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最後的名臣脫脫,為何被稱為功過很難評說的人?

元朝最後的名臣脫脫,為何被稱為功過很難評說的人?

說到元朝的名臣,大家最熟悉的,應該就是元順帝時期的宰相脫脫了。對於這個人,史書上自然是把他吹捧的很厲害,說他沒有透過四處征討卻為國家立下大功,位極人臣卻沒有一絲驕縱,清正廉明,任人唯賢,就是個完人。就算有缺點,那也是受到身邊小人的矇蔽所致,不是他自己的本意。從今天看來,這樣的評價顯然有寫誇大。而且,某種意義上來說,正是脫脫的施政失誤導致了大元帝國的崩潰。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這個人。

脫脫出生於蒙古蔑兒吉部的貴族家庭,伯父伯顏、父親馬札兒臺都是元順帝時期的重臣。在這樣的家族背景之下,脫脫完全有可能成為一名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但事實卻完全相反。脫脫年幼時被養在伯父伯顏家中,伯顏為他請了當時的名儒吳直方,以便教他學習經史子集。但脫脫不願意只讀死書,而是纏著吳直方教他治國平天下的本領,因此深受點撥。後來,吳直方也成為脫脫手下最重要的幕僚之一。

1333

年,元文宗病死,權臣燕鐵木兒獨攬朝政,故意遲遲不立新君。不久,燕鐵木兒病死,伯顏擁立元順帝即位,被授任中書右丞相,自此深受順帝的寵信,逐漸掌握朝廷大權。只有二十歲的脫脫也被授任同知樞密院事,與父親一起幫助伯顏討平了燕鐵木兒之子唐其勢的叛亂,升任御史大夫,併兼領一隊禁軍。除掉了燕鐵木兒家族後,伯顏成為順帝朝中的第一人,接替燕鐵木兒繼續專權,年輕的元順帝對此十分不滿。

脫脫自幼熟讀史書,又親眼見到燕鐵木兒家族的悲慘結局,擔心伯父的功高蓋主遲早會讓整個家族陷入危機。同時,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脫脫也對伯顏仇視漢人官吏、輕視儒學很是不滿,隨即向吳直方請教對策。吳直方以“大義滅親”的故事勸導他,並告訴他“大夫但知忠於國家耳,餘復何顧焉”,意思是你只要去做你認為對國家有利的事,其他的就不用考慮。脫脫聽後深受觸動,隨即主動投效順帝,與順帝的親信世傑班、阿魯秘密商議整倒伯顏的計劃。

1340

年,脫脫在元順帝的授意下將伯顏罷免,流放遠方,伯顏隨即死於流放途中。伯顏死後,順帝又升任脫脫的父親馬札兒臺為中書右丞相。但馬札兒臺當時年老多病,屢次向順帝提出辭職。1341年,元順帝最終同意了馬札兒臺的請求,任命脫脫為中書右丞相。不到三十歲的脫脫自此走上了人生巔峰。

當時的元朝歷經幾代皇帝的折騰,已經走向崩潰的邊緣。朝廷內,王公大臣奢靡之風日益興盛,地方上,各級官員貪汙成風,吏治腐敗,百姓賦稅沉重,苦不堪言。面對這樣的局面,脫脫開始大力更改伯顏時期的舊政。他整頓吏治,打擊貪腐;恢復科舉取士之法,重視儒學,重用漢臣;為在伯顏時期被誣陷的諸王平反,又負責編修遼、金、宋三史,勸諫順帝留心儒學。一時之間,原本沒落的元帝國開始漸漸恢復生機,出現中興的氣象。

元朝最後的名臣脫脫,為何被稱為功過很難評說的人?

但好景不長,1344年,脫脫在擔任宰相四年後因病辭職。1347年,別兒怯不花升任中書右丞相,因為與脫脫家族有私怨,於是誣陷脫脫的父親馬札兒臺有罪,順宗隨即將他流放甘肅,脫脫也因為受到牽連而一同被貶。不久,馬札兒臺病死,順帝感念脫脫之前誅殺伯顏的功勞,就將其召還京師,不久授任他為太傅,提調宮傅,負責管理東宮事務。

1349

年,因為對右丞相朵兒只、左丞相太平的能力不滿,元順帝決定重新起用脫脫,授任他為中書右丞相。或許是辭去相位的這幾年受過太多屈辱,脫脫的第二個宰相任期就像變了另一個人。上任伊始,他就對之前迫害他和父親的人痛下殺手,以剷除異己,並大肆提拔重用汝中柏、伯帖木兒等一干親信。在朝堂上與臣僚們商議政事時也往往不聽人言,獨斷專行。這樣的行為自然引起了很多王公大臣的不滿,為他日後被人誣陷埋下了禍根。

當時的元朝在前面幾任無能宰相的折騰下再次走向深淵,百姓生活更加困苦,天下盜賊蜂起。經過與親信們的商議,脫脫制定了兩項大政以解決危機:第一項,變更至正鈔法,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金融體系改革;第二項,治理黃河,解決數十年的水患。當然,這兩項政策聽起來不錯,出發點也很好,但具體操作起來卻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首先說變更鈔法。金融這玩意兒太複雜,就是現在,那些著名的金融專家也很難搞得定,更何況是古代?變更的結果就是物價飛漲,經濟更加混亂,百姓原本微薄的生計再一次遭到重創。其次是治河。脫脫下令徵發了河南、北十七萬百姓修治黃河,雖然歷時數月修河成功,但也給本來就因為生活困苦而怨聲載道的百姓們一次大聚會、大串聯的機會。在韓山童、劉福通等人的慫恿下,“石人一隻眼,跳動黃河天下反”的口號最終響徹大地,引發了全國各地大規模的叛亂。另外,這兩項政策在實施之前就遭到了群臣的反對,但脫脫依然獨斷專行,執意為之。隨著兩項政策的相繼失敗,脫脫與臣僚們的關係更加劍拔弩張。

元朝最後的名臣脫脫,為何被稱為功過很難評說的人?

1351

年,隨著紅巾軍越鬧越大,脫脫舉薦弟弟也先帖木兒統軍前往征討,但這個也先帖木兒很不爭氣,還沒和叛軍交戰就獨自逃了回去,官軍因此大敗。兵敗後,脫脫不僅沒有像以前對待伯父伯顏那樣“大義滅親”,還極力為也先帖木兒隱瞞兵敗的事實,甚至將彈劾也先帖木兒的陝西御史行臺十二名監察御史全部貶職,此舉更加激起了朝臣們的不滿。如果之前的獨斷專行是為了國家利益,也情有可原,但如今為了維護親屬而罷黜御史的做法,完全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解釋,專橫的脫脫漸漸將自己逼入了絕境。

1352

年,為了擺脫政治危機,同時轉移大臣們的注意力,脫脫親自率軍討平了佔據徐州的叛黨芝麻李,但他的這一步棋其實是錯上加錯。試想,一個上馬能討賊、下馬能治國的文武全才,怎能不因為功高蓋主而遭到皇帝的猜忌呢?更何況元順帝又是那種早年一直活在權臣陰影下,且性格多疑的皇帝。從此時起,脫脫的結局其實就已經註定。

1354

年,脫脫再次率百萬大軍征討張士誠,連戰連捷,乘勝進逼高郵城下,高郵危在旦夕。但就在此時,脫脫接到了順帝的詔書,下令將他就地罷相,流放淮安,並立即交出兵權。面對至高無上的皇權,脫脫乖乖就範,將征討大軍分別交由副將月闊察兒、雪雪等人節制,隨即踏上了流放之路。但月闊察兒這些人本身沒什麼將才,又互不統屬,誰都不服誰,百萬大軍沒了主帥,就像無頭的蒼蠅到處亂竄。張士誠趁機出城奮戰,官軍大潰,四散而逃,很多人還趁機加入了叛軍。自此,官軍元氣大傷,而征討之役也功虧一簣,元帝國的覆滅再也無法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