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昭陵如故”,為什麼金兵南下唯獨放過宋仁宗的陵墓?

宋仁宗是北宋的第四代皇帝,他的皇陵名為永昭陵,位於今天的河南省鞏義城區南部,被譽為北宋保護最為完好的帝陵之一。

但是對於宋仁宗的陵墓未受到戰爭年代破壞這一說法存在歧義。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看,宋仁宗的帝陵是遭受到戰爭洗禮,也被重點盜墓賊光顧過。說起宋仁宗的陵墓,這不得不從宋朝建立者宋太祖趙匡胤說起。

“惟昭陵如故”,為什麼金兵南下唯獨放過宋仁宗的陵墓?

北宋一共有九位皇帝,其中有兩位皇帝宋徽宗和宋欽宗被金人擄走最後客死他鄉,也就是沒有埋葬在宋家皇陵中,北宋皇陵一共埋葬了七位皇帝,還得加上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的陵墓永安陵,被稱為“七帝八陵”。

埋了七個皇帝,卻有八個陵墓的北宋皇陵位於河南鞏義,嵩山的北面,洛河的南面,佔地面積高達130平方公里的黃土嶺上面建設北宋皇陵,完全出自於宋太祖趙匡胤一時的感情用事,射箭選址千古第一人也。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按理說這歷代皇陵一般所選擇的地方會經過深思熟慮,再不濟也得考慮下以後防盜啊!春秋時期楚王墓飛沙走石,曹操墓七十二疑冢,這些墓地的選址都讓眾多的盜墓者不敢輕易進入。

“惟昭陵如故”,為什麼金兵南下唯獨放過宋仁宗的陵墓?

宋太祖趙匡胤對這個就沒有這麼多的講究,人家就是覺得自己不能在西京建立都城,那麼生在西京自己死後也得回到自己的故土,和自己的老父親埋在一塊,所以當時悲從中來的趙匡胤直接拿出一把箭,就這麼一射就出來了趙匡胤的永昌陵。

那既然是皇帝選的墓地地址,當時的那些宮廷陰陽術士怎麼能不趁機拍下皇帝的馬屁,於是便各種美言說辭便接踵而來,鞏義也就被說成了天下第一風水寶地,屬於天地的中心位置,適合皇帝們所居住的地方等等,嵩山的峻極峰更是為譽為天和地的一根中心柱,順利成章這宋陵就建在了這裡。

雖然這宋陵墓選址是在一個所謂吹噓出來的風水寶地上,但是這風水寶地卻不是一個能防盜的好地方啊,所以這宋陵其實在後面真的就被不止盜墓賊挖的那叫一個亂七八糟,到後面考古學家和盜墓賊都不樂意來光顧,因為該挖走的寶貝基本也所剩無幾了。

“惟昭陵如故”,為什麼金兵南下唯獨放過宋仁宗的陵墓?

雖然這宋仁宗的皇陵儲存是較為完整,但是也難逃被挖的命運。

北宋的皇家陵墓一共經歷了兩次巨大的洗劫,第一次就是北宋滅亡金兵南下的時候,還有一次是蒙古帝國建立的時候也遭受了一次很慘重的洗劫。

在第一次洗劫的時候卻留存有一說法,“惟昭陵如故”。

但是實際上金兵其實有損毀永昭陵地面的建築,只是沒有去動宋仁宗個人所處的陵墓。

金兵對宋陵的每一座陵墓都進行了洗劫,裡面的金銀玉器、古玩字畫以及衣服等都被金兵哄搶,當時的宋陵簡直就是慘狀,難逃被揭頂的命運,甚至宋哲宗的屍骨還暴露在外,後面被南宋宣諭使方庭碩脫下自己的衣服蓋住,後面的南宋皇帝都不堪回首往事。

在這次的浩劫中,為何會“惟昭陵如故”呢?這次的洗劫不僅宋仁宗的永昭陵沒有怎麼損毀,包括開國皇帝趙匡胤,其餘的五位皇帝和趙匡胤的父親都被挖了,北宋的開國皇帝金兵尚且保留點尊嚴給開國皇帝,但是北宋這第四任皇帝宋仁宗到底做了什麼會讓金人不去損毀其陵墓呢?

“惟昭陵如故”,為什麼金兵南下唯獨放過宋仁宗的陵墓?

其實從整個歷代皇帝的歷史長河中,宋仁宗在後人的存在感其實還是很低的,畢竟他在位期間所做出的功績遠不及秦始皇、劉邦、曹操、趙匡胤、朱元璋等等,並且也沒有什麼很大的過錯被人們所熟悉,到底是什麼呢?

宋仁宗在位時長42年,1022年年僅12歲的太子趙禎也就是宋仁宗繼位,由於當時年紀尚小,所以由皇太后劉娥輔政,劉娥輔政期間趙禎是沒有實際權力的,直到皇太后離世才有了權力。

掌握皇權的宋仁宗便開始使用一些文臣,推行改革。歷史上著名的由范仲淹、富弼帶領的“慶曆新政”就是在宋仁宗時期發生的。

當時宋仁宗因為會用人,北宋的國力得到增強,也被譽為很會守城的皇帝,但是這次的新政改革主要解決的是冗官冗員等問題,但是卻動了很多守舊派的蛋糕,改革的步伐很大,加上趙禎不夠強勢,最後改革失敗,范仲淹被貶。

除了新政以外,宋仁宗在位期間還有一件事是很值得拿出來說的,這就是歷史上“慶曆和議”,西夏向趙禎求和,雖然表面上西夏不願意求和,奈何打不過趙禎。

當時西夏幾次三番挑釁甚至發動戰爭,深知戰爭會給百姓帶來不幸的趙禎一直都隱忍退讓,最後逼不得已才出兵抵抗西夏,憑藉國力強大擊敗了西夏,也繼續還給宋朝的百姓太平盛世,所以當時宋仁宗統治時期。

“惟昭陵如故”,為什麼金兵南下唯獨放過宋仁宗的陵墓?

宋仁宗屬於少數能虛心去聽取大臣意見的人,也會推己及人去思考別人難出的皇帝,就比如他想吃羊肉,但是卻忍著,生怕因為自己喜歡而造成眾多的羔羊被宰殺。

他口渴但是也會考慮到別人沒有準備,如果要喝水身邊的伺候的人勢必會受到責罰,所以還是忍著。宋仁宗寬厚仁德,試圖透過新政去解決危機,實現文化經濟繁榮,讓百姓能生活在一個更好的環境下,可惜反對勢力很大最終失敗。

不過當時宋仁宗統治時期,百姓的幸福指數很高,也很愛戴這個皇帝,以至於宋仁駕崩,無數百姓無不痛苦,甚至宋仁宗的仁德美名也傳到了遼國,遼國的國君也非常痛心宋仁宗的離世,所以憑藉著個人魅力宋仁宗的陵墓後面也就沒有被金人踐踏。

不過後來蒙古帝國崛起之時,宋仁宗的陵墓也難逃被洗劫的厄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