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 白 電 視 機 (郝效德 著)

上個月,我家一臺34寸平面直板電視機壞了,想當廢品賣掉,一直無人問津,只好置在家,但十分佔地方障礙事。但經多方打聽聯絡,一名專收破冰箱、破電視的收購人員去了我家。我帶他看了電視後問給多少錢?他伸出了一個手指。我問是100元?他說不是,是10元。媽哎!雖然是個壞了的電視機,可也不能只值10元錢啊!怎麼你不賣?那你就拉出幾十裡以外扔垃圾去吧!是啊!自己住的小區不讓扔,如果找人往外扔光運費就得幾十元呢!雖然只賣10元,但還是賺了。由此,又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的黑白電視機。

黑 白 電 視 機 (郝效德 著)

過去的黑白電視機,給我的印象最深,在我的腦海裡也特別稀罕和珍貴。我是位土生土長的農村娃,昔日的貧窮讓農村人受盡了飢餓和磨難,尤其是落後的文化文藝生活,不僅讓農村人感到寂寞無聊,思想空蕩,而且緊錮著人們的頭腦,束縛著人們的的思想,制約著人們的觀念。記得在我小時候,農村一個村每兩個月才演一場電影,內容來回就是《紅燈記》、《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幾個片子,翻來覆去的看。再就是到過年了村裡的文藝宣傳隊才演幾場自編自演的小戲曲,又讓人感到特別乏味。但事物都是在發展的,真讓人想不到的是,到了70年代,我聽人說國家已生產出了“小電影”——叫黑白電視機。說那玩意不用發電機,不用放影機,不用影幕,不用專人演,不用出家門,只要撥開開關,開啟頻道,就能想看啥有啥,那才叫一個過癮呢!可那電視機到底長個啥模樣,俺一個兩千多口人的村還真沒人見過,人們還真是夜裡夢想,白天企盼。

黑 白 電 視 機 (郝效德 著)

時光任茌,時光很快到了80年代初。我們村有首臺黑白電視還是在1982年的冬天,當時的村黨支部書記家買了一臺12寸熊貓牌黑白電視機,據說是公社裡推廣的第一批電視,購買電視者有獎勵補助,價值300多元的黑白電視自己只花一半的錢。這可是村裡的第一臺電視機,電視呈長方形,螢幕不大,殼上有帶天線,讓人看上去很精緻。第一次放演時,書記家的院子裡擠滿了前去觀看的男女老少,在屋裡沒法演,書記乾脆讓人幫忙把電視搬到了院子裡,放在了一張三抽桌上,雖然天氣冷些,但看熱鬧的人走了一撥又一撥,可讓人們飽了眼福長了見識。人們都說這個麼好,待以後有了錢一定買上一個自己看,省得人多了既看不見影子又聽不到聲音。記得書記家的這臺電視真正為人們出力立功讓人們過癮的時期莫過於1983年了。這一年,香港拍攝的20集電視連續劇片子《霍元甲》在全國上演,讓億萬中國人著了迷,也迷倒了無數的農村人。自此,書記家的電視變成了公用品,每到晚上,人們就不約而同的早早吃過飯、拿上板凳去書記家佔地方觀看《霍元甲》。書記和妻子也格外熱情,早早地燒好水、備好煙,等待著老少爺們的出現。電視劇每晚上演,人們每晚上都去看,時間長了費水、費電又搭煙,兩口子卻沒有一句怨言。隨後,電視裡又上播放了電視連續劇《陳真》等,人們濤聲依舊,仍然有趣地前往觀看。但此時,村裡已有十幾家萬元戶也買上了黑白電視機,有的還是14寸的呢!

黑 白 電 視 機 (郝效德 著)

我家買電視是我被調到市公安局工作以後,那年是1990年,所買電視是日本進口的14寸彩色的。別看一白一彩尺寸一樣大,可論效果可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彩色電視效果就是好,不光清晰,而且顏色特好看,也難怪人們見了彩色的就再也不願意看黑白的了。記得我買彩電時,村裡僅有三臺是彩色的,剛開始人們還感到好看好奇,可後來隨著人的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村民買電視的越來越多,尺寸也越來越大,質量也越來越好。再後來,除了孤寡老人外,家家幾乎全都買上了電視機,將黑白的也全換成了幾十寸大的大彩電,黑白電視只能自覺不自覺地靠邊站了。

近幾年,隨著高科技的發展,什麼閉路電視、網路電視走進了人們的生活,而且電視的樣式越來越新,功能也越來越全。但就目前科學技術日益發展的情況看,手機的功能已漸漸替代電視,人們看電視或電影可用手機隨地隨時看,電視的位置有可能又要被手機所佔領,因為這已是時代和科學發展的自然規律,我們應該為此感到高興。

二0二一年六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