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快要消失的蒙古象棋

過年看到大人小孩兒全部低頭看手機,不由自主想起我小時候在草原上過年玩的遊戲。在外面玩打布魯多一些,在家裡玩帕爾吉(一種棋),最多的是看大人們下喜塔爾(蒙古象棋)。

這裡我想把蒙古象棋介紹一下,覺得它快要消失了,祖國民族傳統文化遺產,應該儲存下來啊。

蒙古象棋棋盤也是正方形,每邊8個小方格,是由深淺兩色間隔排列的64個小方格組成。淺色的小方格叫做白格,深色小方格叫做黑格,棋子在方格內行走。過去我們玩的棋盤大多是用布做成的,它便於攜帶,在學校時,棋盤是木板做的。

蒙古象棋共有32個棋子,雙方各有諾顏(王爺)、王后各一個,駱駝、馬、車各兩個,兵各八個。交戰雙方各有十六個子,分為黑白兩方。

棋子過去都是用堅硬細膩的杏樹根打磨製作而成。雕刻成的棋子各自有形象,王爺是戴頂帽子坐在椅子上的;王后是猛虎或雄獅;駱駝是高峰駱駝;馬是領駒騍馬;兵是賽馬童。

棋子的佈局雙方開始是一樣的,中心擺王爺和王后,左右側格內依次擺放駱駝、馬、車,各大子前後左右是執行格。

王爺每次限走一格,橫、直、斜、前後均可,沒有固定的位置。雙方王爺可以相遇,但不能用其它棋子代替王爺。

王后橫、直、斜、前後均可走,不受格數限制。

車可走橫、直線,格數不限。

駱駝只能斜著走,格數不限。

馬走斜對格,執行八方,與中國象棋馬的走法相似。不同的是,中國象棋馬走線,蒙古象棋馬走面,馬是可以越子遠行的。

在王爺前面的兵,第一步可走兩格,其它的兵走一格。雙方任何一個兵,到達對方最末一格內就升格,變成了被對方可吃掉的棋子。這裡有個規定,誰也不能吃掉對方的烏努欽(孤兒)。

開局時,先走王爺前面的兵,也可走王后前面的兵,可跳躍一格前進。其它兵開局不能走,開局後只能走一格。

交戰雙方的棋子按各自的步法行進時,一般遇到對方棋子就吃掉,但主要目的是將死王爺。為此,首先要消滅王爺身邊的侍衛,但不一定遇兵就吃,吃掉斜向對角的兵,才能控制王后,行使對方王后的權力,具有了車的作用,橫豎、斜角都能吃子了。

沙割(將)分為馬、車、王后,不過駱駝“將”稱為杜割,兵的“將”稱為楚得。王爺碰到不同的“將”選擇出路是不同的。一般有躲、堵、吃三種出路來儲存自己,如果三種方法用盡,還保護不了自己,那就馬得了“將死了”。

蒙古象棋王爺可被將死,也可被吉得(圍死),如沒被圍死或將死,只剩下自己時,還有一個人戰死的機會,這種“光幹司令”的死法,我們稱為“海銀察”。

蒙古象棋也有海音(和棋),在四種情況下可以和棋。一是雙方均只剩下王爺;二是一方剩下王爺,另一方有王爺和一個駱駝或一個馬;三是雙方只剩王爺和一個駱駝;四是反覆將,而又將不死。

在蒙古象棋比賽中,還有一種方法決定勝負,我們稱它為“頭黑”。如果把對方王爺將死在了指定的位置,或者多次將住對方,就算贏了。不過,這當中被將還有個等級之分,被“兵”、“駱駝”、“車”或一起將住,判定輸贏結果是不同的。有“千戶首領”、“萬頭雄象”、“千兵飛騎”、“龍女專轎”、“智謀雄兵”等等美稱授予獲勝者。

聽完我的介紹是不是覺得很好玩?可現在沒人玩了,快失傳了。其實蒙古象棋也是很用腦子的,下好了倍受人們尊重。它的棋子雕刻形象逼真、精美,手感也好。棋路規則帶有民族風情,如不吃孤子,這是蒙古民族在祭祀活動中,不殺駱駝、羊等遺子的風俗習慣。還有圍堵等走法,都是草原上游牧生活中圍狼等做法,最後封為“千戶首領”更是當時的體制。

想透過我的介紹,來提高大家對蒙古象棋的興趣,既能保護民族傳統文化,又能增加愛好,活動腦筋,增強身質,還減少玩手機帶來的對眼睛等不利影響。

說說快要消失的蒙古象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