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古代四大美女的結局如何?

翻開歷史畫卷,英雄豪傑無數,多少風流韻事,美女數不勝數,其中古代民間所流傳的的四大美女是流傳範圍最廣的,她們的故事也為人津津樂道,她們分別是:沉魚西施,落雁王昭君,閉月貂蟬,羞花楊玉環。那麼作為顏值巔峰四位代表人,他們的下場又分別是怎樣的呢?

四大美女之首西施之死

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古代四大美女的結局如何?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中,西施出現得最早,是春秋末期越國的一個賣柴人家的女兒,她生來就美貌無雙,傳言道:有一次她在河邊浣紗時從清澈的河水印出了她的身影,使得水中的魚兒忘記了游水從而慢慢地沉下了水底,故此西施便有了“沉魚”這個名號。

因臥薪嚐膽的越王勾踐為報滅國之仇,想要對吳王夫差實施“美人計”,而西施因其美貌被選中。

雖然這是一個好方法,但卻也活生生地拆散了一對有情人,范蠡與西施是一對兩情相悅的戀人,但是為了國家大義,西施不得不放棄情愛,她忍辱負重,決定以身救國成為夫差的女人。

西施是一個合格的間諜,在西施的努力下,夫差荒於國政,最終被臥薪嚐膽的越王勾踐擊敗。雖然說可能敗國的原因不全在西施,但她一定有很大的功勞。越國復國,吳國滅亡後,關於西施的結局也有了眾多的版本。

關於西施下場最美好的說法是,西施在越國滅亡後,跟范蠡走了,在東漢人所寫的《越絕書》中記述:“西施,亡吳後復歸範蟊,同泛五湖而去。”這是後世流傳最廣的說法此種說法,這種說法也與范蠡後來急流勇退形成呼應。蘇東坡曾經寫道:“五湖問道,扁舟歸去,仍攜西子。”可見這種說法還是很流傳的。

但是,正常來說,西施的下場應該不是太好,基本不是自殺,就是自縊,一種說法是,西施幫助越國滅掉吳國後,雖然立有功勞,但是卻因為對不起范蠡,最終感到內疚自縊而死。除了自殺之外,還有更多悽慘的結局版本,一種說法是,吳國滅亡後,勾踐也因為對西施的美貌差點誤國,范蠡害怕勾踐走夫差的舊路,就將西施淹死在太湖。

也有說是,被吳人或者勾踐投江淹死,他們認為西施是一個紅顏禍水的女人,儘管她立了很大的功勞,但是並不社會所容納,最終被投江淹死。

關於西施的版本眾多,大體上來說,文學作品中對於西施的結局一般是美好的,都被寄予了美好的祝福,但是在史料性的作品中,如《吳越春秋》《史記》等作品中,都認為西施是被沉江淹死。

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古代四大美女的結局如何?

王昭君之死

王昭君是一個才貌雙全的女子,她在漢元帝即位時便被選入宮中,但是因為王昭君拒絕賄賂畫師,畫師在給她畫像時故意醜化她,而當時的皇帝在選擇面見妃子前會先看妃子的畫像,因為畫像醜陋,王昭君跟沒沒有機會見到皇帝,一直都在宮中備受冷落。

當匈奴求取和親時,當時的皇帝一籌莫展之時,王昭君在思考各種結果後決定自願嫁到匈奴,皇帝爽快地答應了,但是當王昭君在臨行前向皇帝行禮辭行時,皇帝看到了王昭君的真容,他驚歎於昭君的美貌,但是為時已晚,王昭君去了匈奴

“明妃初嫁與胡兒,氈車百輛皆胡姬”的王昭君為維護漢匈兩國的友好交往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王昭君嫁到匈奴後,成為匈奴呼韓邪單于的寧胡閼氏,在王昭君的努力下,匈奴與漢朝有六十年沒有發生戰爭。

難能可貴的是,當呼韓邪單于去世後,王昭君向漢庭上書,想要回到中原,但是漢成帝卻希望她能夠“從胡俗”,再嫁給呼韓邪單于的大閼氏的長子,雖然這和中原的倫理觀念相牴觸,但她從大局岀發,答應了這場婚事。

但是,儘管昭君做了如此多的貢獻,她的下場依舊是悲慘的,在王莽篡漢之後,新政權隨即與匈奴發生戰亂,王昭君也因為悲憤成疾,最終去世。

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古代四大美女的結局如何?

三國裡最為出名的貂蟬,歷史上可能並不存在

我們所瞭解的貂蟬,大多出於《三國演義》,是羅貫中根據之前說書話本的故事整理創作的。

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上,其實並沒有關於貂蟬這個人的任何記載,現在很多史學家都懷疑,貂蟬可能只是一個被杜撰出來的角色。

傳說貂蟬是東漢末年時期大臣王允府上的一名歌姬,因她能歌善舞,並且美貌超群,一直深得王允的寵愛。

當時正是董卓專權之際,獨攬朝政,東漢可以說是名存實亡了。司馬王允為了要殺董卓,奪回權利,決定離間董卓和呂布的關係,設下了連環計。先假意將年僅16歲的貂蟬許配給呂布,之後又將貂蟬當禮物送給董卓,造成一種董卓要奪呂布所愛的假象。從此貂蟬便周旋在呂布與董卓二人之間。

貂蟬故意在後花園勾引呂布,又特意讓董卓看見,成功挑撥了他們二人原本親密的養父子關係,導致董卓與呂布干戈相見,最終董卓為呂布所殺,呂布也如願抱得美人歸,娶了貂蟬為妾。

關於貂蟬最後的結局,歷史上並沒有這個人的資料記載,基本都出自戲劇,有說呂布被殺後,人們將貂蟬送給關羽,但是關羽不為所動,最終殺死了貂蟬,還有說關羽贊同貂蟬捨身救國的報復,最後在關羽的掩護下逃走,削髮為尼,孤獨終老。

還有說貂蟬壓根就是曹操安置在董卓身邊,迷惑他的一名美女,是一名美女間諜,在完成了任務後,最後回到了曹操的身份。

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古代四大美女的結局如何?

楊貴妃三尺白綾之死

楊貴妃,原本是洛陽一個小官吏的養女,小字玉環。楊玉環最初是唐玄宗李隆基兒子壽王李瑁的一名妃子,因天生麗質,被李隆基一眼看中,皇權至上的時代,即使她已經結婚依舊是被送入宮中,成為貴妃。

公元756年,備受李隆基寵信的大臣安祿山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造反,爆發安史之亂,矛頭直指楊貴妃的兄長楊國忠。

叛軍打入長安後,李隆基攜帶楊貴妃倉皇出逃。當時李隆基打算逃往楊國忠的老巢四川,因為楊國忠與楊貴妃的關係,一旦到了四川,李隆基可能就會落入任人擺佈的地步,而當時的太子李亨並不希望看到這樣的情況,於是與禁軍首領陳玄禮合謀發動了馬嵬坡兵變。

在這場兵變中,楊國忠被憤怒計程車兵以通敵的罪名殺死,隨即包圍了李隆基所在的驛站,儘管李隆基盡力安撫士兵,並且表示既往不咎,但是這些士兵仍然不肯退去,最後陳玄禮建議,只有賜死楊貴妃,士兵就會退去。

一番爭辯無濟於事,最後李隆基將白綾帶給了楊玉環,將其賜死。雖然楊玉環備受皇恩,被稱為“絕代佳人”,被李白高度評價為“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的美人,有著“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傳說的楊貴妃,最終也不幸淪為了皇帝為保命的殉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