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門有閒地,誰種邵平瓜”,許渾科舉落榜寫詩有心意

中國古代儒生求取功名榮華富貴,需十年寒窗苦讀聖賢書,參加科舉考試。可是能夠黃金榜上有名字的畢竟只是少數,晚唐詩人許渾多次努力去望登龍門以求入仕,但是多次失望落榜。於是多年怨氣牢騷之下寫了一首小詩表心意。

“懷玉泣京華,舊山歸路賒。

靜依禪客院,幽學野人家。

林晚鳥爭樹,園春蝶護花。

東門有閒地,誰種邵平瓜。”

晚唐。許渾《下第寓居崇聖寺感事》

許渾是晚唐時期的詩人,他年輕就獨闖京城參加科考,尋求入仕的機會。但是名落孫山次次有他,讓許渾長期鬱悶。這首詩就是許渾又一次科考落榜後,寄居崇聖寺時感懷的作品。

“東門有閒地,誰種邵平瓜”,許渾科舉落榜寫詩有心意

許渾多次落榜寫小詩有心意。

“懷玉泣京華,

舊山歸路賒。”

詩人開篇就有生不逢時又懷才不遇的牢騷,他引用古代和氏璧的歷史故事影謝自己本是“懷玉”之儒家之士,可是考官不識“懷玉之人,讓“懷玉”的他努力科考卻次次落榜。詩人失望鬱悶心情沉重無奈而“懷玉泣京華”。

詩人認為歸家重重舊山路,因為長期在京求取功名機會,回家只是一種奢望,而入仕求取功名又常常是奢侈的心願,因而“舊山歸路奢”

“東門有閒地,誰種邵平瓜”,許渾科舉落榜寫詩有心意

靜依禪客院,幽學野人家。

“靜依禪客院,幽學野人家。”

詩人寄居在長安城的崇聖寺,詩人落榜後不願回故鄉,就寓居於在這裡讀書,等候下一次的科考而“靜依禪客院”。崇聖寺周邊又淡泊名利又知幽學(周易)的高士,隱居的“野人家”。

詩人閒餘時間,即可與有禪心之人交流感悟人生,又可與世外高士請教周易幽學,而理解世界。

許渾寫詩追求格律又工整流麗,“靜依禪客院,幽學野人家”,這兩句詩見他風格和特點。

“東門有閒地,誰種邵平瓜”,許渾科舉落榜寫詩有心意

林晚鳥爭樹。

“林晚鳥爭樹,園春蝶護花。”

唐朝科舉考試在暖春,詩人參加科考後閒趣之心已有,他外出閒遊散心。詩人遊興而來一直到夕陽西墜,群鳥歸來爭枝休息;蝴蝶展開翅膀,圍繞著花兒起舞,不願離花而去。詩人觸景生情,情中有意,鳥歸林時真如科舉考試鳥多枝少,總會有落榜失意者,但是自認“懷玉”的他卻總是佔不上高枝。蝴蝶飛舞護花忙,詩人也有心願科舉考試和入仕自己是花一樣,可以有人眷顧識玉。

“東門有閒地,誰種邵平瓜”,許渾科舉落榜寫詩有心意

園春蝶護花。

“東門有閒地,誰種邵平瓜。”詩人心意似乎已經沒有寫盡,多年參加科舉考試不見上榜總是心有不甘,又時有洩氣時,他常在崇聖寺居住,又多接觸寺內修行僧人和寺外隱居高士,退隱之心和依然希望入仕之意讓他無從選擇,又多一層煩惱和鬱悶。詩人“懷玉”無人識,也過有秦朝未年東陵侯邵平一樣的心情。東陵侯邵平在秦朝覆滅的時候,在城外歸隱閒來種瓜,有高士美名,隱居生活自得其樂。

“東門有閒地,誰種邵平瓜”,許渾科舉落榜寫詩有心意

東門有閒地,誰種邵平瓜。

詩人詩的結尾處雖有“東門有閒地,誰種邵平瓜”之言,但是他依然不會去回故鄉,在京城崇聖寺寄居尋求機會,他只是發一下牢騷,認為自己“懷玉”總會有人識而已。

許渾的這首詩內容豐富,前後有不同的情感流露,“懷玉”無人識科舉考試常落榜,又入仕不成讓他在詩中發牢騷有鬱悶,又有洩氣歸隱之意在詩中表達。小詩可以感染許多相同經歷的學子儒生。但是許渾還真沒有放棄,他在年近五十歲時心願終成入仕為官,又因有“懷玉”的詩才,成為晚唐時期最有影響力的詩人之一。

“東門有閒地,誰種邵平瓜”,許渾科舉落榜寫詩有心意

五十歲時許渾入仕心願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