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中,為何特種兵戴的不是鋼盔,反而是沒防護力的棉質奔尼帽?

奔尼帽,是射擊遊戲《使命召喚:現代戰爭》核心角色普萊斯隊長的標配。一頂奔尼帽陪伴普萊斯隊長披荊斬棘、過關斬將,現代戰爭系列一直出到第四代他都戴在頭頂不曾換過。

在佩服奔尼帽質量好的同時,也不禁讓人產生一種疑惑———普萊斯不是特種兵嗎?阻止導彈發射、炸核潛艇、誅殺馬卡洛夫這些都是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的危險活,執行任務的時候應該佩戴更先進的防護裝備才對。

實戰中,為何特種兵戴的不是鋼盔,反而是沒防護力的棉質奔尼帽?

現在連普通士兵都有掛滿戰術配件的軍用頭盔了,而身為特種兵的普萊斯隊長卻只有一頂毫無防護能力的帽子,這符合事實嗎?

奔尼帽到底有什麼神奇之處,為什麼會深得各國特戰隊員的喜愛?

一、何為奔尼帽

奔尼帽是英語圓邊帽的音譯。奔尼帽也被叫做漁夫帽、水桶帽。

帽子外圍一有鋼圈環繞固定,邊緣窄而小,可以蓋得很深。

奔尼帽的外型很像禮帽,但它的帽沿質地柔軟。

奔尼帽具體是何時被軍隊採用的,現在很難考究。

二戰時期,奔尼帽多作為英軍造船廠機械師和港口船工的工作帽使用。在南太平洋叢林作戰的澳大利亞陸軍士兵也有佩戴奔尼帽的習慣。

第一次中東戰爭期間,戰鬥多發生在光線暴曬無遮無攔的荒漠。阿拉伯聯軍士兵會給自己披上帶有民族特色的頭巾,還可以抵禦風沙。

實戰中,為何特種兵戴的不是鋼盔,反而是沒防護力的棉質奔尼帽?

以色列部隊也需要一種能夠遮陽的頭飾,最好是能夠和敵軍區分開的。以色列軍方設計師就把本民族的猶太小帽加大加寬,剛好變成奔尼帽的樣子。因此,奔尼帽就成了以色列軍的戰鬥帽。

現代特種部隊當中最鍾愛奔尼帽的一支當屬美國海豹突擊隊。

二、特種作戰的性質與其對頭飾的要求

要想解釋為什麼特戰隊員執行一些任務時佩戴奔尼帽而不佩戴頭部防具。就必須先知道特種部隊是用來幹嘛的。

海豹突擊隊是三棲特種作戰部隊,所以經常要爬山涉水、深入叢林。

二戰時期的美軍M1頭盔重1.36千克,海灣戰爭時期L碼的PASGT頭盔重1.69千克。又重又不散熱。以至於士兵們在平常生活的時候會把頭盔摘下,換成布制的軍帽。

特種兵的本質上是精銳輕步兵。和普通士兵相比,並不是說特種兵的槍法有多準,但他們的生存能力絕對比大頭兵強。執行任務時,特種兵需要長途跋涉、深入敵佔區很久很久,揹包裡攜帶的生存物資要比武器更重要。

實戰中,為何特種兵戴的不是鋼盔,反而是沒防護力的棉質奔尼帽?

棉質的奔尼帽可以壓縮成一小塊,放在揹包裡。不會增重,也不會佔空間。

特種作戰不同於常規作戰。

在常規作戰中,普通士兵需要呆在陣地裡或者越出戰壕衝鋒陷陣。他們最容易被敵人鎖定的位置,也是重點打擊的目標之一。

他們需要時刻準備迎擊炮彈碎片和流彈的侵襲。頭盔雖然不能擋住子彈直射,但能夠很好地保護自己的頭部不受炮擊所造成的墜落物體的傷害。

普通步兵肯定會更需要頭盔。

特種兵的任務可以歸納為收集情報,擾亂後方,破壞設施,突然襲擊。

在這些人當中,真正需要開槍的人很少。真到開槍的時候,不是擊殺敵方重要人物就是自衛。

特種作戰一般以小股滲透的形式進行,當他們開槍暴露位置的時候,任務也差不多要結束了。

防彈頭盔會影響頭部的舒適度和整體的機動性,鋼盔笨重而笨拙,摔倒時還會發出很大的響聲。特種作戰也是秘密行動,沉默是絕對必要的。

實戰中,為何特種兵戴的不是鋼盔,反而是沒防護力的棉質奔尼帽?

即使美軍擁有了世界上最好的頭部防彈技術,能夠直面7。62毫米子彈的衝擊,但也仍然解決不了佩戴者熱、重、不舒適的問題。即使是陣地裡計程車兵,通常也會在四周安全的情況下摘下頭盔。

特種作戰需要時刻保持頭腦清醒,真正的特戰隊員誰會把頻閃電池、夜視儀、記錄儀、耳機這些高科技產品二十四小時頂在腦袋上呢?

用不到的防具只會增加疲憊而已。特種兵神出鬼沒、行動速度。頂著一堆傢伙,又如何能做到七進七出斬首敵酋呢?

三、裸防換攻速

特種部隊使用的防護頭飾有很多,例如貝雷帽、鴨舌帽。但它們都做不到比奔尼帽更好,所以逐漸被奔尼帽所取代。

實戰中,為何特種兵戴的不是鋼盔,反而是沒防護力的棉質奔尼帽?

奔尼帽適用的作戰環境更多,攜帶更方便。

奔尼帽寬大的圓邊可以在荒漠中為戰士遮陽,在雨林裡可以避免雨滴和飛蟲落入衣領,不需要的時候還可以利用帽繩將兩側圓邊捲起。

迷彩色的奔尼帽還能幫助特戰隊員更好地隱藏,與環境融為一體不被察覺。

這是一種用裸防換高機動的取捨。戴頭盔還是戴奔尼帽取決於任務的性質。當特種部隊需要長途奔襲時,他們就會盡可能地減少裝備重量和數量。

這時,快速滲透才是最重要的。畢竟要是遇到敵方裝甲部隊,防彈頭盔再硬也擋不了敵軍的大口徑槍彈啊。

實戰中,為何特種兵戴的不是鋼盔,反而是沒防護力的棉質奔尼帽?

狙擊遠距離目標用不著戴頭盔,但若是近戰自衛呢?其實也不需要,因為現實和遊戲不同。在射擊遊戲裡,玩家一槍爆頭就可以得到更高的分數。

但在實戰中,槍手一般不會瞄準頭部。因為頭部目標太小了,反正都是一槍倒,還不如瞄準面積更大的軀幹和四肢來得實在。

近戰剛槍的時候就更不用說了。大部分會朝胸口射擊,彈頭都是極少的。還不如換上奔尼帽,以犧牲頭部的防護換取更快的走位和更少的頭部壓迫感。

四、輕量化戰術頭盔的運用

防護和減重一直是一對矛盾體——要防就不能輕,要輕就不能防。

但是在去年,美國CROM公司推出了一款全新的防具:

碳纖維套殼防彈頭盔。這款頭盔的防護等級達到了國際標準的IIIA,能抗住9mm微型衝鋒槍和.44馬格南子彈的嗯造。

實戰中,為何特種兵戴的不是鋼盔,反而是沒防護力的棉質奔尼帽?

最關鍵的是,它的重量僅有544克。連海豹突擊隊員看了都要慚愧地摘下奔尼帽。

實在是爬山涉水、城市巷戰的必備神器。碳纖維防彈頭盔目前還沒有被列裝。

特戰隊員佩戴輕巧的奔尼帽和球帽那是在輕量化戰術頭盔問世之前。實際上,在2006年輕量化技術蓬勃發展之後,海豹突擊隊除了個別隱蔽性強的特殊任務要求之外,普遍使用一款代號為OPS-FAST的戰術頭盔。

實戰中,為何特種兵戴的不是鋼盔,反而是沒防護力的棉質奔尼帽?

為了滿足士兵頭部各種裝備安裝需求,FAST頭盔提供了搭載平臺的作用。可以懸掛夜視儀、拾音降噪耳機等電子裝置。

這些都是為了讓特種部隊在保障輕量化的同時,也能享受到多功能化的福利。

目前,我國的FAST戰術頭盔技術日趨成熟。

實戰中,為何特種兵戴的不是鋼盔,反而是沒防護力的棉質奔尼帽?

可以看出,軍品的選取是與時俱進的,頭戴奔尼帽也許是我們對八、九十年代外國特種兵的刻板印象。但在新技術不斷湧現的大背景下,影視、遊戲作品中的特種兵面貌也將大有改觀。

文/和平之風

參考資料:

1、《海豹突擊隊》

2、《美國特戰勁旅:海豹突擊隊》,白雲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