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國之徐庶,選忠還是孝其實很簡單,只用看這個

痛恨高賢不再逢,臨歧泣別兩情濃。片言卻似春雷震,能使南陽起臥龍。

讀三國之徐庶,選忠還是孝其實很簡單,只用看這個

老版三國的徐庶

徐庶,字元直,諸葛亮的密友,允文允武之才,真心實意的追隨劉備,準備為心中的信念和道義而戰。結果上天和他開了個最諷刺的玩笑,自己的母親被曹軍捉拿,歷史記載是他隨劉備諸葛亮參與長坂坡大撤退的時候,母親被曹軍所捕獲,《三國演義》中則是他輔助劉備大敗曹仁之後,被小人程昱用奸計抓了母親,逼他離開劉備。

讀三國之徐庶,選忠還是孝其實很簡單,只用看這個

徐庶畫像插畫圖

不論什麼情況,徐庶離開了劉備。劉備不捨得,他也不甘心,但又有什麼辦法呢,母親被俘,他方寸大亂,孝義,在那個時代絕對是可以和“忠義”平起平坐的道德,何況是劉備,更找不到留住徐庶的理由。“本欲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於事,請從此別。”

讀三國之徐庶,選忠還是孝其實很簡單,只用看這個

遊戲中的徐庶

徐庶從了曹操,《三國演義》裡面,他母親自殺了,他從此不進一言,獻一計。但歷史上並沒有這樣的記載,我想,他的母親得到了善終,至於他不為曹魏建言獻策的事,更多的是因為他在曹魏擔任的是內部政務官職,處理日常瑣碎政務,治理後方,又哪裡需要那麼多的計謀獻上。

讀三國之徐庶,選忠還是孝其實很簡單,只用看這個

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徐庶也體現在了現代遊

說道徐庶,讓人想得最多的問題便是忠和孝的問題,自古忠孝兩難全,每當人們說起忠和孝的選擇,似乎都很困難,這兩個是誰都不想要放棄的東西,但是偏偏魚和熊掌不能兼得,要在忠和孝中進行選擇的事,歷史上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演。

讀三國之徐庶,選忠還是孝其實很簡單,只用看這個

忠與孝

倒地是應該選擇忠,還是應該選擇孝,

我以為,得看個人的能力,和對這個世界帶來的影響來決定。

讀三國之徐庶,選忠還是孝其實很簡單,只用看這個

徐庶心屬昭烈,可終於魏武

若是有經天緯地之才,能對時代,對社會造成巨大的影響,那想都不用想,必須選擇忠。就好像徐庶和諸葛亮,若是諸葛亮的家人被俘,我想諸葛亮是得選擇忠的,他是有實力扭轉乾坤,違逆天命的人。這樣級別的人才,有這樣影響力能力的人才,有時候卻是得為了更多人的利益而犧牲個人的小我。

讀三國之徐庶,選忠還是孝其實很簡單,只用看這個

諸葛亮

但若是才華相對普通,並非找不到不可替代的人,在忠和孝的選擇面前,覺得可以選擇孝義,然後盡全力守住心中的“忠”,就好像徐庶那樣,在新野高歌自薦,到曹營一言不發。不是不認可徐庶的才華,但他的才華,龐統、馬良、法正、劉巴、黃權、李嚴,都是可以代替的,徐庶能為劉備做的事,他們都能做。可為了徐庶母親而做的事,這些人都不會做,世界上只有徐庶會做。對於這樣的人而言,守住孝,比守住忠更重要。

讀三國之徐庶,選忠還是孝其實很簡單,只用看這個

徐庶畫像

不過個人以為,徐庶的才華即便不如諸葛亮,但也絕對不會弱,世人都以曹魏沒有重用徐庶、石韜等人而看低他們,但我以為是有原因的,一來確實是那個時代中原地區人口眾多,士人更多。第二,曹魏集團當然更加信任自己集團內部發掘的人才,而非他們這樣降臣。第三,即便是徐庶的才華比其他那些人要高出許多,若真是身處中樞要職,又和關羽一樣玩一出千里走單騎,那不是把同樣的錯誤犯了兩遍。曹操不傻,曹丕更沒那種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