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猛龍”不過江,扛起多倫多攻防大梁的新“北境雙雄”

7月31號的複賽開始前,聯盟16位專家團受邀投票預測本賽季的總冠軍歸屬,其中洛杉磯快船獲得8票,密爾沃基雄鹿獲得4票,洛杉磯湖人獲得3票,而“有幸”獲得最後這一張選票的球隊卻令許多球迷感到意外,因為專家團將這“寶貴”的一票投給了失去“帶頭大哥”、在賽季開始前甚至都被許多人預測無法進入季後賽的衛冕冠軍多倫多猛龍…所以,就在這條新聞下方的評論區裡,我看到有球迷在調侃:“這位專家應該是忘了倫納德去洛杉磯了”…

雖然我並不認為猛龍會連季後賽都進不去,但你要讓我說猛龍能夠奪冠?我可不想“撒謊”…沒有倫納德的猛龍確實顯得“群龍無首”,洛瑞已經34歲,場均資料也逐年下滑;伊巴卡31歲且本來就不是一個球隊領袖;西亞卡姆雖然年輕有天賦,但要讓他在一個夏天的時間裡完成角色轉換迅速進入狀態?我不太相信。簡而言之,這支猛龍已經沒有了“冠軍相”,所以在賽季開始前我也覺得他們只要能夠穩住季後賽名額就算是“完成目標”了。

不是“猛龍”不過江,扛起多倫多攻防大梁的新“北境雙雄”

但多倫多人好像並不滿足於此,不僅順利保證了季後賽名額,提前鎖定東部上半區,甚至越戰越勇。複賽開始後連克魔術、熱火,更是以15分的分差輕取奪冠呼聲極高的洛杉磯湖人並讓他們吞下“被橫掃”的苦果,這也是湖人對陣猛龍的第11連敗,上一次贏他們還要追溯到6年前…截至複賽第九天,他們僅僅輸給了打法相同的凱爾特人。隨著賽季的深入,這支被人“看輕”的衛冕冠軍終究還是展示出自己的“冠軍相”來。

因為缺少了倫納德這一高效進攻點,猛龍的進攻效率(ORtg)較之上個賽季的確有所下滑,但是他們的防守效率(DRtg)卻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這個提升幅度已經完全足夠填補進攻端的“缺失”,如果我們拿近兩個賽季猛龍的攻防效率值和本賽季全聯盟各球隊比較的話可以很清晰地看出這一提升:

不是“猛龍”不過江,扛起多倫多攻防大梁的新“北境雙雄”

上圖灰色隊標是上個賽季攻防效率值座標,彩色隊標是本賽季攻防效率值座標,中間黑色點線表示

聯盟各球隊進攻效率&各球隊進攻節奏與防守效率&防守節奏之間的冪律

。因為防守效率是越低越好,因此上圖的冪是“映象”轉換後的值。而之所以要將進攻節奏和防守節奏分開計算的原因是

很多球隊的場均Pace並不能真實反映該球隊的攻防速率,有些隊伍進攻端選擇提速,因為善轉換、防反,打對手立足未穩;而在防守端他們卻選擇降速,為的就是讓對方陷入陣地戰從而減少防反、轉換等輕鬆得分的情況

。典型的例子就是本賽季之前的勇士。

你不用理解上面這段話是什麼意思,你只需要知道攻防效率與攻防節奏之間計算出的冪越大則實際攻防效率越好,

換言之就是各隊座標越“遠離”黑色點線則表示在同樣的攻防回合中攻防淨效率越好!

相比於上個賽季,猛龍的值提高了0。21。

不要覺得奇怪,雖然在失去了倫納德的支援以後看似他們的整體實力有所下降,但事實卻告訴我們猛龍剔除了節奏差異之後的綜合攻防淨效率是有略微提高的。

不是“猛龍”不過江,扛起多倫多攻防大梁的新“北境雙雄”

究竟是什麼原因支撐著猛龍繼續保持著總冠軍的競爭力呢?進攻端能夠讓他們維持不錯效率的最重要“催化劑”是西亞卡姆嗎?防守端是因為鮑威爾、阿努諾比等人的強勢崛起彌補了小加索爾的“退化”以及倫納德離開的空缺嗎?

填補倫納德空缺的範弗利特

估計許多球迷在倫納德離開以後最擔心的就是猛龍的進攻了吧?洛瑞年紀越來越大,伊巴卡和小加索爾進攻慾望不夠很難撐起猛龍的主要進攻點,最好的外線三分終結點丹尼-格林也遠赴洛杉磯,西亞卡姆雖然天賦異稟但畢竟成長需要時間,所以好像怎麼看他們的進攻都會是最大的問題。但事實卻並非球迷所擔心的那樣,甚至於許多猛龍球迷認為他們這個賽季的進攻【更加流暢】了!

確實如此,在缺少了多個得分點尤其是少了倫納德這樣一個頂級的單打強點以後猛龍的進攻效率不僅沒有太明顯的下滑,甚至給人以一種,更加“團隊化”、更加流暢的觀感。

和上個賽季相比,雖然他們全隊的場均總傳接球次數

下降了6.8次

,但是在進攻選擇上還是有著“細微”的變化,轉換進攻頻率提高了

1.5%

,空切頻率提高了

1.7%

,背身單打頻率降低了

2.0%

,這三項恰恰又是猛龍僅有的增(降)幅度超過1。5%的進攻方式:

不是“猛龍”不過江,扛起多倫多攻防大梁的新“北境雙雄”

而這主要的功勞就來自於範弗利特!

提到首發以後的範弗利特場均得分比上個賽季提高了6。6分,但這絕不是他給予猛龍的最大幫助。他在場的意義不是增加了一個得分點,而是在於他的組織、串聯能力要比倫納德+丹尼-格林還要好…

不要懷疑我的觀點,雖然相比於上個賽季猛龍場均25。4次助攻沒有任何變化,但是有無範弗利特在場球隊的各項進攻指標尤其是

轉換進攻端

空切發起端

的頻率卻有著顯著的變化。當然資料上並不能直接查詢到有無範弗利特時球隊轉換進攻和空切的具體變化,但是我們可以透過一些“側面資料”來窺探一下範弗利特在場與否對於猛龍進攻端的影響之重大。

不是“猛龍”不過江,扛起多倫多攻防大梁的新“北境雙雄”

首先在“轉換進攻”方面。

猛龍有範弗利特的時候球隊一次進攻佔比(也就是扣除了搶到進攻籃板後的二次進攻情況)89。65%,沒有他的時候是88。66%,

提升幅度0.99%

有範弗利特的時候球隊快攻得分佔總進攻回合比是17。66%,而沒有他的時候是15。12%,

提升幅度2.54%

有範弗利特的時候球隊每48分鐘傳接球次數301。1次(這個次數在全聯盟已經排到第8了),而沒有他的時候是289。3次,

提升幅度3.92%

為了便於對比,我把猛龍隊內場均助攻次數超過1。5次且出戰時間超過20分鐘以上的8位球員這三項資料拿來做個對比:

不是“猛龍”不過江,扛起多倫多攻防大梁的新“北境雙雄”

三項和轉換進攻關係較為密切的On-Off資料中有且僅有範弗利特一人都是“正值”,作為猛龍進攻中使用頻率最高的型別,範弗利特在其中起到了關鍵作用,特別是當洛瑞逐漸步入職業生涯末期、重要的高位策應手小加索爾更是狀態一年不如一年,他們能夠維持著聯盟最高效的轉換進攻效率、能夠串聯起那群年輕球員的進攻最大的功勞就是範弗利特。

而在另一個進步明顯的地方就是空切戰術的利用更加頻繁了。相比於上個賽季他們的場均空切回合提高了近兩次,根據戰術網站的統計顯示:

範弗利特本賽季參與到空切戰術進攻的回合場均次數達到3.2次,其中作為空切終結球員的次數只有0.3次,作為發起人的次數是2.9次

。上個賽季他的場均空切終結次數同樣是0。3次,但作為發起人的次數卻只有0。6次,提高了將近5倍!因此,雖然好像猛龍的空切進攻和他這個身高僅有1。83米的後衛“關係不大”,可實際上範弗利特

參與的空切進攻得分

(終結或發起)達到了場均4。0分全隊第一,而上個賽季僅有0。9分…這甚至還超過了實際參與空切進攻回合次數最多的洛瑞,即便在全聯盟其參與空切進攻戰術的得分也高居第14:

不是“猛龍”不過江,扛起多倫多攻防大梁的新“北境雙雄”

與此同時,在擋拆接球、手遞手、繞掩護這三項需要團隊配合的進攻選擇中範弗利特也比上個賽季有了至少17%的提升(終結+發起),只不過猛龍本賽季使用頻率最高的轉換進攻和效率最高、最體現戰術執行力的空切令我印象最深,也讓我覺得對猛龍整體進攻端的填補最顯著。

假如要總結一下範弗利特在進攻端對於球隊影響的話那應該是:

上個賽季倫納德能做的除了背身單打他鞭長莫及以外其他方面都能做得更多、更全甚至更好。

如果你還記得我賽季初一篇文章的話應該就有印象,我說上個賽季納斯給倫納德設計的戰術幾乎一個不落地給了範弗利特,不管是終結球員還是發起人,甚至連邊線球戰術都是如此,納斯完全就是把範弗利特當作倫納德來使用,事實證明納斯“賭”對了,他在進攻端的作用還比倫納德更廣(但效率是肯定沒倫納德高的)。

他的貢獻絕不僅僅體現在場均提高了6。6分而已,更重要的是作為猛龍“雙控衛”陣容的關鍵一員,他可以在進攻方式、型別、選擇以及環境等我們在基礎資料上看不到的各個方面給予猛龍幫助。突破威脅、傳球意識、戰術執行力等等,這些才是範弗利特最有價值的地方。

通俗點理解就是球迷口中常說的“化學反應”吧。

不是“猛龍”不過江,扛起多倫多攻防大梁的新“北境雙雄”

撐起猛龍防守體系的西亞卡姆

如果說範弗利特對於猛龍是一個意料之外的驚喜,那西亞卡姆就是意料之中的回報。在賽季開始前猛龍召開的新賽季首次新聞釋出會上納斯就說過要將西亞卡姆培養成一個最全面的球員,攻防兼備還要給他更多處理球的機會。雖然這個賽季西亞卡姆的組織能力並沒有提升太多,但是攻防兩端來說西亞卡姆確實有了顯著的進步。

場均23。6分7。5個籃板3。6次助攻1。0個搶斷0。9次蓋帽,五項基礎資料全面上漲。而如果說在進攻端範弗利特是猛龍最好的“催化劑”的話那在防守端猛龍的最大功臣就是西亞卡姆了。在小加索爾狀態下滑明顯且外線缺少了倫納德的情況下可以說西亞卡姆就像字母哥一樣一人撐起了猛龍的防守體系。

先看一下西亞卡姆本賽季的防守效率拆解:

7項防守型別拆解西亞卡姆均有資料統計,且只有防背身單打和擋拆接球這兩項本就使用頻率最低的進攻型別佔比低於5%;

所有防守拆解中僅效率排名最低的是接球投,但也超過了聯盟63。8%的球員;

共有3項防守效率排名超過了聯盟85%的球員。

不是“猛龍”不過江,扛起多倫多攻防大梁的新“北境雙雄”

我曾經有介紹過好幾次猛龍的防守體系,他們是採用類似於雄鹿的防守模式,也就是常常故意“放水”給對手投三分,目的是儘快逼迫對手選擇不合理的三分出手,但並非真正的給予對手大空位機會,因為他們總會用側翼身高臂展的球員進行掃蕩式干擾。字母哥和西亞卡姆就是各自球隊防守體系下最關鍵的那個“掃蕩機”。因此儘管作為一個內線球員,可他的防接球投頻率卻達到了

54.5%

…這不僅僅是猛龍全隊的防接球投主力,更是全聯盟場均防守接球投次數最多的球員(7。4次)…

這就是說猛龍的這種防守策略完全就是為西亞卡姆的“量身定製”的,全聯盟能夠承受得起這種防守策略的只有雄鹿和猛龍兩支球隊。甚至於他們做的還要比雄鹿更加徹底的多,因為不僅僅是故意“放水”,甚至還絕不允許對方持球三分能力出色的球員獲得機會,下圖是聯盟防守非助攻三分效率,不管是百回合限制對手出手次數還是命中率猛龍都做到了極致:

不是“猛龍”不過江,扛起多倫多攻防大梁的新“北境雙雄”

而這個負責外線“纏繞”對手持球三分高手的任務也有一大部分扛在了西亞卡姆的肩上。

我簡單複述一下猛龍的外線防守策略:

以西亞卡姆等人為首的外線防守群嚴防死守哈登、東契奇這類持球單打三分能力極強的球員輕易出手,同時儘量逼迫對手將球傳給空位把握能力較弱的隊友手中,並且“有意無意”得給予這位接球人一定的出手空間,讓對方錯誤地認為是個好的選擇,而在這個時候擁有身高臂展優勢的西亞卡姆則會迅速跟進干擾對手投籃。

所以這就是許多球迷疑惑的“

西亞卡姆的三分限制效果達到了-4.4%,場均防守三分次數卻高達7.0次全隊第一;更詭異的是猛龍場均讓對手空位、大空位三分出手總次數全聯盟第三,而限制對手三分命中率卻又是聯盟第一

”這一連串相互矛盾的現象之原因。

不是“猛龍”不過江,扛起多倫多攻防大梁的新“北境雙雄”

這確實太離奇了,猛龍防對手三分效率聯盟第一,對手空位三分出手次數卻聯盟第二,難道是猛龍每次都運氣那麼好?誰和他打就手感不好?哪怕有場均最多的空位機會也把握不住?西亞卡姆從上個賽季開始三分限制效果就不差,對手是犯糊塗了每次逮著西亞卡姆防守自己的時候來出手?這一切都不過是猛龍刻意營造的防守端“假象”而已,他們就是透過不斷的製造“失位假象”誘使對手投籃。也正因如此,西亞卡姆的RAD防守威懾區域始終都處在油漆區外到三分線之間的中遠距離段,效率排名也僅僅超過聯盟73。4%的球員。如果還不能理解我表達的意思的話我們再看看RAD圖解或許你就懂了。

【下圖藍色部分表示在場時對手在該區域的百回合出手下降,紅色部分表示在場時對手在該區域的百回合出手上升。可以明顯看到限制效果-4。4%的西亞卡姆在場時對手的三分出手反而瘋漲…】

不是“猛龍”不過江,扛起多倫多攻防大梁的新“北境雙雄”

在倫納德和格林“西遊”洛杉磯之後,在洛瑞、伊巴卡、小加索爾等人逐漸老去,他們不僅沒有消失在球迷的面前,甚至越戰越勇,打出了賽季開始前絕大多數球迷都沒能預料到的成績,更是在複賽開始後真正展露出了衛冕冠軍的姿態,這不是一個人就能夠做到的,在進攻端,有西亞卡姆的成長,有伊巴卡的生涯最高效,有阿努諾比和鮑威爾的助力,但是我覺得最關鍵的球員是範弗利特,是他填補了倫納德的“空缺”並且讓球隊的“化學反應”更好;而在防守端,雖然也是一批新秀的態度足夠好、一群老將的經驗足夠豐富,但是沒有西亞卡姆這個核心他們是無法打出這樣的防守表現的。

範弗利特和西亞卡姆,一內一外,一攻一防,兩個初出茅廬的年輕新秀扛起了後倫納德時代猛龍的大梁,或許他們就是多倫多新的“北境雙雄”。

不是“猛龍”不過江,扛起多倫多攻防大梁的新“北境雙雄”

猛龍能夠衛冕嗎?雖然這個賽季群雄割據要想脫穎而出實際上比上個賽季勇士一家獨大的時候更困難更難以捉摸,但他們有著和勇士一樣的精髓——以防守立足的團隊籃球。在聯盟的歷史上,可以說每一支創造奇蹟的球隊都是這種型別,所以你又有什麼理由認為他們沒有機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