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改了讀音的字,是為了便於交流還是對傳統文化的放棄?

小時候,學語文最鬧心的事就是分辨多音字,而多音字裡最鬧心的是帶古音的多音字,比如那句著名的“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這裡的斜應該讀xiá,很明顯,這裡“斜”的古音xia和“家”韻腳很合適,這句詩讀起來也很順口。曾經的規範讀音,如今悄然改成了從前的錯誤讀音,這究竟是符合了大眾的習慣,便於交流,還是對傳統文化的放棄,對現實的妥協呢?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這些我們從小費盡心思才掌握的古音,如今已悄然改了讀音。翻開最新版的《新華字典》,“

”字已沒有

xiá

這個讀音,只有

xié

了。

同樣改了讀音的還有“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

。”裡的

,以前讀

cuī

現在改成

shuāi

了。小時候最容易讀錯的字,經過這麼一改,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了。

小時候的願望實現了,曾經做錯的題如今都成了正確答案

一位輔導作業的媽媽遭遇了這樣的尷尬:在讀到“遠上寒山石徑

(xiá),白雲生處有人家。”時,被孩子糾正:“錯啦,媽媽,是遠上寒山石徑

(xié)。”

而讀到“一

(jì)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又被孩子無情打臉:“媽媽又錯啦,是一

(qí)紅塵妃子笑。”

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孩子背《回鄉偶書》時,媽媽特意糾正孩子,“鄉音無改鬢毛衰”的“

”,應該讀cuī而不是shuāi,沒想到孩子又搬出課本,書上的注音果然是shuāi。

這些一再讀錯的字讓這位媽媽很迷惑:難道自己上了個假學?曾經做錯了無數次題才好不容易記對的字,怎麼讀著讀著就成錯了的呢?”

經常讀錯的字音,現在已經成為了對的。到底應該讀哪個字音才算正確呢?

這些改了讀音的字,是為了便於交流還是對傳統文化的放棄?

臺教育部重編的“國語辭典修訂本”中,“

尷尬

”的讀音念成“jian jie”(“監介”)。

一時間,網友各種嘲笑臺灣同胞,念字念半邊。

其實,臺灣收錄了“尷尬”2種音讀,“gan ga ”,又音“jian jie ”,並表示“國語辭典修訂本”系歷史語言辭典,以儲存文獻資料、詞語使用歷程為編輯立場,兼收現代及傳統音讀。這無疑是對傳統的保留和堅持。

而我們在修訂《現代漢語詞典》時,卻把很多現代人容易讀錯的字將錯就錯改成錯誤的讀音,而把古音悄悄捨去了,比如“說客”的“說”本應該讀“shuì”,但現在已改為“shuō”。

這些改了讀音的字,是為了便於交流還是對傳統文化的放棄?

確 鑿

què záo,原讀音:確鑿(què)(zuò)。後因從俗改為:確鑿què záo

這些改了讀音的字,是為了便於交流還是對傳統文化的放棄?

(qián)麻疹改為蕁(xún)麻疹。

這些改了讀音的字,是為了便於交流還是對傳統文化的放棄?

呆板

本來讀 ái bǎn,但是後來為了尊重大眾的習慣,所以從1987年開始,這個詞的讀音更改為 dāi bǎn。

這些改了讀音的字,是為了便於交流還是對傳統文化的放棄?

鐵騎

,tiě jì是古代發音。讀qí是類似動詞,比如騎兵。其他的類似名詞詞義的全部都讀jì。輕騎,車騎,驃騎。

不過現代全部都讀qí,jì音已經取消了。新版新華字典這個字就只有qí 一個讀音。

沒辦法,我們要與時俱進,不能堅持舊的,否則就是錯的。如上文提到的“呆板”“確鑿”等都是如此。另如“斜”,古讀 xiá,現在統讀xie(二聲)。

這些改了讀音的字,是為了便於交流還是對傳統文化的放棄?

說服

的漢語拼音注音是“shuō fú” 而不是“shuì fú”。

這些改了讀音的字,是為了便於交流還是對傳統文化的放棄?

唯(wěi)唯(wěi)諾諾改為唯(wéi)唯(wéi)諾諾;

這些改了讀音的字,是為了便於交流還是對傳統文化的放棄?

(統讀mí):“靡靡之音”一詞中曾經讀作mǐ;

這些改了讀音的字,是為了便於交流還是對傳統文化的放棄?

簞食壺漿

,第5版注音dān sì hú jiāng ,第6版注音dān shí hú jiāng。

修改讀音是順應時代,還是丟棄傳統?

文字的作用首先用於交流,有的網友認為,修改晦澀難記的讀音是順應潮流,讓交流變得更順暢,這是一件好事。

而對於修改讀音,有人卻持反對看法。

四川著名主持人、省視協主持人專委會副主任海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有些漢字的讀音是代表了其背後深刻的文化,修改或者去除一些讀音還是有點遺憾的。

除了主持人的身份,海光也是一名經典誦讀的推廣者,因此他認為有些讀音的改變有一點遺憾,迎合大眾是在“媚俗”:“大家都念錯了就把它算做正確讀音,我個人認為這就是一種媚俗。它損失的是這個讀音的歷史淵源,文化元素。照顧大眾的讀法這樣會不會讓我們的文字含義越來越淺,丟掉了文化中豐富的內涵。”

有學者認為,多音字最常見於古詩中,古詩是最含蓄的文學,字數少,為了表達一種意境,一個字的用法往往反覆推敲,而改變了讀音,往往就失去了古詩的韻味。

關於改讀音這件事,你的看法怎樣?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