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忠信事不顯,乃有見疑患!桓伊與謝安

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忠信事不顯,乃有見疑患——以此箏歌,餞別謝公。

文 / 花月の慕容青禾

上篇寫了《訪戴》中的王徽之,王徽之被稱為六朝狂士,瀟灑自如,不拘一格,隨性而為的生活讓人心嚮往之。

可魏晉名士不止王徽之,魏晉名士其實也就是門閥士族的故事。王徽之代表的琅琊王氏,而《調箏》中的

桓伊

代表的則是

譙國桓氏

譙國桓氏,主支分為龍亢桓氏、銍縣桓氏。東漢桓榮、曹魏桓範、東晉桓彝均屬於龍亢桓氏。東晉桓宣和桓伊、唐朝的桓法嗣和桓彥範均屬於銍縣桓氏。

晉元帝時期的權臣

桓溫

屬於龍亢桓氏,桓溫消滅成漢後,名聲震主,地位隆高,成為一代權臣。桓衝接掌桓溫權位時,由於性格較溫和,未有以權臣的姿態凌駕皇室,但其朝中地位同樣崇高。桓溫之子桓玄後來更是篡奪皇位,建立桓楚,改元永始,幾乎覆滅東晉。但桓楚政權不得人心,未達兩年便遭劉裕等人擊潰,桓玄死後其堂弟桓謙奉還國璽於晉室,《晉書》以桓石綏之死,標誌著桓楚政權的滅亡。桓楚敗亡後,桓氏家族亦走向沒落。

只有其支族譙國銍縣桓氏則一直延續到唐朝。

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忠信事不顯,乃有見疑患!桓伊與謝安

《調箏》中的桓伊就是屬於銍縣桓氏。

桓伊,字叔夏,小字子野,譙國銍縣(今安徽省濉溪縣臨渙鎮)人。東晉時期將領、名士、音樂家、丹陽尹桓景之子。

桓伊富有軍事才略,參謀州府軍事,遷大司馬(桓溫)參軍事。出任淮南太守,禦敵有方,遷建威將軍、歷陽太守。太和六年(371年),聯合謝玄打敗前秦將領王鑑和張蠔,受封宣城縣子,遷西中郎將、豫州刺史。建元十九年(383年),參加淝水之戰,大敗前秦天王苻堅,進封永修縣侯,加號右軍將軍。太元九年(384年),遷江州刺史,治理有方。入為護軍將軍,卒於任上,追贈右將軍、散騎常侍,諡號為烈。

平生善於吹笛,素有“笛聖”之稱,笛譜改編成琴曲

《梅花三弄》

,桓伊唱的輓歌與羊曇唱的樂歌、袁山松唱的《行路難》辭,時人稱為“三絕”。

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忠信事不顯,乃有見疑患!桓伊與謝安

崑曲

《世說新語·調箏》的劇情寫的是淝水戰後,謝安功高震主,自請避禍揚州。天子設宴,為之餞行。宴上,桓伊有感於忠良見疑,為鳴不平,撫箏而歌…………

在《晉書·桓伊傳》中是這樣寫的:

好利險詖之徒,以安功名盛極,而構會之,嫌隙遂成。帝召伊飲宴,安侍坐。……伊便撫箏而歌《怨詩》曰:“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忠信事不顯,乃有見疑患。周旦佐文武,《金縢》功不刊。推心輔王政,二叔反流言。”聲節慷慨,俯仰可觀。安泣下霑衿,乃越席而就之,捋其須曰:“使君於此不凡!”帝甚有愧色。”

自古以來便是如此,帝王最怕臣子功高震主。

再明智的君王也會怕臣子的風頭超過自己,不好駕馭。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誰也免不了如此,更別說司馬曜了。司馬曜並不算得上是一位多麼明智的君王,更別說這個臉譜化的戲曲角色裡,這個淨角,讓人覺得就是個反面角色了。

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忠信事不顯,乃有見疑患!桓伊與謝安

謝安的功勞大嗎?那肯定功勞很大啊,淝水之戰要不是謝安和一眾謝家兒郎,謝石,謝玄,謝琰等眾將領,恐怕前秦苻堅大軍已經進了建康城,司馬曜的江山已不復存在了。當初苻堅可是號稱百萬雄兵南下征伐,面對前秦百萬之師,東晉一眾朝臣都沒有把握,只有謝安不畏懼,親自指揮佈防,自己的親弟弟,侄子,兒子都派上了戰場。其實那個時候誰也說不準,萬一戰場上出事,謝安怎麼對得起謝家的列祖列宗呢?謝安是承擔了教育謝家子弟的重任呢,不到萬不得已,怎麼會把自己謝家的所有子弟都派上了戰場。就是因為東晉無人可用啊。除了一個還算識大體的桓衝,根本沒有人可以上得了戰場。

謝安為這場戰場付出瞭如此大的代價,最後淝水之戰其實也算是險勝,要不是苻堅中計,其實淝水之戰前秦不一定會輸。

苻堅是君子,而謝安、謝玄在這場戰爭中反而陰謀詭計用得比較多。但是面對自己的家國馬上就要被外敵佔領,誰都希望能打敗敵軍,保衛家國,無所謂對錯,只有輸贏。

只有謝安做到了。

奈何淝水之戰剛一結束,司馬曜就忌憚謝安,君臣之間漸生嫌隙,滿朝文武懼憚天威,人人緘口,各個旁觀。

後來謝安自請避禍揚州,皇帝司馬曜設宴為其餞行,幾番促狹刁難,先是言語譏誚,又命原為 “ 烏衣巷內,謝公之寵” 的張美人為其歌舞餞行。

這個時候,只有桓伊站出來了。

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忠信事不顯,乃有見疑患!桓伊與謝安

劇本中寫桓伊為謝安感到不公。中間有一段,讀起來特別令人動容。

桓伊:

啊呀呀,謝公不解風情,美人下站,由不得俺不說了!

司馬曜 :

退下。

桓 伊 :

【武陵花】斟起香甘,琥珀琉璃勸衣冠。謝公啊!眺東山高臥處,把人青眸望斷。說甚麼丈夫不免辭林泉,說甚麼丈夫不免辭林泉,落得個暮歲萍飄作輾轉!

謝 安 :

取笑了!一去國門外,風露寒。撇了烏衣巷陌,拍遍了玉欄杆。

桓 伊

:堂前歸燕翩翻,叫啾啾故主拋閃!嘆新亭對此亦潸潸、亦潸潸!

謝 安 :

想安與令伯桓溫,新亭一會,倏忽十載。

桓 伊:

何不傾杯一飲盡沈酣,那范蠡放舟留侯辟穀、勝如諸葛五丈原!兀得不痛煞人也麼哥,兀的不笑煞人也麼哥!

司馬曜 :

桓卿勸酒,依依其情哪?

桓 伊 :

哪來的依依!想謝安撇了東山,道是“奈蒼生何”,今自尋煩惱,蒼生又奈他何?哈哈哈,倒叫人好笑啊!

司馬曜怎麼能不明白桓伊此刻笑什麼,笑帝王虛偽,笑帝王陰險。用人即用,不用時便罷黜。

謝 安:

當年舍弟謝萬早夭……

桓 伊 :

謝公深以為悼,廢樂十年。

謝 安 :

又不忍望舒寂寥,遂將此箏,贈與郗超……

桓 伊:

郗超身故,這箏兒流離江湖,恰被桓某收取。

謝 安 :

望舒呀望舒!可知浮生如寄,世間萬物,皆非我有!萬歲,揚州路遠,謝安就此別過。

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忠信事不顯,乃有見疑患!桓伊與謝安

桓伊擅長音樂演奏,他的表演盡顯音樂之妙,在當時被稱為“江左第一。”《世說新語》記載:桓子野每聞清歌,輒換“奈何”!謝公聞之,曰:“子野可謂一往有深情。”

在所有的樂器中, 桓伊表現最出神入化的就是

吹笛,

旁人歎為觀止。這次的餞行宴,皇帝也是要他擫笛以餞行色的。他卻要彈箏——吹笛便不能唱,而桓伊此時是要唱歌的,他要“以此箏歌,餞別謝公”,桓伊唱正是曹植的《怨歌行》。

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忠信事不顯,乃有見疑患!桓伊與謝安

《世說新語》中用了大量篇幅來描寫風流宰相謝安,處變不驚、臨危不亂。

大家熟知的“小兒輩大破賊”,當晉軍在淝水之戰中大敗前秦的捷報送到時,謝安正在與客人下棋。他看完捷報,便放在座位旁,不動聲色地繼續下棋。

不過此刻聽到桓伊如此為自己鳴不平,謝安也是再也忍不住“泣下霑衿,乃越席而就之”。

謝安終於哭了,這位千古風流宰相在人生最黯淡落寞、孤立無援的一刻,聽到了桓伊深情一往的送別。

高山流水,知音難覓,謝安堪稱桓伊的知音。

他們曾常常在一起討論音樂,甚至通宵達旦、廢寢忘食。

而此時司馬曜也後悔了,

司馬曜:

太保留步!箏者,諍也。桓卿苦心,朕深納之。君臣相妨,國之大忌,嫌疑太保,朕躬之過!太保!願公仍鎮京師,毋赴揚州,可乎?

但是謝安還是要走的,謝安明白,所有人都明白。

這也許是音樂的魅力吧,此刻司馬曜後悔了,但是如果謝安留下來的話,免不了還是會被小人中傷,會被皇帝猜忌。

謝 安:

多謝萬歲。聞得揚州蜀崗,頗類東山。謝安告辭了。

謝安還是走了。也許這就是每一位忠臣良將的歸宿吧。

《調箏》這是雙男主高山流水般的知音故事,此刻,讓人再磕一下施夏明和周鑫。

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忠信事不顯,乃有見疑患!桓伊與謝安

魏晉名士很多,但像桓伊這樣既有名將之才,又有名士風範,還有忠義之心的不多。

杜牧在詩中說:

大抵南朝皆曠達,可憐東晉最風流。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聞吹出塞愁。

唐代張祜詩寫道:

晉代衣冠夢一場,精藍枉是讀書堂。桓伊曾弄柯亭笛,吹落梅花萬點香。

謝安說:

子野可謂一往有深情。

於是後世就有了成語一往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