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這個傳世珍寶背後的謎團(一)

《清明上河圖》這個傳世珍寶身上,有太多的謎團等待我們去挖掘。就不說背後有多少謎團,就說明面上《清明上河圖》上有多少個人?這件事都說不清。有人說500多,有人說800多,有人說1000多。一幅畫上有多少人能差出這麼多?怎麼差別的?比如有一派就講《清明上河圖》上有814個人,當時人們是這麼數的,這邊有一個人,我就拿一粒米放到這,因為畫比較小,拿放大鏡放一粒,那邊有一個人我放一粒米,然後所有的人都放完了,把這米都掃下來,814個人是這麼數出來的人物。但是為啥這件事都數不準?你說有多少人就這麼難統計嗎?

《清明上河圖》這個傳世珍寶背後的謎團(一)

你想想,一幅畫展開這麼大個畫卷,裡面有多少人物。什麼僧人道士什麼乞丐販夫走卒這是大家常見的,還有看病的郎中外賣小哥,還有教書的鐵匠,什麼店小二,無所不包什麼人都有。它講的是市井當中的生活,就像你現在到美食街上,咔嚓拍張照片,你看看摩肩接踵的,有人露出半個肩膀,有人露出一隻腳,有人露出半個臉,你說這人怎麼算?

我認為這是露半個臉,你就說這人不算一個人,你算不算他?還有一些,比如這人坐轎子裡,轎子裡有人沒人你不好確定。有一個人有兩個人,那也不好確定。你說算不算這裡面的人?你說抬個空轎往那走,而且好幾個轎子,哪個轎子都是空轎嗎?你也不好說,而且大家看到的版本不一樣,不同的版本當中出現的人物也不一樣。

《清明上河圖》這個傳世珍寶背後的謎團(一)

所以自古以來,有500、800到1000多,這個人數也是不等的。解讀《清明上河圖》絕對是一個非常有樂趣又非常燒腦的過程,但是這些年來,越來越多的解讀趨同。比如一說到主題,那肯定就是描寫東京汴梁城這樣繁華盛世的表現。一說時間,肯定是清明時節了。一說的作者,那就是張澤端。基本是這個樣子,但是看這些問題,就沒有其他的創新的角度了嗎?甚至帶來顛覆性的想法了嗎?還真有。

這就是曹星原老師的一本書,叫《同舟共濟》,專門對這幾個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甚至是非常大膽的推想和質疑獨樹一幟。這本書在眾多的考證當中,其中有一個重要的點就是考證作者究竟是誰?現在我們隨便找一個小孩子都能說出來。《清明上河圖》的作者,就是北宋的大畫家張擇端,但是張擇端這個人的出世,是非常神奇的一件事情。

《清明上河圖》這個傳世珍寶背後的謎團(一)

在歷朝歷代的史書當中,沒有這個人的任何記載。唯一的資料,就是來自張著的一個拔,也是整個這幅畫上第一個有人名有姓的一個拔。他在拔文當中這麼寫,說:翰林張擇端字正道,東武人也,幼學於京師。小時候在京城中生活學習讀書,後來專門去學界畫。什麼叫界畫?界畫有點類似於現在的工程圖,他要畫的橫平豎直非常工整。做工程的時候,可以作為一個參考,是這麼一種畫。

張擇端特別善於畫舟車市橋,包括郭徑。舟就是船車就是車馬,販夫走夫推的那輛車也算,市就街景,橋看《清明上河圖》裡有著名的虹橋,包括其他的各種橋樑。也非常善於畫,畫的很細,而且還善於畫郭徑。郭徑不是《射鵰英雄傳裡》的郭靖,是城牆,田野間的小路,是怎麼個意思。

《清明上河圖》這個傳世珍寶背後的謎團(一)

說他這個人別成家數,很有自己的造詣,風格獨樹一幟。他的拔文傳遞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資訊,他這話是從哪來的呢?他是按向氏《評論圖畫記》雲《西湖爭標圖》,《清明上河圖》入選神品,被皇上所看中了,拿到宮中藏者以寶之,你要拿著這個圖,那絕對是得到一個寶貝一樣。

這段話可以清晰的傳遞出幾個意思,首先張著本人對張擇端並不瞭解,這幅畫成畫的最近時間點,距離他也有58年的時間了。而且北宋在這個期間還滅亡了,他相當於1958年的一個人拿到1900年清朝時候的畫。你說讓他來判斷這幅畫,到底是誰畫的?是非常非常困難的。那他的資訊來自於哪呢?他是看到向氏《評論圖畫記》當中的介紹才寫下了以下文字。那麼向氏《評論圖畫記》當中才有最權威的關於《清明上河圖》的記載。

《清明上河圖》這個傳世珍寶背後的謎團(一)

但是他也沒說清楚,你是怎麼知道張擇端這個人的?他怎麼當選翰林的?這些資訊都沒有透露。曹星原老師就從張著這個最早的拔開始入手,提出質疑的,你這幅畫連作者和年代都記不清楚,憑什麼眾多學者你就認定了,說這幅畫就是宋朝宣和年間一派祥和盛世的一個表現。你這話從哪來的?誰給你的自信?

緊接著作者又提出個尖銳的問題,向氏《評論圖畫記》是誰寫的?這本書來自於哪?是不是應該認真好好查一查呢?這裡面有沒有蛛絲馬跡透,露給我們瞭解到更多的真相呢?雖然向氏《評論圖畫記》,只留下短短這幾個字,但凡對北宋歷史有一定一定了解的人,都不可避免的想到一個家族,那就是著名的向氏家族。向氏家族在北宋一朝,那是相當的顯貴了。

《清明上河圖》這個傳世珍寶背後的謎團(一)

他家祖上就歷出任過宰相,北宋神宗皇帝皇后,就是向氏家族的人,他是宰相向敏中的曾孫女。他在宋神宗還沒有當皇帝,當潁王的時候就嫁給了宋神宗。這是潔發的夫人,宋神宗有14個孩子,但是沒有一個是向皇后生的。所以當時宋神宗就跟向皇后商量了,他說我覺得我這個六皇子安郡王趙煦,我覺得不錯比較賢達可以立他。結果向皇后說,沒錯這個人你可以立,我完全同意。這個就是後來的宋哲宗。

所以你看看,立未來的儲君,成為未來皇帝的人。宋神宗都要跟皇后這麼認真的商量,得到她的同意才最終確立太子。向氏家族包括向皇后,在這裡面起到多大的作用,但是《清明上河圖》畢竟是一幅畫,向氏家族跟這幅畫有什麼關聯呢?還真有關聯,這就牽涉到北宋神宗連線的一樁重大的案件。

《清明上河圖》這個傳世珍寶背後的謎團(一)

就在熙寧7年的時候,宋神宗收到一幅畫,這幅畫是誰提供的呢?是一個守城的官員叫鄭俠,他畫了一幅畫,這畫當中寫的是什麼呢?說人主身居宮中,不知道民間疾苦,我畫一幅畫,把當時的情景,原封不動的給你再現一下。這幅畫叫《流民圖》,是當時已經吃不飽穿過暖,遇到栽荒的百姓在城門內外悲慘的景象。宋神宗看了這幅畫是整夜未眠,而且是淚流滿面。第二天,他就正式下詔,暫時罷免了青苗、方田、保甲等18項法令。但是發明命令之後,宋神宗反過神來了,說不對,他一個守城的小官吏,怎麼可能畫這樣的《流民圖》交給我呢?他背後一定有人唆使,到底是誰呢?他就把王安石找了,說商量這背後一定有幕後指使的黑手。

所以皇帝一定要揪出鄭俠背後的後臺,然後嚴厲打擊這些反對變法的人。而且鄭俠這個人明確說,我們現在的旱災肯定就是王安石變法造成的,你要把王安石給罷去了,老天爺必然會重新下雨了也就是風調雨順了。這樣一來,矛頭就直接指向王安石。王安石能幹嗎?他馬上就跟神宗皇帝說了,說近臣不知為誰,我不知道誰。若兩宮有言,乃向經、曹佾所為爾。向經就是向皇后的父親,曹佾是當時的皇太后曹皇后的親弟弟。

《清明上河圖》這個傳世珍寶背後的謎團(一)

王安石的這一招那真是太狠了,矛頭指向皇后和皇太后。要知道在當時,曹皇后那可是垂簾聽政的人物。宋仁宗駕崩的時候,曹皇后表現的是鎮定自若秘不發喪,直接告訴兩輔大臣,黎明之前你要入宮,而且告訴周圍三更天你給皇上送粥,四更天你要給皇上再召太醫。製造了仁宗皇帝還在世的假象,確保了英宗皇帝順利繼位。曹皇后雖然主持朝政一年多,對自己的親屬包括家人一視同仁,根本沒有任何的照顧,上上下下有口皆碑,那絕對是好榜樣。

這時候神宗皇帝還不敢對曹皇后的弟弟曹佾進行責問,怎麼辦呢?只好像向向皇后的父親,也就是自己的老丈人,向經開始發難了。所以就在鄭俠獻《流民圖》這件事不久之後,他就把自己的老岳父向經派到了青州,貶到了地方官。所以這件事到此為止,他已經不在意向經跟這個畫有沒有關係了,而要樹立他皇帝的權威,不允許你外戚隨意的干政。

《清明上河圖》這個傳世珍寶背後的謎團(一)

從宋史當中,你可以看到神宗皇帝這件事做完之後,他多少心裡是有愧疚的。所以送老岳父的排場是非常的大敲鑼打鼓,親自送老岳父去上任。但是謹言慎行向經萬沒有想到,老來老去都當了皇上岳父了,還被貶到外地,那是非常的痛苦。這件事絕對打擊了向家在朝廷當中的地位,也讓整個皇后家族和皇帝之間產生了隔閡。向皇后為了他父親的事,是一次次哭著跟皇帝求情,皇上後來也有點不好意思了,打算把向經召回來。

但是向經一來是年紀比較大了,二來也是長途遷徙水土不服,很快就病倒了。病倒了之後,皇上也就坡下驢,說趕緊把向經召回來。可是沒等招回來,人在半道上就已經病逝了。這一下皇后是哭天抹地不依不饒,宋神宗也是萬般的不好意思。最後到什麼程度?是以皇帝的葬禮葬了他的老岳父。當然向經的死亡,也不是白白犧牲的,皇上開始有懺悔之心了,開始重新對向家加以安撫。

《清明上河圖》這個傳世珍寶背後的謎團(一)

在一定程度上,修好和鞏固了向氏家族的關係。皇帝對曹皇后的弟弟曹佾也是格外的上心倍加安撫,這意味著整個這件事得以一個相對平緩的解決。透過這件事情,向氏家族肯定是認識到這一幅圖畫,能給北宋王朝帶來重大的影響。所以他們很有可能在這個時間段,畫了一幅《清明上河圖》給皇上,來表達他們同舟共濟的核心意圖,而這件事又跟《清明上河圖》的主題有著千絲萬縷的重大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