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劉邦如鯁在喉:七個異姓諸侯王中,為何兵仙韓信最受忌憚

遇上了強悍的對手冒頓單于,漢高祖劉邦的白登七日遊差點沒能回來,直接導致初立國的大漢朝之後不得不委曲求全,持續給匈奴人送上妹子、物資當保護費。漢高祖劉邦曾說過,自己運籌帷幄不如張良,管理後勤不如蕭何,帶兵打仗不如韓信,縱觀整個先秦到秦漢,成功指揮過六十萬大軍的將領只有兩人,一個是帶兵滅亡楚國的秦朝大將王翦,另一個就是幹掉西楚霸王項羽的韓信啊,聽起來楚國還真是不幸,兩個超級名將帶的60萬針對的都是楚國。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白登之圍時劉邦不帶上兵仙韓信呢?

令劉邦如鯁在喉:七個異姓諸侯王中,為何兵仙韓信最受忌憚

圖片來自網路:漢高祖劉邦

不敢放手與匈奴一搏的漢高祖劉邦

很抱歉不可能,因為這個時候韓信已經被劉邦拿下了。如果說匈奴問題只是讓劉邦頭疼,那韓信則是讓劉邦焦慮,甚至可以說就是因為韓信的存在,劉邦才不敢放手和匈奴決戰。楚漢戰爭中劉邦分封了七個異姓諸侯王,如齊王韓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當時的大漢王朝,一半是政府直接管轄的郡縣,一半是分封給諸侯王的領地,這種介於分封和郡縣之間的制度叫做郡國並行,七個諸侯王雖然都尊劉邦為皇帝,名義上屬於大漢的臣子,但實際上他們在自己的領地擁有巨大的行政財政和軍事權力,幾乎就是個獨立國家。

令劉邦如鯁在喉:七個異姓諸侯王中,為何兵仙韓信最受忌憚

圖片來自網路:兵仙韓信

翻開當時漢朝的地圖,皇帝劉邦直接控制下的郡縣,雖然比當年的秦國大得多,但從遼東到江東的大片土地幾乎全是諸侯王的地盤,這種局面說好聽點兒叫統一國家,國家說難聽點就是國家聯盟,

劉邦要是和匈奴全面開戰,打輸了全軍覆沒、直接完蛋,打贏了兵力受損、遲早完蛋,因為手裡沒了兵,那些兵強馬壯的諸侯王一旦翻臉造反,坐上皇帝寶座的就不一定是誰了,所以說劉邦怎麼可能不焦慮?

令劉邦如鯁在喉的異姓諸侯王

今天的歷史課本上寫得清清楚楚,郡縣制是比分封制更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和政權穩定的,那劉邦是不是傻?非得封這麼多諸侯?其實不是劉邦想分封,是不分封根本搞不定,當時的形勢下劉邦沒得選擇了。

垓下之戰前,劉邦和項羽曾一度陷入僵持,但無論怎麼催促,彭越和韓信的援軍就是不到位,張良看得明白,勸劉邦說,他們站著不動,是因為封地還沒落實,他們是不見兔子不撒鷹,不給好處不出兵。

令劉邦如鯁在喉:七個異姓諸侯王中,為何兵仙韓信最受忌憚

圖片來自網路:梁王彭越

於是劉邦馬上給彭越和韓信劃分了領地,這二位才帶著兵馬來圍毆項羽。對於剛剛成立的大漢王朝來說,匈奴人來了頂多是殺個人搶點東西,但是諸侯王要是鬧起來,劉邦這皇帝估計剛上位就得下崗了。所以在解決內部問題前,劉邦根本就不可能和匈奴全面開戰,他畢竟是經歷過秦末的人。如果大秦不是在邊境存了80萬主力部隊,導致國內兵力空虛,哪裡會有後來陳勝吳廣起義和楚漢爭霸的劇情。

所以比起邊境的匈奴人來說,國內的7個異姓諸侯王才是皇帝焦慮症的病根。那麼這個病得怎麼治呢?劉邦雖然沒看過《葫蘆娃》這本書,但也知道一個一個下手的道理。

最令劉邦害怕的兵仙韓信

七個諸侯王裡實力最強,最能打,也最讓劉邦害怕的,當然就是兵仙韓信了。所以劉邦登基後,立即把韓信從齊王改封為楚王,雖然表面上看地盤擴大了不少,但實際上土地是原來項羽的地盤,飽受戰火摧殘,而且四面受敵,經濟實力和戰略環境都沒法和齊國相比。可以說這時候的劉備已經在防備韓信,甚至準備對韓信動手了。

事情就是這麼湊巧,說機會,機會就來了。公元前201年有人告韓信謀反。劉邦一看機會來了,本想親自動手,卻又覺得打不過韓信,就採用陳平的計策,借視察的名義來到楚國,把韓信直接拿下。韓信說,有人告訴我說“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現在天下太平了,我這條狗也該下湯鍋了唄。劉邦卻滿臉無辜的說,不是我針對你,是有人告你謀反。

令劉邦如鯁在喉:七個異姓諸侯王中,為何兵仙韓信最受忌憚

圖片來自網路:兵仙韓信

韓信被解除了兵權,就像老虎沒了牙齒,劉邦也不想對韓信下死手,就把他貶為淮陰侯,還時不時去和他聊天。有一天劉邦問韓信,愛卿你覺得我能帶多少兵啊?韓信也不客氣,說,頂多帶10萬吧。劉邦一聽,才10萬,又問,那你能帶多少兵?韓信說,那就是零到正無窮,多多益善了。

劉邦聽了樂了,說那你怎麼被我給拿下了?韓信說,陛下不善於帶領士兵,但是善於帶領將軍,而且您是真命天子,哪裡是我這個凡人能比的?劉邦聽了很開心,但韓信明顯不開心。公元前197年,北方發生叛亂,劉邦親自帶兵去平叛,留守都城的韓信終於找到機會,想搞小動作,想要叛亂,結果還沒行動,就被呂后和蕭何騙到宮中殺死了。

令劉邦如鯁在喉:七個異姓諸侯王中,為何兵仙韓信最受忌憚

圖片來自網路:漢初三傑之一蕭何

當初月下追韓信的是知己蕭何,現在獻祭殺韓信的也是知己蕭何,這就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個成語的由來,韓信早年靠河邊老大娘的接濟才活命,最後又因為劉邦媳婦的算計才玩完。所以有一副對聯精確地概括了韓信的一生,叫“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一代兵仙,沒有馬革裹屍卻死在婦人之手,也是憋屈得很。

令劉邦如鯁在喉:七個異姓諸侯王中,為何兵仙韓信最受忌憚

圖片來自網路:呂后

相繼消滅彭越英布

韓信一死,劉邦的焦慮症大幅減輕。接下來就輪到梁王彭越了。這次又是這麼湊巧,有人告彭越謀反,劉邦照方抓藥就突襲了彭越,然後免去他的王位,把他流放到四川,彭越西去四川的時候遇到了呂后,跟呂后哭訴說自己很冤枉。呂后說你冤枉?那行,你跟我走吧,我去皇帝那給你求情。只怪彭越太天真,還真跟著呂后走了。結果呂后見到劉邦後說,彭越這麼有戰鬥力,放到四川就是放虎歸山,還是宰了吧。劉邦一想也對,就把彭越殺了,還剁成肉醬,分賜給各路諸侯王,結果這碗肉醬又把一個人給刺激了,韓信彭越和英布並稱為漢初三名將,先把一個人給刺激了,這個人就是淮南王英布。

令劉邦如鯁在喉:七個異姓諸侯王中,為何兵仙韓信最受忌憚

圖片來自網路:淮南王英布

韓信、彭越和英布並稱為漢初三名將,現在前兩位都去地府報到了,英布覺得,下一個輪也該輪到自己了。果然不久,英布也被人告謀反。事已至此,於是英布索性直接起兵造反,劉邦抱病出徵,最終滅了英布,將英布的封地收回。

用劉姓諸侯王取代原來的七個異姓諸侯王

到了這個時候,漢初分封的七個異姓諸侯王,除了長沙王封地實在過於偏遠,無關輕重之外,其餘的燕王,趙王,楚王,梁王,韓王和淮南王,要麼犯法被廢,要麼造反被殺。這些地方全都重新被封給了劉邦的兄弟和子侄。

異姓諸侯王已經成了過眼雲煙,皇帝的焦慮症終於治好了。後來劉邦和群臣殺白馬歃血盟誓,凡是不姓劉還敢稱王的,全天下一起去剿滅他。這算是又給自己的劉氏江山加上了一個雙保險。

令劉邦如鯁在喉:七個異姓諸侯王中,為何兵仙韓信最受忌憚

圖片來自網路:漢高祖劉邦

但我們剛才說過,郡縣制是比分封制更先進的制度,好不容易擺平了異姓諸侯王,劉邦為什麼還要大封劉姓諸侯王呢?如果說漢初劉邦分封七個異姓諸侯王是形勢使然,那現在分封同姓諸侯王,其實就是歷史的慣性,因為當時中央政府的行政和管理能力,還無法全面精細地覆蓋這麼大的疆土,所以必須要用分封制來控制偏遠的邊境地區,這也是走向大一統的必然階段。

公元前195年,劉邦駕崩於長樂宮,享年62歲。諡號高皇帝,廟號太祖。劉邦一生戎馬生涯,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還在為劉氏子孫的江山操心費力,那麼劉邦死後的大漢將走向何方?誰又成為了大漢王朝新的掌門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