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諸葛亮的家教失敗了?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這是諸葛亮《誡子書》的頭幾句。作為流傳千古的名言,多少人引以自勵。

然而,他的“家教”成功了嗎?我認為嚴格來說不算。

何從談起?

看官莫急,且聽我徐徐道來。

為什麼說諸葛亮的家教失敗了?

諸葛亮

一個人的家教成功與否,看他子女的日後表現即可。

蜀漢景耀六年(263)冬,魏徵西將軍鄧艾伐蜀,自陰平由景谷道旁攻入。諸葛瞻偕尚書張遵、尚書郎黃崇、羽林右部督李球以及兒子諸葛尚督率諸軍前往拒戰。諸人中,張遵為張飛孫,黃崇為黃權子,李球為李恢侄。

到了涪縣,不知何故,諸葛瞻擁兵盤桓未進。黃崇屢勸諸葛瞻快速進軍據守險要,不要讓敵軍進入平地。然而諸葛瞻不聽,黃崇急著直掉眼淚。不久,鄧艾軍長驅而前。諸葛瞻前鋒交戰失敗,於是一路退到綿竹。

鄧艾致書諸葛瞻道:“你若投降,我必奏報朝廷,封你為琅邪王。”這封信不知觸動了諸葛瞻的哪根神經,竟然惹得他勃然大怒,破了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的慣例,當場斬殺魏使,然後麾軍出戰。

那邊諸葛瞻擺出陣勢。這邊鄧艾派遣兒子鄧忠從右邊殺出,部將司馬師纂從左邊殺出。不多久,兩人都敗下陣來,稟報道:“敵軍不可擊。”鄧艾大怒:“生死存亡在此一舉,還有什麼不可的?”當即要斬殺二人。二人急忙回馬重新出戰,這下竟一舉大破蜀軍,“斬諸葛瞻及尚書張遵等首”,黃崇、李球、諸葛尚也都陣亡。後來鄧艾令在綿竹壘屍築臺封土作為誇耀戰功的“京觀”,可見此役將士陣歿之多。

綿竹之戰失敗,魏軍長驅直入。蜀漢遂亡,吳成了孤家寡人,最終三國一歸司馬晉。

為什麼說諸葛亮的家教失敗了?

魏滅蜀之戰示意圖

姑不論諸葛瞻平日表現如何,此役卻是致命的,因為它是造成蜀漢亡國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說,千萬件功抵不過此一過。

從此役中,可以看出諸葛瞻的性格弱點:一是麻痺,逗留不前坐失戰機;二是固執,不能聽從黃崇之勸;三是浮躁,受不得激,輕易出戰。

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載,諸葛亮曾經致書諸葛瑾:“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可見諸葛瞻雖然遺傳了其父的基因,但嫌於“早成”,機巧有餘,沉穩不足。諸葛亮逝後,劉禪並未忘記他的功績,諸葛瞻仕途更是一帆風順:成年後娶劉禪之女,先任羽林中郎將,屢遷射聲校尉、侍中、尚書僕射,加軍師將軍,官至蜀漢行都護、衛將軍,與董厥共同執掌政務……一生籠罩在先父的蔭庇下,致使“美聲溢譽,有過其實”。

平坦的人生旅途、虛高的榮譽無疑極易造成個人的過度自負,缺乏實戰經驗無疑為臨陣之大忌,而麻痺、遲鈍的性格缺陷,恰恰是造成失敗的最主要原因。

為什麼說諸葛亮的家教失敗了?

諸葛瞻

作為智者,諸葛亮的那篇《誡子書》道理十足無懈可擊。但他只看到八歲以前的兒子,卻看不到八歲以後的兒子,所以他的“誡子”是為八歲的兒子量身定製的,並不適用於他三十七歲的兒子。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是好事,但不能奉為金科玉律。諸葛亮畢竟是傳統文人,終究跳不出道德修養的圈子。蜀漢內憂外患,更需要培養的是強烈的憂患意識、剛健的品性和機智權變的處事方式。

靜修發展到了極致,便是遲鈍。儉養髮展到了極致,便是短視。

當鄧艾奇兵出現在蜀漢大地,諸葛瞻竟還“淡泊寧靜”地在原地徘徊,不能搶先一步佔據險要。到了後來,則又自不量力,不懂得死守城池以逸待勞的道理,反而受了對方的刺激,冒失出兵迎戰。可以說,該動而靜,該靜反而動。結果綿竹一役,主帥陣亡,士氣大挫。其子諸葛尚又不能持重自守暫保實力,反而馳赴魏軍,作自殺性的襲擊……

為什麼說諸葛亮的家教失敗了?

諸葛瞻父子殉國

漢魏綿竹之戰是蜀漢歷史上最後一戰。諸葛亮、張飛、李恢等一班叱吒風雲的蜀漢開國元老,其後裔竟是如此地不堪一擊,其結果著實令人難以接受。

諸葛瞻不聽黃崇之計,或許還有輕敵的因素在內。但是,兩軍交戰,最忌低估敵人高估自己。試想數萬死士破釜沉舟,深入敵境,無糧無援,此時正巴不得你出戰呢。一旦有人出戰,生死在此一擊,還不是狠命一搏?假如諸葛瞻不為所動,只管備足箭矢檑木滾石,讓他攻個十天半月。常言道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等他們成了困獸之鬥,還怕不能不攻自破?

可惜,諸葛瞻終究還是採取了錯誤的戰略,且以主帥千金之軀親臨陣前,以致自取其亡。令人不由不發出如下感嘆:

國破,不能擔責,盡忠何用?家亡,不能振作,養德為誰?

數萬守土之卒,敵不住翻山越嶺遠道而來的客兵。天耶?人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