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為何能成天下共主,只是治水有功嗎?要真這麼想你就太天真了

大禹治水是上古時期一件不亞於黃帝與蚩尤的涿鹿之戰的大事。大禹治水既是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故事(上古大洪水我記錄在各個文明遠古傳說的,諾亞方舟是其中之一),又是一件上古時期黃河氾濫洪水滔天的治理工程記錄手冊。治水結束之後,大禹得到天下人的心,接替帝舜成為天下共主基本上是板上釘釘的事。大禹治水有功,成功登臨帝位,很顯然是一個童話故事,或者是一個過分簡單的政治故事。這事真有這麼簡單嗎?恐怕是痴人說夢。

大禹為何能成天下共主,只是治水有功嗎?要真這麼想你就太天真了

大禹,名文命,父親是上一代治水大臣鯀,鯀的父親是五帝之一的顓頊,顓頊的爺爺是黃帝;那麼也就是說,大禹的黃帝的玄孫、顓頊的孫子,是那個當之無愧的天潢貴胄、血緣貴族,還是頂尖的那種。《史記》記錄了這麼一句話:

“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鯀皆不得在帝位,為人臣。”

為什麼司馬遷特意提及呢?因為這事是為後來大禹的即位做鋪墊,順帶說到大禹家世之顯赫。上古時代洪災是年年有的事,規模不同罷了;大禹治水之前的帝堯時代,滔滔的洪水淹沒丘陵、包圍山丘,百姓苦不堪言,帝堯只能尋找有才之士治理洪水。

得重臣推薦,帝堯任命鯀治水;治水九年,無功,而後帝堯找來舜進行重用提拔,代替自己巡狩。這一過程,舜抓住鯀治水不利的把柄,將其流放至死。這裡停一下,當時治水大臣的權柄地位不是三代之後所能比的,治水大臣有著僅次天下共主的權力,能名正言順(洪災禍害天下)地調動各方人馬(當時社會生產力和工具等均較落後,只能用大量人力彌補);舜除去鯀就是除去爭奪他帝位的最大競爭對手,雖然這樣說有些陰謀論,但事實的確如此。

大禹為何能成天下共主,只是治水有功嗎?要真這麼想你就太天真了

另外,很多人誤以為五帝是上古時期,包括黃帝,及黃帝之後按順序之後的天下共主,其實不然。五帝是上古時期,五位偉大的部落首領或部落聯盟首領的統稱。天下共主,黃帝之前有九代炎帝,黃帝之後有帝摯、少昊(不在五帝中)。

五帝分別是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無一例外全是姬姓,意味著他們是同一個母族出身。

因此春秋戰國和後世儒家學者無比崇尚的上古時代,其所謂的公天下和大同社會,嚴格意義上說從未出現過。從這一脈相承可以看出。

“於是九州攸同,四奧既居,九山刊旅,九川滌原,九澤既陂,四海會同。六府甚,眾土交正,致慎財賦,鹹則三壤成賦。”

大禹治水疏通了九條大河,整個神州大地的山川河流都被梳理了一遍,開闢了新的道路,連線九州實現統一,天下之人都感恩大禹的治水。四海之內的諸侯都來到都城會盟朝見,並代替天子帝舜制定了種種規則和實施了種種措施。例如,大禹將土地根據肥沃貧瘠、連貫地理等評定出三等級,各地諸侯重新按照土地等級進貢納稅;大禹還進行了分封諸侯土地和賜予姓氏。大禹雖然打著天子帝舜的名號,做實事的是他,所以天下人記著的皆是大禹的恩情。大禹算是重新釐定了天下諸侯。

大禹為何能成天下共主,只是治水有功嗎?要真這麼想你就太天真了

“皋陶作士以理民。”

皋陶是當時的法律大臣,帝堯時期便處理過許多政事。帝舜晚年,德高望重、社稷之法的皋陶向大禹示好(主要是大禹的才能品行和言論道理折服了皋陶),用自己手中的權力號召天下人以大禹為榜樣,對於那些不聽從自己這個命令的人,施以刑法懲治。

“皋陶於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則禹。不如言,刑從之。”

《史記》記有一話:

“於是天下皆宗禹之明度數聲樂,為山川神主。”

意思是說大禹已經成為能夠代山川之神施行號令的帝王。

皋陶如此支援大禹,帝舜也順水推舟,立大禹為地為繼承人,可這帝位在此事發生的十七年後才傳至大禹手中。而大禹在守喪三年不肯接受帝位,將帝位退讓給帝舜之子商均,自己找了個地方躲了起來,但是天下諸侯還是找到大禹,不願侍奉商均。

大禹為何能成天下共主,只是治水有功嗎?要真這麼想你就太天真了

“如此被逼無奈之下”,大禹才接受天子之位,國號夏後。

“帝舜薦禹於天,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喪畢,禹辭闢舜之子商均於陽城。天下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國號曰夏後,姓姒氏。”

說到最後,大家還認為大禹能成天下共主,只是有大功在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