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盤點皇帝時,總會自動忽略李自成,這到底是為何?

李自成雖然稱帝,但不是正統皇帝,沒有在法理上得到認同。並不是因為他只當了42天皇帝,歷史上比他當的時間更短的都有,但這些短命皇帝卻有人能被史書列為正統。

人們在盤點皇帝時,總會自動忽略李自成,這到底是為何?

歷史上自立稱帝的並不在少數,那些短命的小朝廷也有很多,尤其是以五胡十六國時期和五代十國時期為最,那些能上史書的小國算裡邊比較大的了,影響力更小的那些人們都懶得記了。

人們在盤點皇帝時,總會自動忽略李自成,這到底是為何?

先說一下什麼是皇帝。

在我們的傳統認知裡,“皇帝”是兩個單音節詞,最早的皇帝是指“三皇五帝”,雖然人選有爭議,但皇與帝的定義是明確地,是先有皇,然後有帝。

人們在盤點皇帝時,總會自動忽略李自成,這到底是為何?

眾所周知,三皇有四位,的人選有:

燧人氏、伏羲、女媧、神農(炎帝),這四位是大家比較認可的三皇人選,後來也有說是黃帝、有巢氏則爭議比較大,一般不列入考慮範圍。同樣的,五帝人選有六位:黃帝、少昊(皞)、顓頊、帝嚳、唐堯、虞舜,至於太昊(皞)、神農(炎帝)則更可能是三皇時期

人們在盤點皇帝時,總會自動忽略李自成,這到底是為何?

皇、帝的定義為:

開創文明基業者稱皇,建立統治秩序者為帝

這也能在古代的一些習慣稱呼裡看出一些端倪。比如開國皇帝登基後,一般會追尊幾代先人為皇帝,但像劉邦的父親劉太公在生前就是大漢的太上皇,死後也沒有得上皇帝尊號,而曹丕的父親曹操被追尊為魏太祖武皇帝,世人稱他魏武帝,其中太祖是廟號,武是諡號。

在漢朝,無論是尊號、廟號、諡號都是十分嚴謹、珍貴的。有大功且是明君才有可能擁有廟號,諡號是有褒貶作用的,昏君只能有桓、靈之類的惡諡。在西漢十二位皇帝中,只有四位擁有廟號:

漢太祖劉邦、漢太宗劉恆、漢世宗劉徹、漢中宗劉詢。

這裡特殊說明一下,漢高祖劉邦是漢朝叫法,也可以說是劉邦特有的叫法,那時還沒有形成廟號裡帶祖宗和諡號後加帝字的稱呼習慣。

劉邦的全稱是漢太祖高皇帝,太祖是廟號,高為諡號,漢高祖是太史公對他的稱呼,也可能是西漢早期大家習慣性叫法,畢竟那時稱呼上的規矩還沒有定下來。但到了後世王朝,廟號變得氾濫,諡號變長且失去了褒貶的作用。

人們在盤點皇帝時,總會自動忽略李自成,這到底是為何?

皇帝尊號在漢朝亦是十分尊崇的,劉邦尊父親為太上皇,是為了讓父親安心接受自己的請安,不必到門口迎接自己,但劉太公並沒有為大漢的建立立下什麼功勞,故此不能上皇帝尊號。

但劉太公在劉家地位尊崇,兒子是開國皇帝,也算為開創大漢基業做出貢獻,所以能尊稱太上皇。曹操雖然沒有實際稱帝,但是在東漢末期,已經是政權的實際統治者,所以人們習慣稱他魏武帝,當然也與後世的諡號+帝的叫法有很大關係。

網路上的熱詞“蘇勳宗、蘇穗宗、美

樂帝

”等稱呼並不嚴謹,“勳、穗、樂”更像是對人的褒貶評價,所以後邊加的應該是帝字,應該叫蘇勳帝,但由於帝音調向下,讀起來不舒服,不如蘇勳宗朗朗上口,網路笑話,也不必認真。

人們在盤點皇帝時,總會自動忽略李自成,這到底是為何?

言歸正傳,說回李自成,雖說他建立了大順政權,並且登基稱帝,但他既沒有開創文明,也沒有建立統治秩序,他僅僅當了42天皇帝,還沒來得及整理殘破的北京,就滅亡了。

這些還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

沒有得到史書上的法理認同

。一般都是當朝修前朝的史,例如明朝修《元史》,清朝修《明史》。且而在修史的時候會說明本朝的政權合法性來自哪裡,一般都會說天命繼承自哪個正朔王朝。

人們在盤點皇帝時,總會自動忽略李自成,這到底是為何?

清朝的合法性來自吳三桂開啟山海關請清軍為崇禎帝報仇,滿清正是打著這個旗號佔據中原的,那麼李自成自然是叛逆,他的大順政權並沒有得到廣泛認同。

李自成痛恨地主士紳和貪官,殺了不少名聲惡劣的王公貴族和官員,其中沒有殃及無辜是不可能的。還有他在北京城的“拷餉”,也把文人士大夫集團得罪慘了自然不會有好名聲。

人們在盤點皇帝時,總會自動忽略李自成,這到底是為何?

李自成有百萬之眾,卻被滿清20萬人打的潰不成軍,也被世人所輕,所以人們在盤點古代皇帝時,往往會選擇性忽視掉李自成。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