要和不熟的人費力瞎扯”,很無情也很真實!圈層中高不就低的預設規則,不是一個圈子的人,很難有深層次的有效社交。

“註冊B站,B站透過100道題目拒絕了我,這就是圈層”

其實,圈層是一個存在已久的概念,是每個人本身自帶的屬性,分為“圈”和“層”兩個維度:“圈”指的是每個人的社交圈子,“層”是每個人在自身某個領域中所屬的層級。“圈”“層”加起來就是一個人完整的社交屬性,垂直的圈層永遠存在。

這已經不是那個誰可以為誰去死,或者誰需要為誰而活的時代了。

我們生活在一個正在被撕裂的社會,一切傳統都被撕的粉碎。

推倒重建的不僅是商業,也包括倫理和人際關係。

比如我們津津樂道的親情/友情/愛情,已經變的面目全非,如果你還是用傳統的倫理去審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難免會心生蒼涼,甚至對世界和未來充滿失望。

但是,凋零之後就是復甦,舊的一去不返,新的一切就緒。

既然舊世界並不完美,我們為何不期待一個萬物重生的新世界?

(聰明)優秀的人扎堆學習,選擇安逸的人卻幻想暴富,不是時運不濟,而是你所在的圈層限制了你的有效社交以及可能掌握的人脈資源。

哪來的什麼一飛沖天,不過是長久的積累沉澱。

你會發現,(聰明)優秀圈子會歸攏起更多優秀的人,低質圈子的人惶惶度日,平凡的人平凡,優秀的人發光。

一個社會的生產力越發達,人和人之間的獨立性就越強。

一個人的層次越高,越不相信人脈。

首先來看一下聰明(優秀)人和普通人的區別是什麼?

普通人思考問題都是一步一步的來,由A推理出B,B推導到C,再推匯出D,最後得出E,然而聰明人卻可以由A直接推算到E。

這就像開車,普通人的是手動擋,需要一級級加速,而聰明人是自動擋,可以無極變速。

所以,聰明人需要和那些能和他們一起進行思維跨越的人在一起,才能激盪出智慧的火花。

如果他們和一群普通人在探討問題,就不得不負責反覆演練B、C、D等等一個個檔位,還要去解釋自己為什麼省略那些步驟,並且省略的如何合理……最後他們自己的思維就會嚴重受阻。

人的確是分層次的,天才始終嘲諷著凡人啥都不懂,凡人嫌棄著天才們各種怪癖,甚至基本生活都無法自理。

普通人的社交是怎麼樣的呢?逢年過節要走人戶串門,拜訪朋友得帶點好禮,平日裡也要注重同事的關係,打點好和領導的關係,隔三差五要和老同學老朋友聚一下,除此之外還有更多地和不那麼熟悉,但是又必須要應酬的人一起假裝熱情。

所以普通人每忙著去“參加XX集體活動”、“多去認識些人”。

聰明人的社交呢?對他們來說,這些都是在浪費時間,聰明的人之間不需要互相客套,也不需要象徵性的世俗禮節,他們也會很容易互相理解,就像直接省略了B、C、D等等各種冗繁的環節一樣,他們往往會直奔最重要、最有價值的事。

聰明人更專注於長遠目標,越是聰明的人在社交上花的時間一般越少——換句話說,擅長專注和志在高遠,是他們將精力放在少數有效社交上的另一個佐證。

當然,他們也要為這種天賦而付出代價,他們總是和世界那樣的格格不入,被人認為“孤僻、自負、不近人情”,甚至被孤立。

然而往往就是這些人,才能做出傑出的成就。古今中外那些有大成就的人,無不是如此。

所有請不要再互相埋怨了,大家根本就不是一個世界的人。

2000年前,老子講過: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很多人把這句話理解為鄰居吵架了,其實這句話說的是人和人相處的最高境界:即便近到咫尺,卻也不會互相影響和干涉,彼此獨立,和而不同。

雖然說現在大部份人注重的是安全底線,首要的任務是識別垃圾人並遠離垃圾人以確保自身基本安全,但尋找聰明人並與聰明人為伍、恐怕是更多的人追求成功的必經之路。

聰明人未必不合群,但必定愛獨處。

聰明人有迅速進入專注狀態的能力,並能夠長期保持專注的狀態。

當你遇到一個人,他能理解你的處境,尊重你的觀點和信仰,和你打成一片讓你覺得很舒服。

但當你想進一步和他深入交往的時候會發現他總是和你保持一定距離,讓你覺得你們總是隔著一層,這人八成比你聰明很多。

聰明人和同級別的聰明人深交,和智識不如自己的人保持友好。

不是我們變的越來越現實了,而是我們生活在一個一切都以效率為導向的大時代。這個社會時刻都要求人們能要以獲取資源和價值為導向,要把效率/價值放在第一位,你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

這個世界,沒有任何一個人有義務對另外一個人忠誠。人所有的忠誠,都在演變對價值的忠誠,以及對效率的忠誠。

為什麼現在人都那麼現實?為什麼現在人那麼容易就分開?因為人們紛紛跳出了世俗道德的束縛,都直奔價值和效率而去了。

價值所在的地方,到處都是情義;效率最高的地方,處處都是人氣。

價值消失的地方,一切都煙消雲散,效率一旦降低,人氣就會變冷。

未來,不要指望有人無條件的對你忠誠和付出,除非你這裡一直都有他想獲取的價值。一旦你身上價值消失了,不僅時代會拋棄你,你身邊人也會拋棄你,合作/戀愛/婚姻都是如此。

層次越高的人越不相信人脈,越相信價值決定一切。

因此,聰明人所有的社交行為都圍繞“價值交換”原理展開。

兩個人在一起,能給彼此提供價值,或者能互相提升對方的價值,也就是雙贏的情況下,就會建立起連結關係。

未來一個人能吸引另外一個人的原因只有一個:這個人的價值滿足了對方的需求,價值產生吸引。

未來兩個人最終能不能在一起,取決於彼此能不能給對方提供價值。兩個人能在一起多久,取決於這種價值能互動提供多久,當一方斷了另一方就會離開。

所以,未來的朋友關係不再只是互相理解和欣賞,更重要的是能給彼此提供價值,這是大前提,在此基礎上如果你們互相理解和欣賞,就可以成為朋友。

既然如此,我們時刻都要明白自己的價值是什麼?在個體崛起的時代,個體特徵和價值變得尤為重要,它是你的身份標籤,讓別人一眼就看懂你的價值,然後自然就能吸引你對應的人。

圈層將流量分成不同的生態群,私域為圈層流量搭建渠道,而會員才是最終極的變現。企業商戶必須將普通流量轉化為會員,並用心長期的經營會員,透過產生重複的交易行為,才能帶來源源不斷的利潤,而這才是會員制的核心。

圈層,在未來的社會依然很重要,只是混圈子的方式不同了。以前我們為了攀附上某種關係,總要拼命擠進某個社交場合,要利用其他朋友去推薦自己。但是現在不一樣了,你自己身上沒有價值,認識再多牛人也沒有用。

科技的發展讓溝通越來越沒有障礙,以前我們看的人的視野侷限於自己身邊,受區域/工作場合的限制,而現在不一樣了,線上有社交工具,線下有高鐵/物流,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越來越便捷。

因此,我們更容易遇到和自己同頻的人,她昨天還遠在天涯,今天就也近在你眼前。所以為什麼我們現在和家人/同事聚會的時候都在玩手機,因為我們的社交不再受空間限制了,我們可以隨時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人去互動。

在這種突破之下,人性裡的各種需求更容易被滿足,比如被理解/被關注/被誇獎,也包括各種慾望/理想等等。

而且,人總是更容易被和自己相似的東西吸引,這是人的基本屬於之一,化學上稱此現象為“相似相容”,所以“人以群分”這種現象在以後會越來越明顯,那些相似的人總是輕而易舉的走到一起。

觀察一下那些(聰明)優秀的人,他們可以跟我們禮貌的互動,也能尊重我們的觀點,但當我們想要深一步瞭解時,就會發現他會有意無意地和我們保持著微妙的距離,之間始終隔著一層紗。

當他們要努力實現目標的時候,無形中要將自己的社交生活減到最少,專注於事幫助他們自動迴避“無效社交”。

另外,現在生活越來越碎片化,干擾我們注意力的事情越來越多,這個優勢會被進一步放大。

當然,普通人總是竭力攀附那些優秀的人,但這就變成了單純的“索取”,形成了社交中的依附關係,而不是平等關係,甚至當普通人用力過猛,在別人眼裡就成了“謅媚”、“逢迎巴結“”點頭哈腰“的人,最終成為別人眼中的笑柄。

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自己一直在扮演“索取”的角色;每一次努力的社交,都是試圖進行“不公平交換”。

人只有在同一個層次人群中,才能社交效能最大化。無論你的社交能力多強,最後的結果一定是隻有同一個層次人才能建立起信任和互助關係,這是社交的基本法則。

更何況,那些優秀的人隨時隨地都在迴避各種“不公平交換”,他們除了不想能給更優秀的人制造麻煩之外,也在學會獨善其身。

獨善其身是所有聰明人堅持的原則。

優秀的人可以和多數人保持友好,卻只和少數同等優秀的人深交。

他們的需求是結交更多優秀的人,從而碰撞出更多優秀的成果,當然包括財富。

你自己的層次,決定了你所處的層次。而你永遠只能和同一個層次的人交往。

有共同語言、共同的價值觀、共同的目標,才能夠形成一個圈子。

如果你想成為管理者,你就去和管理者交流;如果你想成為領導者,你就去和領導者交流;如果你想成為有錢人,那你身邊圍繞的自然就不能是流浪漢。

當然,心高也要腿腳跟得上,如果自身沒有一定的能力和無限向上的決心,與高層的圈子也是無緣的。

所以,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與其花費大量時間去結交別人,不如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應該做的事上,把事情做到極致,提升自己的層次!自然就會把別人吸引過來。

回到現實,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方式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與人保持聯絡已經演化為與重要的人保持聯絡。

平時我們花費了大把時間在去刷朋友圈和短影片,去點贊或者評論,走馬觀花一般,總生怕錯過了什麼重要事情,而實際上這些事情毫無意義。

人類在這個過程中進化出的所謂“聰明”,也在某種意義上對人際關係的變化適應得更加成功。

成長和成熟的區別是:成長是做加法,成熟是做減法。我們要把80%的精力時間在20%的事情上,事情只有越做越少,才能越做越精。

這是一個十分辯證的關係:聰明人更擅長面對新挑戰,有更強的能力去解決新問題,也能更從容地去面對各種新情況。

其實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人只要肯踏實努力,都能成為某一個領域的專家,然後就可以用這個領域的知識起啟迪別人,這時你再去和別人社交的時候,就容易建立起信任關係,從而進行資源交換。

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真的是進入高階圈層價效比最高的方式。

一個人無法選擇的出身,也無法改變自己的運氣,卻可以憑藉努力獲得更高的學識,修養和能力,如果你透過努力成為優秀的人,這種符合了社交的基本原則,從而你會結識和你同等優秀的人。

只是現在人太過於浮躁,他們寧可把時間和精力用於奔波在各種社交場合,也不願意靜下心來在某個領域去學習,他們更信賴機會主義,總認為自己在社會上游蕩可以碰到各種機會,殊不知這種狀態即便碰到了機會也毫無意義。

大家所在地域不同、年齡性別不同、家庭背景不一樣、文化背景不一樣、學歷、經歷、閱歷、信仰、觀念、見識、價值標準、行為標準、判斷準則、心思意念、審美標準、財富的規模、能力等等都不是相同的,雖然社會是相對公平的,但這種劃分是我們自己內心世界裡就已經區分出了三六九等。

真的,你自己的層次,決定了你所處的層次。你永遠只能和同一個層次的人在一個圈子。與其花費大量時間去結交別人,不如努力的提升自己。

努力提升自己,當你所處的圈層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現身邊這些優秀的人不再提互相幫忙,因為他們都會以耽誤別人的時間為恥。

其實,所謂的“施恩不圖報”是一個人的圈層提升到一定境界的結果,當一群很優秀又很努力的人在一起,彼此已經形成了良性的互動,此時驗證自己的價值就是最大化成全別人,付出也成了一種需求。

只有境界豁達到一定層次的人,並且處於同種人群當中,才可以做到真正的“助人為樂”。

為什麼呢?這是一個自然現象,我們會尋找與我們價值觀念、理念想法、理想目標非常一致的人,我們與他們相處的時候會覺得相見恨晚,相處的時候非常融洽。這確確實實是一種自然規律。

所以,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首先要確定一個領域或方向,然後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上面,把事情做到極致,就會順其自然的把該吸引的都吸引過來。

如果一個時代,讓你覺得不適、焦慮和充滿危機,惶惶不可終日,說明這正是一個處於激變中的大時代。

我們所有人,都需要面對這個時代,提交自己的答案,恰如尼采說的“我們終究需要在自己身上,克服這個時代”。再大的危機,我們都跨得過去,因為機會還屬於我們。

做一個有用的人,做一個獨立的人,真的非常重要。

其實,人生真正的朋友只有一個:就是那個最好的自己——時間的朋友!

2020年1月10日星期五

“圈層化”社交從同頻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