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搶到回家車票的我,卻提前被一場藝術展打動了

沒有搶到回家車票的我,卻提前被一場藝術展打動了

出於對我們讀者的關心,忍不住在開篇就提出“扎心三連問”:國慶假期將至,你能出省嗎?你想回家嗎?回家的票買到了嗎?(好了請放下刀)

不論你記憶中的故鄉是否溫柔,如今都被周杰倫的《一路向北》不幸說中了,變成了“後視鏡裡的世界,越來越遠的道別”。

雖然很不想承認,但「回家」的確已經成為了一件略帶奢侈的事。

剛過去的中秋佳節,巨量引擎泛生活類綜合IP美好創享家在北京達美中心美術館舉辦了《闔家》公益藝術展,把關於「家」的故事融進了30餘幅不同形式的藝術作品之中。透過這些敘事文字,你能看到不同維度、不同人群對於「家」的想象,繼而思考在電子車票背後,家與人之間的真實羈絆。

《闔家》公益藝術展

這場與家有關的藝術展,

筆觸之間全是「人間真實」

牆上貼著一張一家三口的全家福,而畫面正中一個懵懂的小女孩,她左手抱著一隻玩具小熊,右手牽著媽媽。聽上去似乎是一段關於童年的回憶,甚至是一種甜蜜的、屬於幸福家庭的“老生常談”。但仔細看畫面的細節,就會發現並非如此:小女孩的杏眼圓瞪,似乎在發射迷惘或恐懼的訊號,全家福上的人和牽著她手的人面貌都很模糊,難以辨別其身份。

沒有搶到回家車票的我,卻提前被一場藝術展打動了

周斌《尋》

這是藝術家周斌的作品《尋》,靈感來源於一位5歲被拐的女孩的真實經歷。那雙神秘的手,也許是與她離散的父母,拐走她的人,又或許是她之後寄居的家庭。將這些看似美好的圖景背後的資訊拼湊起來,呈現的卻是一段帶著傷痕的回憶。

這幅作品並不是獨此一份。9月20日-9月23日,巨量引擎IP美好創享家聯合“頭條尋人”及當代藝術平臺Artand在北京達美中心美術館聯合舉辦了《闔家》公益藝術展,邀請了代英倫、董媛、姜軍等八位當代藝術家,透過30餘件與家相關的主題作品,向人們傳遞「家」的意義。

這些與「家」有關的敘事,有些是被擱淺在童年岸灘上、無法再來一次的回憶,有些是獨屬於某一段舊時光的美好與遺憾,而有些則是被衝散、被替換的人生。

沒有搶到回家車票的我,卻提前被一場藝術展打動了

《闔家》公益藝術展

著眼展覽本身,除了形式創新之外,它也抓住了中秋佳節這一重要的營銷節點,以一個柔軟的、能引發普遍共鳴的主題給出了一套情感邏輯。知名藝評人陸蓉之擔任整策師,透過主線脈絡清晰且具有審美體驗的當代藝術展品,輸出了一套實在而有價值的內容。

藝術來源於生活的洞察,諸如此類的作品並不是憑空產生。《闔家》公益藝術展的背後是公益專案“頭條尋人”,這也是八位藝術家進行此次創作的重要文字。“頭條尋人”專案已經幫助17000多個家庭團聚。

“頭條尋人”專案於2016年2月成立,致力於用科技手段幫助失散家庭團圓。自成立後,“頭條尋人”相繼發起“兩岸尋親”、“尋找烈士後人”、“尋找老戰友”、“華人尋根”、“抖音尋人”等子專案。截至目前,該專案已累計成功幫助17000多個家庭團聚。

雖然IP以一種泛生活方式的面貌出現,但洞察的出發點相較於單一的市場風口,更偏向於社會層面的真實需求,也正是由於這一基因,才催生了此次公益藝術展的落地。

泛生活類綜合IP,

為美好生活「暖心提案」

《闔家》公益藝術展旨在透過繪畫、攝影、裝置等藝術形式,傳遞品牌對於「家」超脫於空間之外的一種價值探尋。

在傳播側,除卻傳統的“到場觀展”之外,抖音、微博等一系列藝術圈KOL還透過短影片及直播的形式帶領觀眾進行“雲逛展”。使用者可以在抖音、微博等多媒體真諦,透過參與“#打卡秋天的第一場展”等人氣話題進行互動。不論是泛文藝圈層,還是對現場體驗興趣濃烈的Z世代使用者,都能在線上線下了解到這場公益藝術展,透過藝術共情,增強對於「回家的路」這一概念意義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