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印象派大師梵高畫筆下的橋樑:真想到他畫中的地方看春暖花開

後印象派大師梵高畫筆下的橋樑:真想到他畫中的地方看春暖花開

在藍色天空下,一輛小馬車正透過的一座吊橋,和天空同色的河水、綠草,橘色的河堤,還有一群穿著各色衣服的浣衣婦女。這一張畫的色彩清澄而果斷,有如金屬管樂器奏出的嘹亮聲響。天空是一片藍,水波盪漾的深邃運河,均遠離巴黎的喧囂,漫遊在郊外的梵高,彷佛可以聽到他自己快活的聲息——這就是後印象派畫家梵高(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 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 荷蘭)的著名畫作《阿爾的吊橋》。《阿爾的吊橋》是凡高在晚年的時候(相對於他只有三十幾歲的壽命而言)住在阿爾這個小鎮上,畫了這個吊橋來表達他對家鄉的熱愛——春天的一個傍晚,幾個洗衣婦在河邊洗衣服,身旁是綠色的、黃色的小草,鏡子般的水被洗衣婦攪起一道道波紋,阿爾的吊橋在洗衣婦的旁邊,在橋的磚上有不下三種色彩,橋是由鐵索吊起來的,馬車正從橋上走過,馬的前蹄還在動,這就是“阿爾的吊橋”的景色。《阿爾的吊橋》傳達的是一種質樸的鄉野氣息,那裡展現的是貧瘠的土地,那樣的吊橋是簡陋的,而且不能讓汽車透過,那樣的偏僻的農業文明是不允許工業文明的社會浸入的。但那裡卻有著現代文明的騷動,你看那河裡的水,不是能夠倒影出天空的寧靜,而是吹起了波瀾。那河邊的小路,更是閃現著草搖曳的身影,沒有人從那裡走過,那裡彷彿是一個荒廢的地方。是被人們遺忘的土地,還是凡高心中的嚮往,是不是隻有那樣的空間才能寄存他的靈魂或是思想。

後印象派大師梵高畫筆下的橋樑:真想到他畫中的地方看春暖花開

阿爾的朗盧橋和洗衣婦

The Langlois Bridge at Arles with Women Washing

布面油畫 54。0 x 65。0 cm阿爾: 1888年3月阿姆斯特丹:國立凡·高博物館F 397, JH 1368

1888年2月21日,凡·高到達法國南部的阿爾,住在卡列爾飯店。這一張是他到達後的3月間所畫。469信中寫著:“今天的工作是畫一張15號的畫——那是在藍色天空下, 一輛小馬車正透過的一座吊橋, 和天空同色的河水、綠草, 橘色的河堤, 還有一群穿著各色衣服的浣衣婦女。”

這座吊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被破壞,現在已另外在別處建築新橋。

凡·高畫了很多以橋為主題的作品,他仔細觀察藍天和四周生機盎然的景物在河水中的倒影,千方百計地表現河水的清澈透明。畫家從河對岸描繪了這幅景緻。這幅畫可以說是凡·高的色彩實驗,畫家大量使用藍、橙補色, 整張畫在三原色調的展現下,達到畫面平衡和諧的效果。光影的感覺在畫中不太明顯,全然以顏色為主導。筆觸縱橫交錯,細緻入微,賦予作品濃郁的日本風格。

在給提奧的信中,凡·高寫道: “今天我帶回來一幅有吊橋的油畫, 有一輛二輪小馬車從橋上走過,背景是藍天——河也是藍色的,河岸是桔黃色的,岸上長著綠草, 有一群穿著襯衣與戴著五彩繽紛便帽的洗衣婦女。我還有另一幅畫著一條鄉下小橋與更多洗衣婦的風景畫;也畫了一幅火車站附近種著法國梧桐的林蔭道。提奧,我感到好像是在日本一樣。我說得一點也不過火,我還從來沒有見到過如此美麗的景色……無論如何要來一趟,最好能住一陣子。驚訝吧,居然有這種顏色。”

後印象派大師梵高畫筆下的橋樑:真想到他畫中的地方看春暖花開

阿爾的朗盧橋和運河旁的路

The Langlois Bridge at Arles with Road alongside the Canal

布面油畫 59。5 x 74。0 cm阿爾: 1888年3月阿姆斯特丹:國立凡·高博物館F 400, JH 1371

後印象派大師梵高畫筆下的橋樑:真想到他畫中的地方看春暖花開

從道路上看阿爾的朗盧橋

素描阿爾: 1888年3月斯圖加特:斯圖加特繪畫文獻室F 1470, JH 1377

後印象派大師梵高畫筆下的橋樑:真想到他畫中的地方看春暖花開

吊橋下的夫婦

手稿阿爾: 1888年3月15日阿姆斯特丹:國立凡·高博物館No F number, JH 1370 LB2

後印象派大師梵高畫筆下的橋樑:真想到他畫中的地方看春暖花開

阿爾的朗盧橋

水彩畫阿爾: 1888年4月私人收藏F 1480, JH 1382

後印象派大師梵高畫筆下的橋樑:真想到他畫中的地方看春暖花開

阿爾的朗盧橋

The Langlois Bridge at Arles

布面油畫 60。0 x 65。0 cm阿爾: 1888年4月巴黎: 私人收藏F 571, JH 1392

後印象派大師梵高畫筆下的橋樑:真想到他畫中的地方看春暖花開

朗盧橋和打陽傘的女子

素描阿爾: 1888年5月15日洛杉磯:洛杉磯縣立藝術博物館, Mr。 and Mrs。 George Gard de Sylva收藏F 1471, JH 1420

後印象派大師梵高畫筆下的橋樑:真想到他畫中的地方看春暖花開

阿爾的朗盧橋

The Langlois bridge at Arles

布面油畫 49。5 x 64。0 cm阿爾: 1888年5月科隆:沃爾拉夫-理查茲博物館F 570, JH 1421

1888年2月,凡·高離開巴黎前往法國南方。初到阿爾時,皚皚白雪正覆蓋著普羅旺斯,冬去春來,阿爾變得天朗氣清。樹下片片未消的殘雪宛如早春花叢中的白色彩帶,凡·高認為,他在這裡找到了自己的天堂。5月,他創作了這幅朗盧橋,這時的凡·高仍然深受日本繪畫風格的影響,朗盧橋的用色和構圖都體現了這一點。作品的色彩明亮、透明。這是他來巴黎以後才有的風格。

在阿爾,凡·高開始用蘆杆筆寫生,然後據此創作油畫。他描繪朗盧橋的作品有五幅(包括素描、油畫和水彩畫)。凡·高這時的許多作品反映了他對“母題”的鑑賞力——他經常在不同的光線下,從同一個角度反覆觀察同一個物件,直到真正把握了形式和色彩,然後以精湛的技藝加以綜合表現。令人遺憾的是,朗盧橋於1935年拆毀,1962年人們按原樣在同一條河上重建了一座橋。

後印象派大師梵高畫筆下的橋樑:真想到他畫中的地方看春暖花開

凡高的藝術中一個反覆出現的主題是“橋”——人們聯絡和友誼的象徵(皮亞洛夫斯基)。

以下關於橋樑的作品按照創作時間先後順序排列

後印象派大師梵高畫筆下的橋樑:真想到他畫中的地方看春暖花開

The Bridge

曾德特: 1862年1月11日歐特婁:國立克羅-米勒博物館

後印象派大師梵高畫筆下的橋樑:真想到他畫中的地方看春暖花開

Herengracht-Prinsessegracht角落上的橋和房子,海牙

Bridge and Houses on the Corner of Herengracht-Prinsessegracht, The Hague

素描海牙: 1882年3月初阿姆斯特丹:國立凡·高博物館F 1679, JH 121

後印象派大師梵高畫筆下的橋樑:真想到他畫中的地方看春暖花開

Schenkweg的橋

Bridge near the Schenkweg

素描海牙: 1882年3月上半月私人收藏F 917, JH 115

後印象派大師梵高畫筆下的橋樑:真想到他畫中的地方看春暖花開

有小橋的風景

德倫特: 1883年10月歐特婁:國立克羅勒-米勒博物館F 1347, JH 408

後印象派大師梵高畫筆下的橋樑:真想到他畫中的地方看春暖花開

阿姆斯特丹Nieuw的吊橋

水彩畫德倫特: 1883年11月格羅寧根:格羅寧根博物館F 1098, JH 425

後印象派大師梵高畫筆下的橋樑:真想到他畫中的地方看春暖花開

有吊橋的城鎮

View of a Town with Drawbridge

布面油畫 42。0 x 49。5 cm紐南: 1885年10月私人收藏F 210, JH 947

後印象派大師梵高畫筆下的橋樑:真想到他畫中的地方看春暖花開

加盧賽橋和盧浮宮

The Pont du Carrousel and the Louvre

布面油畫 31。0 x 44。0 cm巴黎: 1886年6月洛杉磯: F。 Herman 收藏阿姆斯特丹:國立凡·高博物館F 221, JH 1109

後印象派大師梵高畫筆下的橋樑:真想到他畫中的地方看春暖花開

高架橋下的車行道 (高架橋)

Roadway with Underpass (The Viaduct)

布面油畫 32。7 x 41。0 cm巴黎1887年春紐約:所羅門·R·古根海姆基金會, Justin K。 Thannhauser 收藏F 239, JH 1267

後印象派大師梵高畫筆下的橋樑:真想到他畫中的地方看春暖花開

Seine Bridge at Asnieres

, The

Oil on canvas

53。0 x 73。0 cm。

Paris: Summer, 1887

F 240, JH 1268

U。S。A。: private 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