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率持續降低的背後,隱藏著數千萬被捧殺的剩女的“執念”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在經歷一兩次失戀之後,彷彿對感情不再有信任感,全力投入到自己的事業當中,收穫了滿滿的價值感,看著眼前的成就不由自我感動,可是回過頭來看,總感覺少了些什麼。

或許螢幕前的你貌美,高收入,甚至有自己的車子和房子,被冠以“獨立女性”的稱號,可是為什麼自己如此優秀了 ,那個對的人還沒有出現呢?

我們不得不承認,伴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教育接受時間和時段的延長,年輕人越來越晚結婚,婚育年齡顯著後移,這是學習型社會的典型特徵。

生育率持續降低的背後,隱藏著數千萬被捧殺的剩女的“執念”

年輕人被冠以新的婚戀觀念、生育觀念,越來越多的人自我獨立意識加強,不願意結婚或者不願意生養孩子,尤其是女權主義的興起,女性地位的高升。生育率不斷降低的背後,就離不開數千萬被捧殺的女性的執念。

“生育率持續走低、被捧殺的剩女越來越多”,讓無數人感嘆,社會真的在進步嗎?

那麼,在數量龐大的大齡剩女中,有多少算是條件優質的?有多少人是被迫單身的呢?這裡我們要提到一個字叫做“捧殺”。

所謂“捧殺”,就是把一個人捧得高高的,捧到讓一個人實際能力和自己的行為不一致的地步,最終讓這個人自大,輕浮,自以為是

生育率持續降低的背後,隱藏著數千萬被捧殺的剩女的“執念”

在女權盛行的今天,女性的自我意識非常強大,導致一個普遍現象:

許多女性對自我認知過高,開始看不上週圍那些普普通通的男性,覺得對方配不上自己。

在“捧殺”的環境氛圍裡,會形成這樣一種心理現象。

撿貝殼心理——理想化的執念

貝殼總是美麗多彩的,在海邊撿貝殼,總想著會有更完美的貝殼。這個就和撿麥穗的故事一樣,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有一天問老師愛情是什麼,他的老師讓他去麥田裡一次並且摘一顆最大最飽滿的麥穗回來。

柏拉圖照做了,可是他發現總找不到滿意的麥穗,這顆大但是短了點,那一顆長但是老了點,逐漸開始犯難,邊走邊看,又不能回頭去摘,摘了之後就不能繼續選擇,最後兩手空空地回到老師身邊。

生育率持續降低的背後,隱藏著數千萬被捧殺的剩女的“執念”

我們總在等下一個更好的人,有些人即使有了伴侶,也總是對對方挑三揀四,覺得自己值得更好的。

這種挑對方毛病的心理也會應用在友情上,他們也會對自己挑毛病,在嚴格的自律下,這類女性往往會越來越優秀。

看到這裡,已經初步判斷,

大部分的大齡剩女採用的是理想化—貶低的心理防禦機制,理想化是自我防禦機制的一種。將他人完美化的過程,它包括忽略或否認與完滿形象不符合的特性。

而貶低則是不斷找對方身上的缺點,透過打壓“對手”的方式,尋求內心的價值平衡,兩者常常配合執行。

生育率持續降低的背後,隱藏著數千萬被捧殺的剩女的“執念”

正常情況下,我們珍惜眼前的愛情和友情,並且能夠深刻體驗到這種幸福感,可是有一類人不一樣,他們在童年時或者在感情中自戀受損,無法體會當下的幸福感。

這類自戀脆弱的人經常會使用理想化與貶低兩種方法來維持自尊感。可怕的是,她們自己往往意識不到,

無論內外的聲音都是:女性值得更好的。

當信仰轉換成執念,就會滋生無窮的痛苦,把理想刻在骨子裡的女性,永遠都得不到幸福,因為她永遠在等待那完美的另一半,可是這個人根本不存在

一個女孩在童年時期會依賴外在客體,也就是養育者,將全能自戀投射在這個外在客體上。

生育率持續降低的背後,隱藏著數千萬被捧殺的剩女的“執念”

小時候我們覺得爸爸媽媽就是完美的超人,如果養育者能滿足我們童年期最基本的“自戀”,和我們建立良好的關係,我們就能夠很好的認同他們,會將外在客體轉化為理想化客體。

進而內化到我們內心,讓我們變得自信,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當父母不能滿足我們的“自戀”

比如重男輕女、辱罵、情感忽視等,我們也會把外在客體內化到我們的內心,形成內在的父母,這個內在的父母會在心底裡責備自己,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讓我們成為“缺愛”的女孩。

於是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那個“理想化”的客體,來彌補我們童年全能自戀的缺失。

生育率持續降低的背後,隱藏著數千萬被捧殺的剩女的“執念”

可現實情況是缺愛的女孩兒無法處理好一段感情,

在不斷的失戀中,也就是關係不斷受損後,會將僅有的實體自戀(自信)退化為虛體自戀(外在條件)

,我們瘋狂努力地提升自己,賺錢發家致富,求暴富求暴美。

讓自己成為一個綜合條件都不錯的優質女性,這都是虛體自戀的表現,到了三十而立的年齡,或許我們內心依舊匱乏,總想再等等。

其實是想給自己一個機會,問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執念地追求那個理想化客體:這個人要麼很愛我(彌補全能自戀),要麼是個有錢人(滿足虛體自戀),這個人是否會出現呢,我們不得而知。

生育率持續降低的背後,隱藏著數千萬被捧殺的剩女的“執念”

很多時候,當我們去貶低一個潛在物件時,其實是主動把對方推遠,讓對方無法瞭解到真實的自己,也害怕對方瞭解,潛意識裡是相信自己不值得被愛的,又或者說想透過距離產生吸引力,讓對方更喜歡自己。

英國心理學家唐納德梅爾澤(Donald Melzer)說過:一切防禦機制都是我們為了逃避痛苦而向自己撒的謊,那些經常過於理想化的剩女,都是潛意識感到絕望或不願意面對眼前的困境時,而對自己提出的一個要求

就像一個人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很酸,由此來達到內心的平衡。願意等待,一定是建立在對自我有清晰的認知之上,而不是透過理想化來逃避問題的本質。

生育率持續降低的背後,隱藏著數千萬被捧殺的剩女的“執念”

最後送給讀者一句話,愛情永遠是精神上的匹配和對等,而非物質上的衡量,許多有錢的大佬娶的也不過是一位長相平平的女性,因為她們智慧而富有魅力。

長大後的你已經不再是童年那個脆弱的小女孩了,你完全有能力成為自己的理想化客體

,當我們能夠直面過去的自己,找到一定身份認同的時候,就能找到生活前進的方向,從而不懼外界的流言蜚語。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Vogel, D。 L。, & Wester, S。 R。 (2003)。 To seek help or not to seek help: The risks of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0(3),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