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炸水門橋”,志願軍第二次戰役大勝,為何戰士回憶卻說很遺憾

1950年10月,朝鮮戰場再燃戰火,中國人民志願軍為“保家衛國”,手持遠不如對手的軍事裝備,以自己的堅強意志,硬撼世界頭號軍事強國——美國,最終讓美國鎩羽而歸,打擊了美國不可一世的囂張氣焰。

不久前電影《長津湖》的熱映,再次還原了那個殘酷到極致的戰場,當看到

“在零下40多度,被凍成冰雕的志願軍戰士時”,

無數觀眾熱淚盈眶。戰爭殘酷,我們志願軍的意志,也感染了無數箇中國人,但是長津湖之戰,在當時並不是最殘酷和最激烈的,而接下來的“三炸水門橋”,才是這場戰役的“重頭戲”。

“三炸水門橋”,志願軍第二次戰役大勝,為何戰士回憶卻說很遺憾

當時敵我雙方為圍繞著“水門橋”反覆爭奪,雖然我志願軍意志堅定,作戰勇猛,但在美軍強大的“工業基建”能力下,最終失利,敵王牌勁旅美陸戰1師逃出升生天,給這次戰役留下了遺憾,很多志願軍戰士後來回憶時都是表達對此事的遺憾和痛惜。

“水門橋”為何如此重要?如果成功炸燬“水門橋”,以我志願軍當時狀態,能否全殲陸戰1師?讓我們回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重現當時的場景。

“三炸水門橋”,志願軍第二次戰役大勝,為何戰士回憶卻說很遺憾

決定生死的“水門橋”

朝鮮戰場的第二次戰役開始後,孤軍冒進的美軍第10軍遭到我東線志願軍9兵團圍攻,在長津湖地區,驕橫的美軍猝不及防之下損失慘重,當他們發現身陷重圍的時候,立刻組織撤退。

長津湖處於朝鮮半島東北部的蓋馬高原,那裡山高林密,每到冬季,因

極北之地的寒流影響,最低氣溫會達到零下40度以下,山川河流被冰封,一般的鳥獸都難以生存。

戰爭打響時的1950年11月底,這裡的氣候比往年更加寒冷,中國人民志願軍穿著單薄的衣衫,拿著木柄手榴彈,舉著老舊的步槍,在雪地裡向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發起衝鋒。

“嬌生慣養”的聯合國軍,哪曾見到這般“意志頑強、作戰勇猛”的軍隊,一時間陷入慌亂,志願軍藉此插入聯軍的行軍縱隊,佔領了道路兩側的制高點。

這時聯合國軍的指揮官才如夢初醒,對方是要將他們全部圍殲於此。

“三炸水門橋”,志願軍第二次戰役大勝,為何戰士回憶卻說很遺憾

得知我方意圖的聯合國軍,不顧一切地聚攏炮團,並聯絡空軍,將成噸的炮彈拋向我方陣地,在當時每一寸土地,每一個制高點,敵我雙方都反覆爭奪,我方沒有遠端火力,更別談空中支援,戰士們只能以血肉之軀抱著炸藥包,拉響手榴彈,一點點消磨敵軍的銳氣。

炮火轟鳴,冰凍的土地在炮火灼烤下化成泥漿,又凍成冰坨,敵我雙方的屍體,遍佈在長津湖的每一個角落。雙方指揮官在他們的軍事地圖上將一個地方,用醒目的紅筆圈了起來,這個地名就是——

水門橋。

“三炸水門橋”,志願軍第二次戰役大勝,為何戰士回憶卻說很遺憾

那是長津湖地區向外連線的唯一通道,這座不足9米的橋樑,兩邊是陡峭的山崖,底下是洶湧河流,一旦水門橋斷掉,無論這裡聚集了多少軍隊,都會成為“甕中之鱉”,再無絲毫退路。

聯合國軍一旦渡過此橋,就是一馬平川,無論是走陸地,還是走元山港口,他們都能從容撤退,再無半點掣肘。由此可見,“水門橋”正是聯合國軍的命門所在,也是關乎這次戰役能否完美收官的關鍵地點。

“三炸水門橋”,志願軍第二次戰役大勝,為何戰士回憶卻說很遺憾

“三炸”水門橋

如此重要的軍事險地,自然早早就被志願軍納入攻擊陣列,於是一場炸燬“水門橋”的計劃,立刻被制定了出來。在當年12月1日,我志願軍的一個小分隊,在風雪掩護下,穿插到了這裡,他們按照上級指令,對橋體進行了破壞。

因為是長途奔襲,我們所攜帶的炸藥並不多,但好在志願軍戰士有著豐富的作戰爆破經驗,經過一番努力,他們成功將橋面炸出了一個大的缺口,導致車隊無法正常通行。

“三炸水門橋”,志願軍第二次戰役大勝,為何戰士回憶卻說很遺憾

此時小分隊的戰士們都長出了口氣,按照他們以往的經驗和認識,在這種惡劣天氣和交通不便的情況下,要想把橋體恢復到可供裝甲車和汽車通行的地步,至少需要半個月以上的時間。

任務好像已經順利完成,但我方士兵仍不敢掉以輕心,他們隨時觀察敵情,以防有意外發生。果不其然,敵軍發現水門橋被炸後,立刻陷入了一陣慌亂,但不久,敵方工兵營就帶著一些我們戰士從沒見過的工具,進行搶修。

我們戰士想不到,只是依靠附近的木料和一些特殊工具,這座橋不過半天就被修好了,看著沉重的卡車,顫微微的從木橋上駛過,一下子顛覆了戰士們的認知。

“三炸水門橋”,志願軍第二次戰役大勝,為何戰士回憶卻說很遺憾

當時情況緊急,不容我們多想,志願軍小分隊的戰士,馬上準備二次炸橋,當時我們人員少,武器不足,炸藥儲備也不夠,這次敵人又有了防備,二次炸橋的難度,大大高於第一襲擊,但是我們志願軍戰士並沒有退縮,他們選擇了己方最擅長的夜襲。

12月4日夜,志願軍小分隊利用黑夜和風雪的掩護,躲過敵人的探照燈和警衛,他們再一次把炸藥安排到了水門橋墩上,這次他們不僅成功將橋炸燬,更是將敵人收集的木料也全部毀掉。

第二次成功地“

炸掉

”水門橋,志願軍戰士以他們的智慧和意志,已經做到他們能達成的最好結果,接下來在我們重兵圍困下,敵軍絕對是插翅難飛。可是不可思議的一幕再次出現。第二天,一座鋼木結構的橋體又完好無損地建了起來,這次“水門橋”甚至比以前更加堅固了。

“三炸水門橋”,志願軍第二次戰役大勝,為何戰士回憶卻說很遺憾

而為了保護橋樑,聯合國軍將40輛坦克安排到了大橋兩側,還用大量的輕重火力,將“水門橋”團團圍住,將這裡變成了一座“鋼鐵堡壘”。我們戰士此時也明白了,小規模的突襲已經無望,要想摧毀“水門橋”,只能以命相搏。

1950年12月6日夜,志願軍小分隊在收到支援後全體出動,他們揹著炸藥,穿著棉襖,在沒有任何重武器的掩護下,從多個方向強攻“水門橋”。在敵人的“鋼鐵堡壘”面前,志願軍戰士一個個倒下,但卻沒有一人選擇退縮,有些被子彈和炸彈打斷手腳的戰士,仍奮力向“水門橋”艱難的爬動、滾動,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把炸藥運送到了橋上,隨著數聲爆炸,最終和橋面一起消失。

“水門橋”再次被炸斷了,這次不止是橋面,連原橋的基座,都消失得乾乾淨淨。

我們這次戰鬥的負責人,從望遠鏡裡反覆觀看,確定“水門橋”只剩下光禿禿的橋基,才向上級彙報,

水門橋全面炸燬,敵人插翅難飛

“三炸水門橋”,志願軍第二次戰役大勝,為何戰士回憶卻說很遺憾

現代工業的強大創造力使美軍逃出生天

可是,我們還是小看了美國,作為當時全球第一大工業國,強大的工業創造力被其運用到了極致。很快,聯合國軍橋樑專家趕到現場,以一種我們從沒見過的建築模式,迅速建起了一座“新橋”,他們以原橋的基座為基礎,以一種大型的車轍橋元件,很快重新搭建了一座鋼鐵新橋。

當時每個車轍橋元件重達1。1噸,若想運到“水門橋”附近,只能採用空投,這種重量的空投,就是美國自己也是首次操作。

但他們卻以最快效率在數百里外進行同步試驗,確定方案的可行性後,抓緊從日本定製了8套巨大的鋼製元件和專業降落傘,空投到長津湖“水門橋”,計劃從實施到完成,不到24小時,這種現代化工業的效率,是剛從農業國走出來的志願軍戰士無法想象到的,所以才會出現第三次炸橋後,向上報告“敵人已插翅難逃”。

“三炸水門橋”,志願軍第二次戰役大勝,為何戰士回憶卻說很遺憾

1950年12月7日,大雪紛飛,美軍8架大型運輸機將所有的建橋材料空投到水門橋附近,一座全新的鋼結構大橋,出現在了兩個懸崖之間,兩個小時後,聯合國軍近1500輛坦克、裝甲車和汽車部隊平穩的通過了大橋,令他們詫異和慶幸的是,

他們這時候卻沒有遭受任何攻擊

那我們一直在進行阻擊和拖延其行軍速度的志願軍戰士這時候為何沒有作出任何反應?如此重要的大橋,為何能讓敵人輕易透過?

事情如此的反常,不僅聯合國軍詫異,志願軍高層也感到不解,因此迅速下令展開調查。事情很快查清,在離水門橋不遠的高地上,我們整個阻擊小隊,剩餘所有戰士趴在冰冷的高地上,已經全部被凍成了冰雕,這也是著名的“冰雕連”。

“三炸水門橋”,志願軍第二次戰役大勝,為何戰士回憶卻說很遺憾

在那座無名高地上,志願軍戰士紋絲不動,他們呈阻擊隊形,所有武器全都指向通往水門橋的道路。當夜零下40多度的低溫,和此前激烈的交火,耗盡了阻擊小隊所有精力,儘管如此,他們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仍做著最後的努力。

而離他們不遠的另一個高地指揮所裡,一個把全師最後力量縮編成最後兩個連隊的志願軍指揮官,帶著他最後的部隊,在敵人炮火和空襲下,全部犧牲。

最後隨著一聲轟鳴,那座新建好的大橋,被聯合國軍工兵自己炸燬,堅固的鋼鐵橋身沉入谷底,這場慘烈的戰役最終宣告結束。

“三炸水門橋”,志願軍第二次戰役大勝,為何戰士回憶卻說很遺憾

很多年過去了,不僅軍史愛好者,就連當時親身經歷的志願軍戰士都對圍殲美陸戰一師的功虧一簣扼腕嘆息,因為陸戰一師作為美軍王牌中的王牌,將其消滅將會沉重打擊聯合國軍計程車氣,加快戰爭程序。但我們無法苛責那些阻擊敵軍的戰士們,因為他們用今天我們難以想象的勇氣、毅力乃至生命,戰鬥至最後一刻,他們已經盡力了。

他們的精神將永存,正是有了他們的這種頑強精神,才使我們貧窮落後的中國,以相對較差的武器,戰勝了世界頭號強國,打出了大國尊嚴,一舉擺脫清末民國近百年的屈辱史,讓世界重新認識了身處東方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