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買驢,自認為才學高深,寫契約時廢話連篇,寫紙三張無一驢字

古時候,有一個人滿腹經書,做什麼事都愛咬文嚼字,長篇大論,藉以顯示博學多才,人們都尊稱他為“博士”。

博士買驢,自認為才學高深,寫契約時廢話連篇,寫紙三張無一驢字

有一天,博士想買一頭驢,可能是騎著好玩吧!就到市場上去看一看。左挑右選相中一頭驢,價錢也合適,就跟賣驢的達成了口頭協議。古時候跟現在一樣,買賣牲口都得立個字據,證明不偷不搶,來源合法。賣驢的說:“我沒讀過書,大字不識幾個,先生您是博士,還是您來寫吧!”博士一聽,內心激動,又能顯示我博學多才了,欣喜的說:“好啊!你去找來筆墨紙硯,我馬上就寫。”賣驢的找來筆墨紙硯,博士把紙鋪在一塊磨盤上,挽了挽袖子,把筆尖在嘴裡捋了一捋,又彈了一下,這才沾了沾墨,頭45℃仰了仰,作思考狀。片刻功夫,似有成竹,趴在磨盤上奮筆疾書,一會洋洋灑灑就寫了三張紙啊!賣驢的看著密密麻麻的三張紙,也不知道寫的什麼,幹瞪著眼揹著手瞧了又瞧,問博士:“先生,我以往見別人寫憑據,半張紙就夠了,你怎麼寫了三張紙啊?”

博士買驢,自認為才學高深,寫契約時廢話連篇,寫紙三張無一驢字

博士抬起頭,一副得意的神態,“這算什麼!我文思泉湧,還沒寫完呢!”賣驢的更疑惑了,“就這還沒寫完?那還得寫多少?”博士一笑說:“寫到這裡跟驢還沒關係呢。”“啊!寫了這麼多,還跟驢沒關係?您都寫的什麼呀?您給我讀讀吧!”博士有意賣弄一下文采,就說:“讀讀就讀讀,沒寫完呢!你要是聽不明白,可別怨我。”說著,博士搖頭晃腦的讀了起來。三張紙讀完,再看賣驢的,皺著眉頭、咬著牙,嘴撇的像似哭了,“先生,您這不行啊!三張紙了,您沒寫一個驢字,您還打算寫多少啊?”博士摸了一下下巴,說到:“照我這學問,估計還得寫三張紙。”賣驢的徹底崩潰了,哭喪著臉說:“好傢伙!我只是賣個驢,您只需寫上某年某月某日,某某賣給你一頭驢,花費多少錢就完了,何必寫這麼多啊!”

博士買驢,自認為才學高深,寫契約時廢話連篇,寫紙三張無一驢字

圍觀眾人也都鬨然而笑,當地有好事者,就編了一句話說:博士買驢,書券三尺未有驢字。這句話後來就成為了當地一句諷刺人的諺語了。人們從這個故事總結出一個典故,叫作“三紙無驢”。人們常用這個典故來形容一個人說話或寫文章不得要領,寫了一大篇,說了一大堆,離題甚遠。比如說某某領導,今天做了一個多小時報告,那真是三紙無驢啊!

博士買驢,自認為才學高深,寫契約時廢話連篇,寫紙三張無一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