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與韓信都是開國功臣,為何結局差距卻很巨大

說起張良、韓信,他們都是劉邦手下的得力干將。跟著他一起對抗秦朝,打敗項羽。是戰功顯赫的開國功臣開國功臣。雖然是功臣,他們最後的結局卻並不美好。張良在天下安定後就回到了老家,連賞金和封地都沒有。而韓信連老家都沒能回,就被劉邦除掉了。

張良與韓信都是開國功臣,為何結局差距卻很巨大

張良是謀士,韓信是將軍軍事家。兩個人負責的方面不一樣,平時沒什麼共同話題,關係自然也說不上多好。雖然關係不好,但韓信帶兵能力張良是知道的。為了保護這位人才,他曾多次勸解韓信,讓他不要太過張揚。學學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免得禍從口出。但是韓信卻並不把張良放在眼裡,只當他是杞人憂天,最終落得個悲慘結局。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張良和韓信的關係到底是什麼樣的,而最後韓信被害,張良又為韓信做過什麼。

張良與韓信都是開國功臣,為何結局差距卻很巨大

第一,張良的話韓信根本不聽。

張良是一個非常有遠見的謀士,運籌帷幄和決勝千里這兩個詞,就是用來形容他的。正因為有遠見,張良才早就察覺了劉邦的目的。以告老還鄉為由,早早離去。

而韓信,他是歷史上都赫赫有名的大將軍。帶領軍隊為劉邦贏下了許多的勝仗,軍事方面的能力是不容置疑的。但是這些勝仗,也讓他變得自大。

張良與韓信都是開國功臣,為何結局差距卻很巨大

韓信曾經流浪過,寄人籬下過,為項羽工作過。他在幾年裡受盡了屈辱,但是因為心懷遠大的抱負,韓信都忍下來了。直到他為劉邦效命,終於被蕭何引薦,當上了大將軍。韓信受了不少屈辱,所以他非常渴望功名和榮譽。所以在立下戰功後,變得自大也是在所難免的。面對張良的勸解,他自然是是不屑一顧。

第二,韓信太過自滿。

張良與韓信都是開國功臣,為何結局差距卻很巨大

劉邦有一次開玩笑地問他,自己最多能帶領多少士兵。韓信說最多十萬。劉邦又問韓信能帶領多少士兵,自滿的韓信想都沒想,就說多多益善。劉邦一聽這話,又氣又笑地問他,自己是不是打不過韓信。韓信這才意識到說錯話了,連忙改口說劉邦是首領,他能統領無數個韓信,自己只不過是個將軍罷了。但是已經晚了,生性多疑的劉邦從那時起,就對韓信有了戒心。

第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張良與韓信都是開國功臣,為何結局差距卻很巨大

是君王要韓信死,再加上呂后的心思比較歹毒。這個時候張良就算是有心,也救不了韓信。因為要殺韓信的是君王,更何況張良曾經提醒過韓信,只不過韓信根本就沒有危機意識感,所以才導致了這樣悲慘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