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肅皇后周氏:爭了一輩子的名分,卻被親孫子明孝宗給一手終結

前言:

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三月初八日,明孝宗朱祐樘制諭禮部,為他的親祖母、已故太皇太后周氏定一個諡號。四天後的三月十二日,禮部將他們擬定的諡號

“孝肅貞順康懿光烈輔天成聖睿皇后”

呈給了孝宗。

臣等生蒙蔭育,心切哀思。博採公言,上登尊諡,宜天錫之曰:孝肅貞順康懿光烈輔天成聖睿皇后。臣等拜手稽首,謹議。—《明孝宗實錄卷二百九》

如果按照這個諡號,周太皇太后的簡稱就是

“孝肅睿皇后”

,是一個“從帝諡”的標準諡號。周氏的夫君是大名鼎鼎的瓦剌留學生朱祁鎮,諡號“

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廟號“英宗”,簡稱

“英宗睿皇帝”

。有了這個“睿”字,周氏就可以祔享太廟,實現她生前為之奮鬥一生的終極目標。

孝肅皇后周氏:爭了一輩子的名分,卻被親孫子明孝宗給一手終結

孝肅太皇太后畫像

然而又過了四天,在大學士劉健、李東陽、謝遷的激烈反對下,孝宗改變主意,決定將祖母的諡號改為“孝肅貞順康懿光烈輔天成聖太皇太后”,簡稱

“孝肅太皇太后”

。各位讀者發現什麼區別了嗎?第一是原來的“睿”字取消了,第二是由皇后變成了太皇太后。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周氏不被大明朝廷認可為正牌皇后,她的神主牌位也沒有資格

祔享太廟。

明孝宗為何要違揹他的父皇、先帝憲宗純皇帝朱見深的意願,不肯追尊祖母為皇后並讓其神主牌位祔享太廟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出身微賤的皇太子生母

周氏,北直隸順天府昌平(今屬北京市)人,生於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十月十四日。從其父周能的神道碑銘來看,周家祖祖輩輩生活在

昌平縣的文寧村。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年僅五歲的周氏被選入宮中,安排在了時年八歲的皇太子朱祁鎮身邊。

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正月,九歲的朱祁鎮登基稱帝,成為大明王朝第六位皇帝。而六歲的小周姑娘則在後宮之中接受太皇太后張氏和皇太后孫氏的培養,準備在日後成為皇帝的妃嬪。

孝肅皇后周氏:爭了一輩子的名分,卻被親孫子明孝宗給一手終結

錢皇后劇照

正統七年(公元1442年

)五月,中軍都督府都督同知

錢貴之女錢氏被冊立為皇后。據神道碑銘,周氏同時被封為貴嬪。說實話,筆者對於這段記載是有疑問的,因為明代後宮之中並未有所謂“貴嬪”的封號,大機率是日後周家給自己臉上貼金的溢美之詞。

皇帝大婚之後,按照慣例要等皇后的嫡子先出生,其他妃嬪才能懷孕。等了三年之後,英宗長女重慶公主於正統十一年(公元1446年)出生,生母即周氏。正統十二年(公元1447年)十二月,英宗長子朱見深出生,生母還是周氏。說起來周氏和英宗的之間,倒有些像此時宮中的孫太后和當年的明宣宗朱瞻基一般,都算是青梅竹馬的關係。

土木堡之變

周氏雖然生下一子一女,卻並未得到任何進封,包括朱見深也未像當年的英宗本人一樣被冊立為皇太子。可見英宗對錢皇后的感情相當深厚,不想為了周氏和庶長子而動搖國本。然而轉機出現在了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這一年的八月十五日,御駕親征的朱祁鎮在土木堡被瓦剌人俘虜,扈從文武重臣和數十萬大軍幾乎損失殆盡。

孝肅皇后周氏:爭了一輩子的名分,卻被親孫子明孝宗給一手終結

明英宗朱祁鎮劇照

訊息傳回京師,太后孫氏,居守郕王朱祁鈺以及滿朝文武無不為之震驚。為了穩定朝局,孫太后先是冊立英宗庶長子朱見深為皇太子,再命郕王監國。最後更是迫於群臣的壓力,不得不尊英宗為太上皇帝,改立朱祁鈺為新皇帝。

朱祁鈺在任用於謙、石亨等文武重臣取得北京保衛戰勝利之後,個人聲望達到頂點。為了凸顯自身地位的合法性,朱祁鈺將孫太后尊為上聖皇太后,將自己生母吳賢妃尊為皇太后,同時冊封郕王妃汪氏為皇后。而皇太子生母周氏也被冊封為貴妃,與錢皇后一起遷居兩位太后所居住的仁壽宮。

第二年的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八月十五日,土木堡戰敗週年祭之時,瓦剌留學生朱祁鎮回到了北京城。朱祁鈺在東安門和他的兄長見了一面,隨即就將這位太上皇帝打發去了紫禁城外的南宮進行軟禁,錢皇后、周貴妃等後宮妃嬪一同隨行,皇太子朱見深則和上聖皇太后孫氏一起遷居清寧宮。

奪門之變

雖然在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四月又為太上皇帝生下一個兒子:日後的崇王朱見澤,但是周貴妃的人生是灰色的。因為他的兒子朱見深已經在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被廢去皇太子之位後,周貴妃覺得自己後半生也就只能在這南宮的狹小天地中度過了。

然而轉機再次出現了,由於朱祁鈺在獨生子、皇太子朱見濟薨逝之後始終生不出兒子,朝中一批不甘寂寞的官員:石亨、徐有貞等人,聯合太監曹吉祥取得孫太后的同意,於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十七日開啟南宮,扶持太上皇帝發動政變,又重新奪回了皇位。

孝肅皇后周氏:爭了一輩子的名分,卻被親孫子明孝宗給一手終結

奪門之變劇照

朱祁鎮復辟之後重新冊立朱見深為皇太子,這讓周貴妃一度看到了皇后寶座的希望。說實話現在的局面和宣宗廢黜原配胡皇后,而立英宗生母孫貴妃為皇后的局面很像。都是原配無子,而有沒有皇太子對皇帝又特別重要。畢竟朱祁鈺之所以被輕易推翻,不就是因為太子之位空缺嗎?然而錢皇后在英宗被俘期間過於傷心哭壞了眼睛,又長時間跪著祈福造成了腿部殘疾,篡位之後的朱祁鎮本就名不正言不順,如何敢將其廢黜。

上覆闢,太監蔣冕白於皇太后,謂後無子,周貴妃有子,請立周貴妃為後。上怒,立斥之。—《勝朝彤史拾遺記卷二》

經此一事,周貴妃老實了很多,只要兒子日後當了皇帝,自己再來求名分也不遲。錢皇后自然也深知周氏和太子對自己的威脅,所以她英宗晚年曾秘密運作過改易太子,詳見擴充套件連結,本文不再贅述。

孝莊睿皇后錢氏:大明第一位無兒無女的皇后,但卻不是一朵白蓮花

兩宮皇太后地位之爭

天順八年(公元1464年)正月十七日朱祁鎮駕崩,享年38歲,臨終前遺詔由皇太子朱見深即位,同時還特意強調了幾點:第一錢氏名位已定,不得更改。第二皇后日後壽終,要和自己合葬。一旦太子即位,作為皇帝生母的周貴妃會對錢皇后如何不利,英宗早有預感,所以這才在臨終前劃下幾條紅線,希望能幫到錢氏。

孝肅皇后周氏:爭了一輩子的名分,卻被親孫子明孝宗給一手終結

周貴妃劇照

事實證明英宗沒有料錯,朱見深即位不久,周氏就透過太監夏時向內閣放話,稱錢氏久病,沒有資格做太后。兩位內閣大學士李賢和彭時沒想到周貴妃的攻擊如此簡單粗暴,於是一搭一檔,一個表示

“遺詔已定,何事多言”

,一個表示

“李公言是也”

。把先帝遺詔抬出來,直接就把夏時給頂了回去。周氏差點嘴都氣歪了,給臉不要臉是麼?行,咱上乾貨:

頃之,中官復傳貴妃旨: “子為皇帝,母當為太后,豈有無子而稱太后者?宣德間有故事。” —《明史卷一百七十六·列傳第六十四》

所謂宣德間的故事,就是上文我們提到的宣宗廢胡皇后而立孫貴妃。但是周氏畢竟沒文化,和兩位大學士辯論,她怎麼是對手?李賢用目光暗示彭時,意思就是你先上。彭大學士果然反應快,當即指出胡皇后當年是主動退位,要不你們去逼一下錢皇后?

夏太監立馬掉進對方的話術之中,表示現在寫讓表也行啊!彭時冷笑,心想你確實嫩,於是慢悠悠地表示先帝在世的時候錢皇后沒有主動退位,現在這份讓表寫出來誰來批?當今皇上嗎?也不怕背上不孝的罵名。李賢很滿意,跟著提出目前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兩宮並尊。

孝肅皇后周氏:爭了一輩子的名分,卻被親孫子明孝宗給一手終結

錢皇后劇照

在內閣的極力斡旋之下,朱見深和周氏只能接受兩宮太后並尊的局面。彭時還不忘敲釘鑽腳,再在周貴妃頭上踩一腳,表示錢皇后是皇帝嫡母,嫡庶之間一定要有所區分才行。最終錢氏被尊為慈懿皇太后,周氏則被尊為皇太后。

及將上寶冊,時曰: “兩宮同稱則無別,錢太后宜加兩字,以便稱謂。”乃尊為慈懿皇太后,貴妃為皇太后。—《明史卷一百七十六·列傳第六十四》

慈懿皇太后合葬祔廟之爭

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六月二十六日,慈懿皇太后崩。圍繞著她的身後事,朝堂之上再起波瀾。對於周氏來說,她的終極目標就是和英宗一起合葬裕陵,同時能夠祔享太廟。而錢氏,就是她面前最大的攔路石。

六月二十八日,朱見深召叢集臣,表示要為慈懿皇太后“另擇吉地”。大臣們一聽,你們母子這算盤打得,只怕連留都南京都能聽見聲響。中宮皇后不和先帝合葬?下一步是不是就是不讓祔享太廟?如此明目張膽地以庶奪嫡,還要我們這些讀書人幹嘛?

孝肅皇后周氏:爭了一輩子的名分,卻被親孫子明孝宗給一手終結

明英宗裕陵

七月初一日,禮部尚書姚夔第一個上奏,認為慈懿皇太后必然要與先帝合葬裕陵。當然皇太后的顧慮我們也知道,今後一起合葬便是:

“慈懿皇太后居左,皇太后居右”

。一旦皇上隨意更改合葬祔廟之制,則“在廷百辟、天下之人、宗室親藩和萬世之下”都會有所議論。朱見深表示這是皇太后的意思,我不聽就是不孝。

次日,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學士柯全、國子監祭酒邢讓等人聯合上奏,認為兩宮太后既然

“同葬裕陵,並祔英廟”

,皇太后殿下並不吃虧,為何要百般阻撓?眾人同時指出先帝既有遺詔,皇上對於母后可以

“從義不從命”

,這不能算不孝。

初三日,包括魏國公徐俌在內的公、侯、駙馬、伯、都督、錦衣衛指揮等三十五名武勳高官,禮部尚書姚夔在內的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四十四名高官,禮科等科左給事中魏元、河南等道監察御史康永韶在內的八十名言官跪伏於文華門前“哭門”,強力要求皇帝遵從先帝遺詔,給慈懿皇太后應得的地位。

迫於壓力,周太后和皇帝朱見深不得不退讓,給慈懿皇太后上尊號曰:

“孝莊獻穆弘惠顯仁恭天欽聖睿皇后”

,簡稱孝莊睿皇后。九月初四日,孝莊睿皇后梓宮祔葬於裕陵。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孝莊睿皇后大祥之後,其神主牌位正是祔廟。

己酉,奉安孝莊睿皇后神主於太廟。是日,上不視朝,具淺淡服詣几筵,行祭告禮如儀。司禮監官奉神主如太廟,上隨行至廟門。具祭服奉安神主於寢廟,祭祀如時祭儀。—《明憲宗實錄卷八十一》

孝肅皇后周氏:爭了一輩子的名分,卻被親孫子明孝宗給一手終結

太廟

一切的美好,都毀於親孫子之手

經過慈懿皇太后名分之爭,看似周太后輸了,但她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結果,與孝莊睿皇后

“同葬裕陵,並祔英廟”

。作為妥協的產物,這一條得到了皇帝和文武百官的確認。

朱見深的後宮情況,很多人都清楚,萬貴妃一家獨大,其他從皇后到妃嬪都是螻蟻。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十一月,皇帝第三子朱祐樘被冊立為皇太子。因其母紀淑妃已經去世,皇太子一度為養在萬貴妃宮中。在滿朝文武大臣擔憂太子安危之時,正是周太后挺身而出,將朱祐樘接到仁壽宮中,由自己親自撫養。

孝宗既立為皇太子,時孝肅皇太后居仁壽宮,語帝曰: “以兒付我。”太子遂居仁壽。一日,貴妃召太子食,孝肅謂太子曰: “兒去,無食也。”太子至,貴妃賜食,曰: “已飽。”進羹,曰: “疑有毒。”貴妃大恚曰: “是兒數歲即如是,他日魚肉我矣。”因恚而成疾。—《明史卷一百十三·列傳第一》

孝肅皇后周氏:爭了一輩子的名分,卻被親孫子明孝宗給一手終結

明憲宗與萬貴妃劇照

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八月朱見深駕崩,享年41歲,諡曰

“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聖孝純皇帝”

,廟號

“憲宗”

。就在駕崩前幾個月,憲宗為母親上了一個徽號“

聖慈仁壽”。等到皇太子朱祐樘繼位後,尊祖母為

“聖慈仁壽太皇太后”

明孝宗的這個皇太子,十多年來一直當得戰戰兢兢,要沒有祖母庇護,還不知道能不能平平安安活到繼位。所以理論上來說,孝宗應該對祖母極好。然而朱祐樘的所作所為,頗有些讓筆者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的時候,周氏將迎來自己六十歲的大壽。前文提到的周氏次子,如今已經就藩河南汝寧府的崇王朱見澤提出想進京為母親祝壽。然而禮部表示汝寧府

“地方災傷”

,崇王應該

“慎守封疆”

,孝宗就坡下驢,立刻表示那就不用來了。

五年以後的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周氏

“偶嬰瘍疾”

,隨即在此後的幾個月時間裡一直纏綿病榻。朱見澤再次提出想要

“詣闕問安”

。然而文官們表示太皇太后的病已經快好了,崇王沒必要來。而且路上風餐露宿,萬一自己病倒了怎麼辦。你瞧瞧,讀書人的嘴多損。事實上直到次年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三月,周氏才完全康復,這一病就是大半年。

孝肅皇后周氏:爭了一輩子的名分,卻被親孫子明孝宗給一手終結

明孝宗朱祐樘劇照

此後周氏給孝宗特地寫了一道誥諭,史官們大吹特吹,認為

“祖孫之間慈孝兼至,誠可為萬世法也”

。筆者倒是以為這純粹是不開心的老祖母對大孫子有意見,我們看看裡面寫了什麼:

頃者醫藥奏功,食飲如舊。老年病體,竟底康寧。以昔校今,父子一道。天地所臨,祖考攸鑑。徵諸孝治,必有休祥。予心嘉焉,是用宣之於辭,以表誠孝,故諭。—《明孝宗實錄卷九十八》

這裡的重點是什麼?是“以昔校今”。當初憲宗對母親可是

“太后意所欲,惟恐不歡”

,現在我老太太病了想見見兒子怎麼就這麼難?四個月後,太皇太后親自告訴孝宗,她想召崇王來見。結果皇帝和內閣首輔徐溥演了一出雙簧,甚至又複製了一把當年文華門哭門的老套路,這才逼得周氏不得不讓步妥協。日後清朝康熙皇帝在論及此事之時,也對孝宗和大臣不讓崇王來京感到費解。

弘治中,太后思念崇王,欲令入朝。此亦情理之至常,且所封之地,初不甚遠。而一時大臣及科道官員交章爭執,以為不可。至雲人民騷擾,國勢動搖。時已有旨召崇王矣,竟因人言而止。夫《書》言以親九族,九族既睦。若藩王就封,必不可召見,則自古帝王所云睦族之道謂何?—《聖祖仁皇帝御製文·諭修明史諸臣》

孝肅皇后周氏:爭了一輩子的名分,卻被親孫子明孝宗給一手終結

周氏劇照

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三月初一日,聖慈仁壽太皇太后崩,享年75歲。孝宗在審視裕陵圖紙之時,發現孝莊睿皇后和英宗睿皇帝墓室之間的隧道竟然沒有打通,顯然這是周氏當初做的手腳。朱祐樘就此事和內閣大學士商議之時,順便也取消了祖母“孝肅睿皇后”的諡號。

最終周氏為之奮鬥一生的目標

“同葬裕陵,並祔英廟”

,只實現了一個。當年四月十八日,孝肅太皇太后梓宮合葬裕陵。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六月,周氏的神主牌位被奉安於新修的奉慈殿中。祔享太廟的夢想,終於還是破滅了。

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明世宗朱厚熜決定將孝肅太皇太后周氏、孝宗生母孝穆皇太后紀氏以及自己親祖母孝惠太皇太后邵氏的神主牌位移祭於英宗裕陵和憲宗茂陵的陵殿,然後將她們統一改諡為皇后,但不從帝諡。於是周氏的諡號改為

“孝肅貞順康懿光烈輔天成聖皇后”

,簡稱

“孝肅皇后”

。總算聊勝於無,滿足了周氏生前心心念唸的皇后之夢。

結語:

如果要評選大明後宮中的“作精”,周貴妃絕對可以排名前三,怎麼著也不遜色於憲宗萬貴妃和神宗鄭貴妃。其實這一切的一切,都源於那份不安全感。周氏是明憲宗的生母,可是英宗卻沒有像先帝宣宗那樣,給她一個皇后的名分。眼看著兒子是皇帝,自己將來卻不能合葬以及祔廟,無論是憲宗還是周氏都於心不甘。所以趁著慈懿皇太后的葬禮,母子之間和大臣們達成了書面協議:

謹按成化四年間慈懿皇太后崩逝之日,群臣會議有二後並配之文。—《明孝宗實錄卷二百九》

孝肅皇后周氏:爭了一輩子的名分,卻被親孫子明孝宗給一手終結

明孝宗朱祐樘畫像

那麼孝宗為何要推翻先帝的廷議結果呢?看上去似乎是一心為公,唯恐以後的皇帝有樣學樣,所謂

“從朕壞起,恐後來雜亂無紀極耳”

。畢竟孝宗本人的生母也並非憲宗原配,若是周氏諡為皇后祔享太廟,他自己的親孃要不要跟?憲宗繼后王氏此時仍然在世,怎麼處理她的地位呢?所以祖母雖然

“恩德深厚”

,但還是隻能拿她開刀。

然而英宗當年恢復胡皇后的身份之時,給了她一個低配版的“從帝諡”諡號: “

恭讓誠順康穆靜慈章皇后”

,而且也沒有讓她的神主牌位祔享太廟。到了周氏這兒,為何就不能有樣學樣呢?比如給一個

“孝肅貞順康懿光烈睿皇后”

的諡號,同樣可以簡稱為“孝肅睿皇后”,同樣也可以不用祔享太廟。明孝宗真的對一手撫養他長大的祖母心懷感恩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