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王氏之死》有感

這幾天在看《王氏之死·大歷史背後的小人物命運》。

讀《王氏之死》有感

篇幅不大,只有14萬字,卻用鮮明真實地描述直擊我的內心,震撼我的心靈。王氏不是唯一悲劇的人物,她微不足道,可以說她不過是那個時代千千萬之一。這本書講述了明末清初山東郯城這個窮苦聚落的一系列事和人。

郯城,在中國歷史上是個不為人知的小縣城,作者選取《郯城縣誌》《福惠全書》《聊齋志異》這三本書來講述郯城。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不像很多大家一樣,就著眼於推動歷史發展的歷史大事件來講,而是從大歷史背後的小人物入手,用文獻資料和文學作品結合的形式來講述小人物的悲劇和小地方的悲慘境遇。

讀《王氏之死》有感

郯城,十七世紀初到十七世紀七十年代,在這段時間裡,也許更長,它就沒有過好日子。白蓮教叛亂,蝗災,盜匪,滿軍,地震……等到好不容易平息下來,旱澇又反覆而來。在這段時期裡,親族相殘,偷竊犯罪,官吏壓迫,理學忠貞思想洗禮的女性悲劇等等在郯城各處上演。地主階級掌握特權利用規則,加重了普通民眾的稅。稅收壓垮了普通民眾,郯城官員常常因為請求延遲交稅或沒有照顧好馬匹而被免職,因為郯城處在一條重要的戰略道路上,郯城居民要為維護道路和照顧過境官員及其隨從花費不少錢,而它服務範圍竟然卻也極大,高達幾十英里。

讀《王氏之死》有感

郯城縣地圖

一個貧窮再貧窮不過的縣城,卻賦予它太多太多的責任,而它得到的卻那麼的少,悲慘不足以來形容它,它的遭遇已經不能用文字來形容。

郯城的慘不是說出來的,是文字的記載,是時代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