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乒乓球為何能稱霸世界?靠的就是他這樣的奮鬥與犧牲精神

乒乓球,是中國的國球,是一個“誰都打不過”的存在。從上世紀60年代的容國團和莊則棟開始,就一直牢牢霸佔著世界第一的位置。我有時就在想,為什麼中國乒乓球就能長盛不衰,生生不息?直到看到馬琳的故事,我才恍然大悟。

今天,2月19日,是馬琳的39歲生日,先祝他生日快樂,事業再創輝煌!

中國乒乓球為何能稱霸世界?靠的就是他這樣的奮鬥與犧牲精神

馬琳在北京奧運會上

馬琳,1980年出生於遼寧瀋陽,原乒乓球運動員,已經退役,現在是國家隊教練之一。馬琳職業生涯中共獲得18個世界冠軍,和王皓與鄧亞萍並列排在國乒歷史上的第三位,僅次於張怡寧的19個和王楠的24個。

馬琳有個綽號,叫“世界盃先生”,他曾在四次奪得世界盃冠軍。當然,馬琳的職業生涯最輝煌的時刻,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獲得了奧運會男單冠軍。在自己祖國舉辦的奧運會上獲得世界冠軍,光憑這一點,馬琳在國乒歷史中的特殊地位也是無人能企及的。

中國乒乓球為何能稱霸世界?靠的就是他這樣的奮鬥與犧牲精神

北京奧運會領獎臺上的乒乓男團,從左至右依次為王勵勤、王皓、劉國樑和馬琳

梅花香自苦寒來

馬琳的出生在一個非常普通的家庭,父親在玻璃儀器廠上班,母親在紡織廠食堂工作。6歲那年,被區體校教練挑中,從此開始了他的乒乓生涯。為了提高兒子的球技,馬琳父母每月花50元錢,從瀋陽市體校找了一個陪練。那時,馬琳的父母的工資加起來才不到80塊錢。為了支撐起這個家,馬琳的父親每天下班後就去火車站當搬運工扛貨。

貧寒的家境讓小馬琳有了一種與年齡不相稱的成熟。出眾的天賦加上刻苦的訓練,讓他漸漸脫穎而出。1990年,10歲的馬琳進入省體校,成為一名專業運動員。

1994年,在全國青少年乒乓球比賽中,14歲的馬琳奪得冠軍。當時還在國乒當主教練的蔡振華相中了他,一紙調令,馬琳進入了國家隊。

中國乒乓球為何能稱霸世界?靠的就是他這樣的奮鬥與犧牲精神

馬琳在比賽中

風雨之後,終見彩虹

在人才濟濟的國家隊,年輕且沒有經驗的馬琳很少有參加大賽的機會。看到隊友接二連三地在世界各地爭金摘銀,馬琳既羨慕又心有不甘。

此時是1996年,恰逢國企改革,馬琳的父母先後下崗,家裡一下子失去了經濟來源。夫婦倆非常痛苦,但是為了不影響兒子訓練,他們將下崗的事瞞著兒子,在瀋陽開起了小飯館。老闆廚師服務員,端茶遞水掄大勺,都是他們兩人包乾。

經過近5年成長的馬琳終於迎來了機會。1998年,馬琳奪得亞錦賽男雙、男團冠軍。1999年世乒賽,馬琳連克瓦爾德內爾、索諾夫等世界名將,勇奪男單亞軍,混雙冠軍。2000年世界盃冠軍。2001年世乒賽男團冠軍、國際乒聯巡迴賽男單男雙冠軍。2004年雅典奧運會男雙冠軍。2006年巴黎世界盃男單冠軍。

直到巔峰——2008年,北京奧運會,馬琳一舉奪得男單冠軍、男團冠軍兩枚金牌。

中國乒乓球為何能稱霸世界?靠的就是他這樣的奮鬥與犧牲精神

成功的背後,都是荊棘與汗水

在家盡孝,為國盡忠

成名之後,馬琳首先回報了父母。他用比賽的獎金在瀋陽為父母了買了一套大房子,並勸父母不要再開小餐館,在家好好享受生活。

知道父親喜歡手錶,父親50大壽時,還在國外比賽的馬琳,託人從瑞士買回一塊勞力士手錶。這是馬琳送給父親最貴重的禮物,父親一直戴在手上。

中國乒乓球為何能稱霸世界?靠的就是他這樣的奮鬥與犧牲精神

馬琳與主教練劉國樑,後者現已是乒聯

2012年,倫敦奧運會,代表中國男乒出征的是張繼科、王皓、馬龍。上屆奧運冠軍馬琳陪著他們一起去了倫敦,去幹什麼呢?根據當時的主教練劉國樑後來說:“每天坐地鐵去買菜,打下手做飯,給參賽教練、隊員當廚師、打雜。等參賽隊員吃完後,馬琳他們再吃剩下的飯菜,吃完了再收拾、刷碗。”

“上屆奧運會兩塊金牌,這屆做這些事,除了在中國乒乓球隊,到別的乒乓球隊可能嗎?”

馬琳的精神就是中國乒乓球隊最寶貴的財富,正是他們這樣的表現,給了年輕隊員一代一代傳承下去的榜樣。這是我們真正能夠取勝的根本。

——這也是劉國樑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