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明君漢高祖,怎樣虛心受教於百官,嘔心瀝血於國家

引言:後世著名政治家,唐朝的開國功臣李世民曾言道:“昔漢高祖,田舍翁耳。提三尺劍定天下,既而規模弘遠,慶流子孫者,此蓋任得賢臣所致也。”確實如此,劉邦之所以能夠打敗項羽建立西漢王朝,那必須要得益於身旁一批人才的輔佐。

但也不可否認,劉邦此人本身就具備才華,再加上優秀人才的幫助,那成就大業還不是板上釘釘之事。在西漢王朝建立之後,劉邦也在諸多大臣的輔佐之下,對國家多個方面進行治理,使得多年來的戰爭所帶來的創傷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抹平。

一代明君漢高祖,怎樣虛心受教於百官,嘔心瀝血於國家

在當初劉邦與項羽還在爭奪天下的時候,季布和丁公都是項羽麾下著名的將領。

季布更是多次帶領軍隊打敗劉邦,等劉邦成為皇帝之後,便嫉恨季布曾經打敗過自己

,因此就將他活捉了起來。等到他冷靜下來之後,

想到自己現在也需要這一種大臣的輔佐,就不再記仇,還將他封任為郎中。

而這丁公是季布的舅舅,

在聽說劉邦放過了季布之後,

丁公也想當然地以為劉邦會放過自己,因此

經常在劉邦面前晃盪

卻沒想到劉邦直接將其抓捕他

,他是這樣對手下解釋的:“在他於項羽手下為官的時候,就為人不忠心,三心二意,就是有他這種人的輔佐,才使項羽失去了天下。”

劉邦還下令當著眾人的面處死了丁公,

用以警告大家。

一代明君漢高祖,怎樣虛心受教於百官,嘔心瀝血於國家

對於統一天下,那自然是要用武力征服,那對於治理國家那必然是要用溫和的手段進行。

因此劉邦開始

面向全國招攬人才

,在他繼位的那一年,他曾經在洛陽開設一個慶功宴,在宴席之上,

他曾這樣總結自己之所以能夠獲得最終勝利的原因:“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我必然是比不上張良的。安撫百姓,準備物資,我又不能與蕭何相比。帶兵打仗,南征北戰,我更是不如韓信。但是我唯一比他們出色的就是知人善用,發現他們真正的才華,這才是我們取得勝利的原因啊。”

仔細想來確實如此。

一代明君漢高祖,怎樣虛心受教於百官,嘔心瀝血於國家

作為一個國家的都城,這選址自然是十分重要。

在劉敬的提醒之下,劉邦最終決定定都長安。在劉敬看來,劉邦得到天下和之前周王朝建立的並不相同,因此不應該像周朝那樣將洛陽作為國家的都城,應該在關中地區,這樣一來,使其周圍都是軍隊駐守,國家才可以長治久安。張良也很是同意,認為

長安退可攻,進可守。

劉邦也認為有道理,因此欣然同意,

將都城遷徙到了長安。

自從

秦朝開始,便在國家推行郡縣制

,礙於特殊的社會背景,

劉邦在繼承秦朝郡縣制的同時,也繼續沿用了先秦時期的分封制,

將這兩者相結合起來,

推行郡國並行制度。

在早期時候也出現了一定的積極影響,最起碼

鞏固了劉邦的統治

一代明君漢高祖,怎樣虛心受教於百官,嘔心瀝血於國家

對於秦朝方面實行的嚴刑峻法,奉行儒家思想的劉邦自然是不認可的。在他鞏固自己的統治之後,

他就對國家的法律制度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整。首先就採取了教化為主,刑罰為輔,達到寬容相濟的統治效果

,使得百姓更加遵從他的統治。

在劉邦的命令之下,

蕭何還根據秦朝法律制度中的可取之處創作出了漢律九章

。此外,還根據當時形勢需要而制定了一套禮儀制度,為漢朝禮法制度的建立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也為後人研究漢朝文化提供了一個渠道。

一代明君漢高祖,怎樣虛心受教於百官,嘔心瀝血於國家

雖然已經成為了皇帝,但並不意味著劉邦就可以過著高枕無憂的生活,相反

他格外畏懼秦朝二世而亡的結局,因此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對皇權進行鞏固。

在國家建立之初,許多異姓王以及士兵們都還不確定自己是否要追隨劉邦的統治,如果稍微安撫不當,那麼就又會導致災難的爆發。

甚至於丞相的權力過大,也對劉邦的皇位產生了一定的威脅。

因此劉邦在成為皇帝之後,

花費了極大的功夫解決這些問題,甚至在去世之前仍舊不放心。

一代明君漢高祖,怎樣虛心受教於百官,嘔心瀝血於國家

眾所周知,

年輕時候的劉邦過著放蕩不羈的生活,更是格外看不起儒家子弟,在他建立大業之後更是認為自己是透過武力得到的天下,而那些經典書籍對他根本就沒有任何用處。

還是在手下人的勸說之下,他開始重視儒家思想的作用,命令手下就秦朝滅亡的原因寫出了一篇文章。

或許是在從中受到了啟發吧,在這之後的劉邦更加重視文化發展的重要性,還特意建造了一座規模宏大的國家圖書館。

就這樣在他的治理之下,漢朝文化得到了極大程度的發展,也為之後佛教等其他民族文化的傳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代明君漢高祖,怎樣虛心受教於百官,嘔心瀝血於國家

實際上

除了來自內部勢力的威脅之外,

劉邦還面臨著一個巨大的挑戰,那便是

北方的匈奴

。自從秦朝末年天下混亂之後,漠北地區的匈奴就乘機南下,佔領了河套地區。而在

漢朝統治初年,匈奴方面更是趁著漢朝根基不穩,多次侵擾邊境地區。

在公元前201年韓信投降匈奴之後,劉邦就帶領軍隊前去征伐

,奈何在白登地區被匈奴方面團團圍困。還是在陳平的計謀之下,劉邦重金賄賂匈奴單于,才得以擺脫這次危機。

從這之後劉邦就被迫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並開放與匈奴之間的貿易往來

,這才使得雙方的關係得以和解。

一代明君漢高祖,怎樣虛心受教於百官,嘔心瀝血於國家

小結:

司馬昱曾言道:“高祖則倜儻疏達,魏武則猜忌狹吝。”

確實如此,漢高祖劉邦此人為人豁達大度,從來不會因為一些小事而記恨別人,在當初他赦免季布行為就足以看出。雖然已經成為了一國之君,劉邦也在不斷地警醒自己當初秦朝二世而亡的悲慘結局,為此他採取了一系列的手段對國家進行治理,使得漢朝初年政治局面穩定,經濟恢復發展,思想文化繁榮,為百姓爭取到了一片和平。

參考資料:《漢書·高帝紀》、《漢紀·漢高祖皇帝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