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挪用海軍軍費真相

1894 年清朝在的中日甲午戰爭中慘敗,號稱現代化的北洋水軍全軍覆沒,許多說法歸咎於慈禧挪用海軍軍費修建頤和園,導致北洋水師在甲午戰爭前準備不足,裝備落伍,以致造成甲午戰爭的失敗。

慈禧挪用海軍軍費真相

據一些歷史研究者考證,修頤和園佔用海軍經費的說法是不成立的, 經費名義上挪用北洋海軍的軍費,但實際上卻是各地督撫孝敬的錢,只是掛靠在海軍軍費的名義下。1888年秋,醇親王透過李鴻章,向一些沿江海省份的總督、巡撫授意,要為孝敬老佛爺修頤和園。但顧及自身形象,當年的執政者也覺得這事不光彩,醇親王於是就想出以海軍的名義籌款,最後共集260萬兩白銀。這260萬兩,除一部分用於修建頤和園,剩下的都投入到鐵路建設。由此看來,修頤和園的錢和海軍經費沒有半點關係,這份錢原來也不屬於海軍。不僅如此,戰爭開打後,慈禧太后還從私房錢裡拿出了300萬兩貼補海軍。

我們現在的說法,大都是根據兩個的說辭。一是在戊戌變法失敗後不久,避居日本的梁啟超首先在《瓜分危言》一文中揭露:“括全國之膏血以修國防,而其實乃消磨於園林土木之用,莫之或知,卒令一蹶不振。割千餘里之遼、臺,償二百兆之金幣;元氣盡斷,國醜全露。”二是,曾任光緒帝內侍王世龢曾爆料:由於內廷大修,內務府頗獲厚利;續修西苑,奉宸苑堂司大飽私囊。海軍衙門看見如此得益,便謀修頤和園,動款3000餘萬兩白銀。後來,“頤和園系用海軍經費修建,北洋海軍因此不振,失去發展機會”的說法便被許多近代史專著廣為採用。但是就這兩個人身份而言,以及他們對慈禧太后的仇恨,本身就讓他們對有關慈禧的言論,帶有極大的水分,站在我們如今客觀的角度來說,其實慈禧太后,不大可能挪用海軍經費來修頤和園。

慈禧挪用海軍軍費真相

洋務運動以來,滿清的“淮軍派”和“湘軍派”就有著“海防”和“塞防”之爭。而在這場關乎國運的爭論中,無論是光緒皇還是慈禧太后,都無一例外的支援了“淮軍”的海防,所以才有了李鴻章在滿清末年的崛起。如果當時的慈禧太后不重視海防,那麼京畿重用的估計就是左宗棠而不是李鴻章了。而且在甲午戰爭前,大約三十年,因洋務運動。福州船政局給朝廷提交了一份圖紙,想自行設計製造一艘鋼甲巡洋艦。滿朝文武皆不以為然,都認為這是不自量力,異想天開,統統予以駁斥。但這位慈禧太后卻力排眾議,一錘定音批示道:“籌辦海防二十餘年迄無成效,即福建所造各船亦不合用,所謂自強何在?此次請造鋼甲兵船三號,著其撥款興辦,惟工繁費巨,該大臣等務當實力督促,毋得草率偷減,乃至有名無實。”而該艦也最終建成,成為了北洋水師八大遠字號主力艦中唯一的國產戰艦——平遠號裝甲巡洋艦,代表了那個時代中國造船業最高的水準,是一次開天闢地的創舉。顯然,歷史上的慈禧,有很多普通人所看不到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