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仇 使你一生疲憊不堪

有一個名人講過這樣一件事情:在早年,他與母親去撿拾集體田塊裡的麥穗,被當時一個看管的男人碰見。他沒有講述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說那個看管麥田的男人打了他母親一巴掌。

終有一天,這位名人在他們老家的一個小集鎮上見到了當年打母親一巴掌的那個男人,這位男人如今已是步履蹣跚、垂老已至。正當這個名人要去一雪當年母親被打之仇時,被母親一把擋住。

引用這個故事,這位名人似乎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母親的寬宏大量。但是,看到這則故事的許多觀眾,並不這麼看待,也沒有感覺到這位母親有什麼偉大之處。大家覺得,這位母親只是做了一個普通老人該做的事。在這則故事中,人們反而感到了這個名人的狹隘、自私,他是一個睚眥必報的人。

揀拾集體麥穗,在那個時代,明明是一個偷盜行為,雖不至於被打一巴掌,但是,卻改變不了偷盜的事實。你想想:在那個時代,人們的生活水品普遍還是比較低,缺吃少穿是一種普遍現象。但是,當時,遵守社會公德的人,寧願餓肚子,也不願意去偷盜集體的財物。若果膽敢冒犯禁令,鋌而走險的去偷撿集體的麥穗,就會必然受到應有的懲罰。這本來就是當時社會的規則,有什麼不可理解。

即便你是一位世界級的名人,偷就是偷,不能說你這種“揀拾”就是光明正大地“拿”。我覺得,這個名人這種自以為是的說辭,就連一個小學生都說不服。這種混淆是非的說辭,勢必在耍小聰明。在公眾面前耍小聰明的人,顯然是在嚴重低估公眾的智商,必然遭公眾的唾棄!

是誰給了偷盜者這樣大的底氣?是社會道德的崩塌。是誰給了無理者振振有詞的說辯勇氣,是人類良知的泯滅!

難道出名的人,就可以顛倒黑白,任意亂說?縱是你有天大的本事,怎麼能將”偷“光明正大化。怎麼能將偷盜,說成“義取”。黑的就是黑的,本事再大是絕對不會將黑的說成白的。

由此可見,才能出眾,不見得德高望重。恰恰相反,貧窮而善良的人,他們的社會公德意識卻會比一般人要強得的多。還是那句老話: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

復仇 使你一生疲憊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