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趙佶「jí」(1082-1135),在位25年

宋徽宗趙佶[jí](1082-1135),在位25年。

北宋一共有九個皇帝,徽宗是第八個。本來他應該是最後一個的,只因在北宋滅亡之前,機智地把皇位傳給了太子趙桓[huán],這才沒有當亡國之君。

他當了亡國太上皇。

後來趙構在商丘稱帝,竟也遙尊當時已成金兵俘虜的徽宗為太上皇。

歷史上太上皇不少,但像徽宗這樣,在世時先後被兩個皇帝尊為太上皇,真心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在太上皇圈裡,也就史上第一正牌太上皇(當過皇帝的太上皇),兼最傻太上皇的晉惠帝,可以跟他拼一拼了。

不過,晉惠帝到底還是拼不過宋徽宗。

宋徽宗雖然執政糊塗,但藝術造詣深著呢。

後世不是也有評論嗎,說徽宗趙先生佶,

“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

宋徽宗趙佶「jí」(1082-1135),在位25年

▲宋徽宗趙佶

1. 昏君

1122年,在徽宗的授意下,宋背棄與遼的盟約,轉而按照與金的“海上之盟”,出兵攻遼,與金大致形成南北夾擊之勢,希望藉機奪回令無數中原人魂牽夢縈的幽雲十六州。

這次滅遼之戰,宋金雙方分工明確。大概就是金負責打勝仗,宋負責打敗仗。

到最後遼被金滅了,而大宋卻遠沒完成任務。

損兵折將不說,按盟約約定本該宋攻下的遼南京(即幽州,今北京),愣是沒打下來,最後還是讓金給佔了。

徽宗好面子,這樣一個結局是無論如何不能接受的。

那就跟金談判吧。談來談去,最後宋把宋遼澶淵之盟所定輸給遼的“歲幣”轉輸給金,再加上一筆鉅額的交割費,這才從金的手裡拿回殘破不堪的遼南京、遼西京等七個州。

然而滅遼之戰,宋君有多昏,宋軍有多弱,金人實實在在看得清楚。

這樣的一個軟柿子擺在眼前,不捏一捏,合適嗎?

1125年,剛送遼入土沒幾天,金便抓著徽宗的昏招找到藉口,東西兩路南下對宋動了刀子。眼看著自己的“聯金滅遼”之策破產,金兵逼近東京(北宋國都,又稱汴梁,今開封),徽宗慌了。

怎麼辦呢?江山社稷危在旦夕,我堂堂一國之主要怎麼辦?

一個字,逃。

以徽宗二十多年的皇帝職業生涯來看,這個人基本上不具備什麼合格皇帝的素質。花石綱、行幸局、採石所等等無一不在向世人昭示,這皇帝想怎樣就怎樣,眼裡只有他自己,更別提“社稷為重君為輕”了。

當前金兵勢如破竹,自然是活命要緊了。

歷史總是這樣,皇帝越是昏聵,就越能反襯出朝臣的光芒。危急關頭,有一個人洞悉全域性,並站了出來,想以綿薄之力再為大宋續上幾秒。

這個人,叫李綱。

宋徽宗趙佶「jí」(1082-1135),在位25年

▲兩宋之際抗金名將李綱

關注看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