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李寧原價1400,被炒到了48999,暴利高過炒房

“炒鞋太離譜,一雙轉眼就漲了三千多。” “給男朋友買的鞋,半個月就漲了近5000,或許我該去炒鞋。”

很多人過了25歲的人可能都不知道在年輕人的群體當中還有一個炒鞋的群體。

這款李寧原價1400,被炒到了48999,暴利高過炒房

以李寧韋德之道4全明星銀白款為例,售價竟高達48889元,而該鞋參考發售價僅1499元,漲幅達31倍!可頁面上卻並無最近購買記錄,似乎是“有價無市”。另一款名為李寧韋德之道7 wow7 The Moment超越限量款,41。5碼最高售價為29999元,相比發售價1699元漲了近17倍。同時,最近購買資料達270條,12小時前剛成交一筆。

這款李寧原價1400,被炒到了48999,暴利高過炒房

很多人好奇,為什麼一雙破鞋子也能炒成這樣,要書童說,不外乎這幾個原因:

1、籃球亞文化小圈子的形成。

十多年前姚明登陸NBA,其後一眾美國球星來華比賽,諸如科比、詹姆斯、庫裡成了新一代年輕人心中的偶像,分量不亞於國內造星運動造出來的流量明星。年輕人怎麼證明自己喜歡球,是文化圈子裡面的人呢?當然是透過球鞋,慢慢地,球鞋文化就產生了。

2、球鞋廠商搞限量發售飢餓營銷,渠道app大行其道推波助瀾。

現在國外的品牌也好,國內的品牌也罷,都開始玩起了球鞋的飢餓營銷,把鞋子不單單當成了鞋,而且當成了理財產品,投資產品。由於有了亞文化小圈子的基礎,這樣的行為,還慢慢地就得到了認可。廠商有的時候,為了控制庫存,也不敢生產太多同款式的鞋子,結果遇到該種鞋子成了爆款,渠道app一熱炒,想不火都難。

3、鞋販子是惡性競爭之源。

喜歡投機倒把的鞋販子也是炒球鞋的主力,不少實力雄厚,在前期嚐到甜頭的大鞋販子,直接買斷尺碼、配色,熱門球鞋的市場價慢慢就是他們說了算了,和經銷商沒關係,和品牌商更沒關係。電商平臺崛起之後,不少小鞋販子用花唄、信用卡、白條等支付手段貸款買鞋,賣掉了空手套白狼,賣不掉也不虧,遇到賣家庫存發生擠對發不出,還可以舉報賣家罰款,這種穩賺不賠。

4、外國品牌近期受到抵制。

H&M引發的事件,導致一大批外國品牌受到抵制,藉此良機,不少國內的品牌、渠道商、鞋販子正好加大了“炒鞋”的力度,賣弄愛國情懷的同時,還提價把錢給掙了。

不過,再怎麼熱鬧的市場,終究會歸於平靜,這一次炒鞋熱蔓延至國貨是一次意外事件導致的炒作風,更是從另外一個層面說明,國內的年輕人真的沒啥錢了。房子炒不起,又不願意進股市當韭菜,只能買得起1、2000塊錢的球鞋,指望著翻倍暴漲給自己增加·“睡後收入”。不得不說,這也是一種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