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子廟,十三敖包,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自然巧妙結合的魅力展現

這次從北京出發第一站我們就選擇到盟錫林浩特市,到錫林浩特主要是再去看看錫林郭勒盟的第一大寺——貝子廟。貝子廟,蒙古語名“班智達葛根廟”,漢名“崇善寺”,是內蒙藏傳佛教的聖地,也是內蒙古的四大廟宇之一。當地的牧民又將它俗稱為“大廟”。

貝子廟,十三敖包,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自然巧妙結合的魅力展現

我們清晨一大早就驅車來到貝子廟,貝子廟還未開門,環境優美,空氣清新,但狂野的雲彩也將這座寺廟增添了神秘和壯美的色彩。貝子廟建在錫林河畔的一座山丘之南麓,這裡四周平坦開闊、河水蜿蜒、水草豐美、景色怡人,堪稱是一處理想的建廟,居住寶地。在這裡建廟、建住宅群,既體現了“背山面水”的傳統建築選址,還應照了“依水草而居”的遊牧文化。

貝子廟,十三敖包,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自然巧妙結合的魅力展現

貝子廟始建於清乾隆八年(1743年),歷經七代活佛精修而成,耗費白銀174萬兩,面積達1。2平方公里。因當年主持修建此廟的是當地的貝子巴拉吉道爾吉,寺廟因此而得名。

貝子廟,十三敖包,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自然巧妙結合的魅力展現

貝子廟的建築朝向也讓人們對它產生了好奇,貝子廟的朝向獨特而別緻,該廟“面東南、座西北”,它打破中國傳統建築取正南的子午線方向,而遵從了遊牧人居住的蒙古包門的朝向,這一建築朝向反映的是蒙古人的習俗,表現的則是遊牧文化的特色。

貝子廟,十三敖包,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自然巧妙結合的魅力展現

這是因為從當地的氣候條件和自然環境上來看,這種朝向的好處是:既有利於抵禦冬季西北寒風,又便於夏季東南涼爽空氣的進入。而且又符合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風水之說,寓意著“山澤通氣”的祥瑞。是順天時,應地利,十分合理與科學的選擇。

貝子廟,十三敖包,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自然巧妙結合的魅力展現

貝子廟的建築朝向,不僅使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自然而巧妙地結合起來,而且表現了蒙、漢民族歷史文化水乳交融的獨特魅力。貝子廟的這一建築朝向,甚至還影響到錫林浩特城市建築的朝向,進而形成了錫林浩特別具一格的城市規劃特點,賦予了這座城市於濃郁的民族文化內涵。

貝子廟,十三敖包,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自然巧妙結合的魅力展現

貝子廟,十三敖包,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自然巧妙結合的魅力展現

貝子廟,十三敖包,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自然巧妙結合的魅力展現

貝子廟的背面是十三敖包山(又稱為“額爾敦敖包山”,為紀念樂善好施的額爾敦老牧人而得名),敖包是藏傳佛教和蒙古族建築的一個重要標誌。十三敖包的十三,在蒙藏佛教中被認定為敖包神,是神靈所在和享祭之地。

貝子廟,十三敖包,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自然巧妙結合的魅力展現

十三敖包始建於1753年(清乾隆十八年),由十三個敖包組成。中間的大敖包為佛祖敖包,也是原阿巴哈納爾旗敖包;左邊的第一個敖包是貝子廟朝克沁主殿敖包;右邊第一、二個是貝子廟敖包,剩下九個敖包分別是原阿巴哈納爾旗所轄9個佐的敖包(佐也就是現在的蘇木,相當於鄉)。

貝子廟,十三敖包,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自然巧妙結合的魅力展現

貝子廟,十三敖包,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自然巧妙結合的魅力展現

要登上十三敖包山需攀登171級臺階,蒙古族有崇尚數字9的習俗,為此十三敖包山的臺階一共建了171階,171是19個9組成,171相加也是9。敖包是蒙古族的重要祭祀載體,在古代,蒙古人把世間萬物都看作神靈來崇拜,他們在山上建大型敖包作為祭祀聖地。這與古代漢人祭祀聖山類似。

貝子廟,十三敖包,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自然巧妙結合的魅力展現

一曲優美動聽的蒙古民歌《敖包相會》將“敖包”一詞,傳輸到千家萬戶,婦孺皆知。敖包是蒙古語,意為木、石、土堆,漢語意為堆子,實際就是由人工堆成的石頭堆土堆或木塊堆。原來是在遼闊的草原上人們用石頭堆作為路標,來辨別方向或牧場邊界的界標,後來逐步演變成祭山神、路神和祈禱豐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徵。十三敖包作為錫林郭勒盟最重要的敖包每年都要祭祀,至今已有數百年的祭祀歷史。

貝子廟,十三敖包,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自然巧妙結合的魅力展現

貝子廟,十三敖包,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自然巧妙結合的魅力展現

貝子廟,十三敖包,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自然巧妙結合的魅力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