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真的出自夏侯家嗎?

曹操,可以說是三國時代的頭號人物,在很大的意義上,正是因為曹操削滅群雄,最後卻又失去統一的機會,才有了三國鼎峙這段歷史。

然而,曹操的出身卻是一個謎。當然,確切地講,是他的父親曹嵩來源不明。

曹操真的出自夏侯家嗎?

曹操生於漢桓帝永壽元年(155),祖父是大宦官曹騰,當時宦官是可以有養子的,而其父親曹嵩的出身,《三國志》的記載是“莫能審其生出本末”。有人因《三國志》中有《諸夏侯曹傳》而認為陳壽是在暗示曹嵩出自夏侯氏,其實不然,陳壽將諸夏侯與諸曹列為一傳,不過如同其他的合傳一樣,是將地位相當的人放在一起。至於曹操為什麼重用夏侯氏,其實並不一定需要原來的本家這層關係,因為夏侯家與曹家還有另外的關係——既是同鄉,均為沛國譙人,又是姻親,例如夏侯淵的妻子就是曹操的內妹,也就是說,曹操與夏侯淵是連襟。

其實,若陳壽知道曹嵩本姓夏侯,為什麼不直言呢?這是不需要隱諱的事情。雖然吳人的《曹瞞傳》和晉人郭頒的《世語》記載“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但那可能僅僅是一種傳言。

另外,曹氏與夏侯氏多次通婚,例如,曹操的女兒清河公主嫁給了夏侯惇的兒子夏侯楙,夏侯淵的兒子夏侯衡又娶了曹操的侄女,而我們知道,本家是不可以通婚的。有人說,曹嵩已經過繼給曹家,也就不再是夏侯家的人了,與夏侯家就可以通婚了,可實際上,姓氏改了,血緣卻是並沒有改的,極端地說,我們很難想象一個出繼給外姓的兄弟會與自己原本的親姐妹結婚的,並且當時的風尚也的確是忌諱這樣的做法的。

《三國志》注引的《魏氏春秋》記載:陳矯本來是劉家之子,出繼給舅舅家後又娶了劉姓本家的女子,因此為人所非議,甚至有人在朝堂上指責他這件不光彩的事,而曹操愛惜陳矯的才能,為維護陳矯的名聲,下令道:“喪亂以來,風教彫薄,謗議之言,難用褒貶。自建安五年以前,一切勿論。其以斷前誹議者,以其罪罪之。”

這說明,出繼之後再與原來的本家通婚,是一種“風教彫薄”的表現,曹操作為事實上的國主,舉動為萬目所瞻,又怎麼會去做那種為天下人所非、自己也不認可的事情呢?況且曹操明確說“自建安五年以前,一切勿論”,也就是既往不咎,而以後再發生那樣的事情還是要下罪的。

也有人因收養慣於選取本家的子嗣而推測曹嵩是曹騰兄弟的兒子,又有人考索出了曹嵩的三個哥哥的名字,但是,曹嵩有三個哥哥,未必就意味著有可以過繼給曹嵩的兒子,即使有,也很可能緣於某種因素,曹嵩不得或不願收養自己的侄子。另外,儘管人們傾向於收養本家的孩子,可是收養外姓孩子的情況也並非罕見的事情。所以,說曹嵩出自曹騰本家,只能是一種猜測,並且是基本可以否定的猜測,因為那樣的話,曹嵩的出身就不會如此隱約難明瞭。

附帶說一下,2009年,曹操墓的發現轟動一時,其後復旦大學的專家為探究曹操的身世做了染色體測驗,結論是曹操出自曹家內部過繼。其實,這一結論是不可靠的。為什麼這麼說呢?這一研究的方法是,找來一些現今的曹氏,特別是自稱曹操後代的男子(還有夏侯氏、操氏),探尋到這些人Y染色體具有某一特徵的比例遠高於中國男性的平均值,而與20世紀70年代所發現的曹操的從叔父(一說為叔祖)曹鼎的Y染色體進行比較,發現曹鼎的Y染色體也具有這一特徵,據此認定曹操在血緣上與曹鼎是一家,也就是來自曹騰的本家。

其不可靠在什麼地方呢?因為進行對比的並不是曹操的染色體,而是曹鼎的染色體,即使其他方面都可靠,這也只能說明他們的祖上是曹鼎的本家,儘管很多人自稱是曹操的後代,但我們知道,謬託一個名人作為自己祖先的事情,是一點兒也不稀奇的。不說別的,這項研究本身不就還證明了曹操非曹參之後嗎,可史書上明確寫著“太祖武皇帝,沛國譙人也,姓曹,諱操,字孟德,漢相國參之後”的,也就是說,這項研究的結論本身就是存在矛盾的。既然曹操是曹參的後代是一種錯認或者說謬託,又怎麼可以斷定現今那些自稱曹操後人的人就真是曹操的後代呢?

那麼,曹嵩的出身到底是怎樣的呢?有一篇文章給我們提供了重要的資訊——袁紹討伐曹操之時命陳琳作了一篇檄文(在文獻中稱作《為袁紹檄豫州》),其中提到曹操“父嵩,乞匄攜養”。袁紹出身顯宦之家,曾與曹操是同僚,年齡應比曹操大一些,對於曹操父親的來歷,袁紹很可能是知道底細的,他對曹嵩出身的說法,可信度應該是比較高的。

“乞匄”,現在的寫法是“乞丐”。需要說明的是,這裡的“乞丐”,不同於當今所講的“乞丐”。“乞丐”在早期的應用中屬於動詞。“乞匄攜養”,不是說曹嵩是由乞丐帶養的,而是說曹嵩乞求人家養活的。當然,一般來講,只有在自家日子破落不堪的情況下,才會乞養於他人的。

這篇檄文中還說“操贅閹遺醜”,也就是說曹操是閹人的贅子。什麼叫作“贅子”呢?贅是抵押的意思,古時有的人家窮得沒有辦法,就把兒子抵押給有錢人家作奴婢,一定時間(較多的是三年)之後若不能贖回,抵押出去的兒子就會改作主人家的姓氏,與原來的家脫離關係。這樣,我們就更明確了,曹嵩是當年自己家裡過不下去,而賣給曹騰,成為曹騰的贅子的。那麼,我們對曹騰為何不收養本家子弟而以一個外來人做養子,是不是也就更可釋疑了呢?

其後,陳琳為曹操所獲,曹操責問他道:“卿昔為本初(袁紹字本初)移書,但可罪狀孤而已,惡惡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陳琳謝罪,曹操愛惜他的才華而沒有加罪。這件事說明,曹操對陳琳當年在替袁紹作的檄文中所說的有關他出身的話,印象是很深的,然而他沒有治陳琳之罪,除了稱許其才華之外,也還因為陳琳所言雖然不中聽,對曹操來說卻也並非謠諑,而只是道出了其他人所不願說、所不敢說,或者並不知曉的事實罷了,曹操雖心有不悅,卻也知陳琳所言大體還是不出乎實際的。

由此,我們也可以知道,曹嵩為什麼“莫能審其生出本末”了,因為他既非出自夏侯家,亦非出自曹家,而是來自貧破不堪的家庭,這就不怎麼光彩了,誰會樂於宣傳自己的本家是窮得要賣身的破落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