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深挖補窩即停口的原因,一窺隱藏其中的內在邏輯

補窩隨即停口,但凡釣魚人幾乎都曾遇到。經驗豐富的釣友有時還能採取應對措施,新手、初學者只能乾等、死靠。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這一困局:

給魚送餌,原本是好事,魚卻不領情,反而停口?

本文以此為起點,看能否揭開釣友心中的疑惑。

釣魚:深挖補窩即停口的原因,一窺隱藏其中的內在邏輯

窩料發窩問題

窩料的發窩,其實反映出的僅僅是一個結果。釣友能感覺到的便是浮漂有了動作,魚的吃口頻率逐漸提高,不時有魚上鉤。

但發窩實際是一個動態過程,而非僅僅將魚誘集到窩點。

釣友都曾有這樣的體會:同一款窩料,夏季發窩時間短,冬季發窩長;同一款窩料,魚群密度相近的兩片水域,一片水域短時間內,窩子聚集了大量魚群,而另一片水域,卻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

釣魚:深挖補窩即停口的原因,一窺隱藏其中的內在邏輯

舉這兩個問題,主要是說明窩料發窩的兩個核心問題

:首先是窩料入水後,不管是酒米,還是紅蟲顆粒,也不管是否能散落、霧化,

都是依靠氣味在水體中的傳播,將周圍的魚群誘集至窩

點。中間需要一個

時間過程

,一是氣味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才能擴散、傳遞到原處。

另一個容易被忽略,

就是

魚在尋找、感知最佳的氣味狀態

。筆者在前幾篇文章提及,魚的嗅覺是人的數百倍,異常靈敏,也意味著過於敏感,任何氣味濃度,

魚都它最佳的接受範圍

。比如酒米,通常過於濃烈,入水後也是一個不斷淡化的過程。

一旦窩料的氣味濃度進入它最佳感知範圍,魚群會大量進入窩點

其次水質的差異

。除去影響氣味傳遞的鈣鎂離子外,有些水域水體偏肥,大量的植物莖葉、藻類微生物、軟體小蟲等腐爛、發酵而形成的腐殖質充斥其中,不僅阻礙氣味在水體的傳播,還改變魚的食性,導致窩料效果大打折扣。同理,遇到水體偏瘦的水域,則產生另一番景象。但無論如何,窩料因水質的差異,聚魚效果產生明顯差異,進而表現出發窩的緩慢問題。

釣魚:深挖補窩即停口的原因,一窺隱藏其中的內在邏輯

為何補窩常常出現停口

前文介紹窩料發窩的基本特徵,主要是為更好理解為何補窩容易停

口。補窩所用的窩料,都是打窩時用的窩料,它們與發窩有的窩料相比,氣味濃郁,甚至有些強烈。

因此一旦投擲窩點後,對魚而言,與陌生、新來的窩料並無區別,極容易因氣味過於濃烈,而遠離窩點

。另外魚在聚集攝食時,處於

極度警惕狀態

,周圍稍微有些變動,迅速逃離,

經常把窩點弄得“烏煙瘴氣”

。筆者最近一直拍攝水下影片,畫面顯示,魚在搶食過程中,一旦有一條魚帶頭逃竄,其他魚也跟著“橫衝直撞”,應激反應強烈,需要較長時間才敢靠近。

所以再次補窩時,這些新落入窩點的窩料,瞬時打亂了窩子原有的“平衡狀態”。再加上氣味的強刺激,很容易造成補窩即停口的發生。

釣魚:深挖補窩即停口的原因,一窺隱藏其中的內在邏輯

寫在後面:補窩時間問題

實際垂釣過程中,相當部分釣友經常忽略打窩,

等到魚口零星時,才想起再撒幾把窩料,殊不知魚已經吃飽逃離了窩點,

建議在魚口尚可時補窩,窩料以少為準,做到勤補、少補,儘量減少對原有的平衡狀態的影響,持續保持有新魚進入窩點。

另外垂釣過程意味著時間的延續,比如夏季上午水溫越來越高,魚因水溫提升,多遊向深水區避暑,即便是補窩也無能為力。

原創: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