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幣恆心—香河收藏愛好者李新光印象

選擇一個公眾號就是選擇一種文化以及價值觀。

2019年建國七十週年之際,香河規劃館舉辦了一場大型文物展。觀展的人不多,我卻在那裡徜徉了足足半天時間。觀展時的情景和想法至今記憶猶新。

齊刀、趙鏟、楚布……先秦古幣?香河居然有二千多年前的古錢?我立定一處,仔細端祥,斑駁的鏽跡中,彷彿隱隱地傳來戰國時的鼓角錚鳴;秦半兩,漢五銖,開元通寶,咸豐重寶……貨幣的嬗變鮮明地反映著歷史朝代的更迭。收藏人——李新光,不認識。望著展牆上的各種古錢,我思量著這個李新光應該是位有學識且上了些年紀的一位老大爺吧。

古幣恆心—香河收藏愛好者李新光印象

古幣恆心—香河收藏愛好者李新光印象

那一刻的驚疑和猜想悄無聲息地融進記憶裡。

人就是這樣,往往會在不經意間將觸動自己的細節鐫刻下來,又會在特定的情景下再現,纖毫不差。

週末,周老師約我去拜訪一位收藏愛好者,但並未透露此人的姓名。因為對老物件有一種由衷的歡喜,便欣然前往。交談中競發現這位愛好者就是銘刻在心中的“收藏人李新光”,觀展時的細節倏地閃現,情不自禁地說起自己的臆想來,不僅他,連自己也啞然失笑——李新光才四十出頭啊。

古幣恆心—香河收藏愛好者李新光印象

李老師回顧自己收藏的歷史

煜泉齋,是李新光為自己的收藏室起的名,常常有朋友來這裡喝茶、欣賞藏品、交流心得。室內的裝飾也是他自己設計的,菱花窗、博古架、茶臺,都是原木色,自然親切、溫暖舒適。一幅《吉金清賞》,是他花費近一個月的時間用所藏古錢拓制裝禎而成,白宣,素墨,原色邊框,清新雅緻,別具一格。而《煜泉齋藏品小拓》的冊本,自藏、自拓、自書、自訂,古風綿綿,怡韻嫋嫋,處處顯露著這位煜泉齋主人的文心、精心與匠心。

古幣恆心—香河收藏愛好者李新光印象

李新光的收藏涉獵較廣,古錢幣則是他的主項和長項,其中先秦貨幣以鮮明的金石文化特點以及研究潛力成為他的傾心之“寵”,而客觀上記錄特殊歷史事件的錢幣也吸引著他關注的目光。

說起收藏之路,李新光介紹說自己從八九歲時就開始了,只不過那時候不叫收藏而叫收集,從小人書到郵票到銅錢兒,他的身邊總有一些同學圍著看、幫著收集,後來機緣巧合下接觸了一批古錢,才將興趣專注到古錢的收藏上。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資訊傳遞還不怎麼發達,李新光常抱著《現代漢語大詞典》,藉助附錄中的“歷代紀元表”來認知歷史,上了大學後更是痴迷,閒時看,睡前讀,甚至有些課上都用來學習古錢和收藏的知識,《欽定錢録》《先秦貨幣研究》等更是他常備常學的,後來又透過網路關注線上線下的古錢資訊,不斷更新和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為更好地認識和理解古錢,他曾經在大夏天裡汗流浹背地守著一千多度的高溫爐子親自實踐,體驗其鑄造技術和工藝。正是在不斷地學習實踐中,李新光對古錢有了更深入的認識,這也增加了他在收藏實踐中的辨偽能力與信心。三十多年的收藏曆程,經他觸控與審視過的古錢幣不計其數,而他對各種古錢也瞭然於心,甚至能透過看古錢的背面準確的猜出古錢的正面資訊。

古幣恆心—香河收藏愛好者李新光印象

李新光對古錢有著一種發自內心的痴迷。有一枚古錢,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他第一眼看到,便“再也沒能忘記”它的“容顏”,心心念念,兜兜轉轉,直到幾年前實實在在地將它收藏到手,前後歷時二十多年。時間能改變很多東西,也能堅定很多東西。而任何語言和文字都無法表達那一刻李新光的欣喜愉悅。每收到一枚心怡的古錢,李新光都會將它裝盒、隨身帶在身上一段時間,沒事兒就拿出來看看,看它的品相、材質、鏽色、字型、工藝,欣賞它的美,再尋著各種資訊去了解它所處年代的經濟、文化、冶金技術、政治、民俗、宗教等等。在李新光看來,古錢是獨立存在的,但它的背後卻有著強大的文化和製作技藝支撐。他介紹說很多錢文都由當時大書法家所寫,比如唐朝時的“開元通寶”出自歐陽詢之手,北宋“元豐通寶”是蘇軾所寫,而同是北宋的“大觀通寶”則是宋徽宗趙佶的瘦金體……對他來說,每個錢幣背後都有一個故事一段歷史,都具有獨特的時代性,而透過實物去解密它背後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演變正是收藏中怡情悅性的樂趣所在。說到今後的願望,李新光想在以後適當時候籌備成立香河縣古錢幣博物館,讓自己收藏的古錢幣有個“體面的安身之所”,更重要的是讓人們透過古錢幣去認識和了解它背後更多的歷史和文化。

“盛世收藏”,在收藏被越來越多人重視的時候、李新光卻有著自己的見解。他說收藏是需要悟性和理性的。悟性並非完全天生,後天的學習、思考很重要。喜歡收藏的人,對自己的藏品要多去研究、分析,提高辨偽能力。倘若只收藏不研究,只研究不實踐,就永遠是紙上談兵,永遠提高不了悟性。收藏很重要,收藏過程中的研究與探索、欣賞與提升同樣重要,只有厚積才能找到規律、悟出道理,心中有道才能眼前有寶。收藏要有好的心態,不能抱著“賭”的心態做收藏,也不能存有“一物暴富”的貪念,藏家一定要對自己的藏品有充分的認識和定位,不貪則不會被騙。不能閉門“捂寶”自我欣賞,要懂得開放、交流和學習,在交流與學習中提升收藏能力和品位。此外,李新光還認為發現和收藏一件物品,需要機遇,更需要一個人在已有文化內涵、藝術修養和審美水準的基礎上,來完成對藏品的辨識和審美過程,準確的對藏品進行歷史的詮釋,使藏品不斷趨向集中性、連續性和完整性,進而提升它們的價值,收藏出財富,收藏出品位,收藏出情趣,才算得上真正的理性收藏。

古幣恆心—香河收藏愛好者李新光印象

收藏是古代與現代的碰撞、物質與精神的交融。李新光享受著這種碰撞與交融。不得不承認,李新光是個有文化情懷的收藏人。

人這一生,值得愛的東西很多。收藏為李新光所愛,從童年到中年,收藏讓他收穫了財富,也收穫了更多令他心怡的東西。

不由得想起這樣一句話:因為熱愛,所以持久,因為持久,所以有成。祝李新光早日得償所願,建成自己的古錢博物館,在京津冀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下,助力香河收藏文化的發展再上一個新臺階。

古幣恆心—香河收藏愛好者李新光印象

文字唐秀芸周景峰 攝影周景峰

選擇一個公眾號,就是選擇一種文化以及價值觀。

說香河 聚焦香河文化產業,培植城市企業文化,關注深具探索精神的藝術家。

請將本公號推薦給你最賞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