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窗明月半床書——談談我的讀書生活

文:萬里悲秋常作客

圖:來自網路

我這個人和書很有緣分,從小就非常喜歡閱讀。小時候在農村生活,除了課本以外,很難找到其他的書籍,記得自己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吧,和在小夥伴家裡玩的時候,看到了一本大概是叫《少兒詩歌選編》的書,自己看著看著就入迷了。

半窗明月半床書——談談我的讀書生活

至今我還記得開篇第一首詩是《敕勒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當時不能完全理解這些詩歌的意境,但喜歡詩歌朗朗上口的韻律,心底有一種朦朦朧朧的美感湧動,喜歡讀書的種子也許在那個時候就已經種下了。

記得上個世紀80年代上小學、初中的時候,徐州鄉下電視機還很少,收音機剛開始普及,電臺播送的評書節目當時很流行,象劉蘭芳播講的《岳飛傳》、《楊家將》、袁闊成播講的《三國演義》等。

我和小夥伴都聽得如痴如醉,夢想著有一天自己也能成為一個評書裡面的大英雄。不僅聽,我們還千方百計地找出這方面的書籍來看,並和評書相互印證,現在算起來,我讀過的這方面書籍大概有十來部,雖然評書裡的故事和真實的歷史相差很遠,但在歷史知識上對自己算是個啟蒙。

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港臺武俠小說流傳進大陸,特別是電視劇《射鵰英雄傳》播出後,更是迅速風靡天下,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離奇蓋世的武功描寫,主人公曼妙的愛情故事,都深深地吸引著我。

半窗明月半床書——談談我的讀書生活

那時候,大家條件都不好,有本書也大多是在班級裡大家互相傳閱,很多同學因此上課心神不寧,邊看書邊聽課,往往老師講什麼根本聽不進去,甚至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書往往被老師收繳。在這些武俠書中,我特別喜愛金庸和梁羽生的作品,喜歡他們作品的磅礴大氣、開闊的視野和家國情懷。

高中的時候,為了應付高考,學校要求很嚴格,自己對課外書籍的閱讀也進行了限制,為了考試,把語文、歷史和地理等教科書讀了又讀,背了又背。當時雖然很感枯燥和厭倦,但現在很多文學名篇、歷史掌故和山川地理情況自己還能說出個所以然來,還是要感謝當時的老師的。

上大學和走上工作崗位後,閱讀寬泛起來,從名人傳記到歷史小說,從社會科學到自然科學,都喜歡讀,而且讀的也不少,也沒有多做限制和規劃,只是信馬由韁,跟著自己的興趣來。

隨著網路的興起,閱讀更加方便了,滑鼠一點,各種資訊紛至沓來,古人所言“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在網路時代真的實現了。網路閱讀雖然方便,但時間一久,便使人感到頭暈眼花,肢體麻木,不如一卷在手,坐臥隨意,意興悠長,“半窗明月半床書”,這種意境,想想都舒服。

讀書不僅增加了知識,開闊視野,而且讀書能給生活帶來了無限的樂趣,使時間不再枯燥和冗長。

半窗明月半床書——談談我的讀書生活

透過閱讀,我們與作者進行跨越時空的交流,體驗本人無法經歷的另一種生活,從他那裡裡獲取了人生的經驗,使我們不犯或少犯錯誤,所以,列寧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