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冠》:成為自己,排球就是目的

《奪冠》是由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中國女子排球隊領銜主演的劇情運動片。

《奪冠》這部電影時間雖然有近2個半小時,但是故事情節卻非常簡單,主要講述1981年中國女排首奪世界冠軍、2008年奧運會中美大戰、2016年裡約奧運會中巴大戰;而郎平和某教練是電影中見證中國女排40多年風雲起伏的關鍵人物。

《奪冠》:成為自己,排球就是目的

海報

電影故事情節簡單,誰看誰知道,就不分析了。只是有幾個疑問,在此展開分析:

第一個問題:吳剛和黃渤飾演的某教練是誰,怎麼不打出名字來。

《奪冠》:成為自己,排球就是目的

某教練

1976年,新的女排國家隊成立。袁偉民(1976-1984執教)是女排國家隊成立後的首位主教練,他帶領中國女排實現三連冠,即81年世界盃冠軍、82年世錦賽冠軍、84年奧運會冠軍。

陳忠和(2001-2008執教),陳忠和此前一直是中國女排陪打教練,他先後輔佐過6任女排主教練,直到自己成為中國女排主帥。陳忠和帶領中國女排獲得了2003年世界盃冠軍和2004年雅典奧運會冠軍。雅典奪冠也是中國女排在1984年之後第一次奪得奧運冠軍,其意義非同尋常。2008年,中國女排在北京奧運會中不敵美國女排,最終收穫一枚銅牌,陳忠和隨即離任。

查閱中國女排的歷任主教練可知,吳剛飾演的是傳奇女排教練袁偉民,黃渤飾演的是著名女排教練陳忠和。

僅從帶隊戰績來看,郎平、袁偉民、陳忠和位列中國曆任11位女排主教練前三。

據說,陳忠和因為影片中一些爭議鏡頭,和片方意見相左,要求刪除影片中與自己有關的部分,並建議對這部電影嚴格稽核。還有一說是,袁偉民、陳忠和和老一輩女排運動員放棄署名,是因為中國女排沒有我,只有我們,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稱呼,就是中國女排。是否署名對於電影影響不大,真實原因就交給吃瓜群眾去猜吧。

第二個問題:中國女排的精神是什麼?

《奪冠》中打出的女排精神是:

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

但是從美國回來的主教練郎平,帶回了一些不一樣的思想,包括你為什麼打排球,成為自己,排球不是隊員的全部,第二也非常了不起,享受排球等。

1995年至1999年3月,郎平第一次執教中國女排,並帶隊獲得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銀牌,這一成績對於當時的女排而言極為不易。因為沒有奪冠以及家庭原因,郎平在1999年卸任女排主教練。

為什麼中國那麼看重一場體育比賽,為什麼比賽的目標只有贏,郎平說,因為我們內心不夠強大。

重回世界之巔的戰績表明,郎平引入的新思想和新方法是對的。那女排精神是否要需要更改,以注入新時代的新思想:

成為自己、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

郎平是舉國體制培養的花朵,但是最終卻掙脫了舉國體制下運動員的宿命,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郎平是真正把排球視為自己的職業和事業,

排球就是目的,而不是一個達到其他目的的手段。

第三個問題:郎平的改革意味著什麼?

2013年,郎平接手中國女排,啟動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包括國家隊擴編、從地方大量啟用新人、全球聘請教練等。

郎平曾說,光靠精神贏不了球。是郎平的國際視野,包括科學先進的訓練方法,從美國聘請的康復師(減少傷病),大膽啟用新人,鼓勵隊員去國際上見世面,以及她的個人魅力,再加上運動員的拼搏進取,成就了現在中國女排的輝煌。所以競技體育要回歸科學化和專業化,最好不要讓外行來領導內行。

女排精神感動了中國。其更深的啟示在於,改革必須徹底。你可以在旁邊監督、看結果,不行也可換人,但不能插手亂干預。這個啟示對於當前的體制改革和企業管理都具有深遠的借鑑意義。

在某些競爭激烈的行業,現在還存在一些國企,或者從國企股改轉型的企業,依然在使用三十年前的體制,如中央集權式的職能制。導致企業對環境應變緩慢,這其實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吃老本總有吃完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