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登堂」第二十九講 辨「連山」、「歸藏」、「周易」兼談卦序

第二十九講 辨「連山」、「歸藏」、「周易」兼談卦序

「周易登堂」第二十九講 辨「連山」、「歸藏」、「周易」兼談卦序

《周禮·春官》曰:“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其中連山易和歸藏易,兩千年來歷代典籍鮮有記載,學術界無不認為其已失傳,幾成定論。《連山易》以《艮卦》為首卦,“艮為山”,《艮卦》兩山重疊之象,故曰“連山”。《歸藏易》以《坤卦》為首卦,《坤卦》是訊息卦,陰氣盛極,其天時為仲冬之月,節氣為大雪和冬至,以地支紀為子,子正即為冬至日,古人測日影,這日中午日影最長。仲冬之月,天地凍閉,萬物歸藏,故曰“歸藏”。《周易》以《乾卦》為首卦,“乾為天”,天道執行,週而復始,萬物隨時而變化,故曰“周易”。

「周易登堂」第二十九講 辨「連山」、「歸藏」、「周易」兼談卦序

《史記》中提到“殷道親親,周道尊尊”,“殷道親親”,殷人重母統,太子死立弟不立嫡孫;“周道尊尊”,周公制禮作樂,實行宗法制和嫡長子制承製,周人重父統,重直系輕旁系,重子而輕兄弟,太子死立嫡孫不立弟。親親重血緣與家族,尊尊別等級與貴賤。在這裡我想在前面再加上四個字,叫“古道賢賢”。堯舜時代,王權的傳承實行選賢任能的“禪讓制”。孔子在《禮記·禮運》中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在這個“禪讓制”階段,天下以賢者為賢,選賢任能而傳天下,故曰“賢賢”。到了夏代,雖然“禪讓制”已被王權世襲制所取代,但由於夏代脫胎於原始社會,“禪讓制”的傳統觀念還沒有完全消除,賢賢古風仍很濃重,所以也可以說“夏道賢賢”。

「周易登堂」第二十九講 辨「連山」、「歸藏」、「周易」兼談卦序

一般認為,夏代及以前使用的是《連山易》,商代時使用的是《歸藏易》,周代及以後使用的是《周易》,筆者很贊同這種意見。筆者認為,《連山易》、《歸藏易》和《周易》並不是三部各自獨立的《易》,《連山易》和《歸藏易》也不是失傳,這三《易》之間應該是前後傳承、不斷演化的關係。這三《易》的整體框架和基礎理論是相同的,然隨著朝代的更替和時代的要求,其繫辭定有更改,其卦序更是有明顯的改變,這都是自然而然的。故《周易》是由《歸藏易》演化而來的,而《歸藏易》又是由《連山易》演化而來的。文王囚於羑里之時,就是在《歸藏易》的基礎上進行推演,觀象撰辭,以述當世之事。

「周易登堂」第二十九講 辨「連山」、「歸藏」、「周易」兼談卦序

到西周時,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周公輔助成王治理天下,經濟上實行井田制,政治上實行分封制和宗法制,文化上制禮作樂,形成了“鬱郁乎文哉”的周禮。西周的禮樂制度確實反映了奴隸制極盛時期的時代特色,對後世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易》作為最重要的文化典籍,也應該適應時代的要求,於是周公應該是對《歸藏易》卦序以及所繫之辭進行了較大的修改,最終演化為《周易》,理由就是《周易》卦爻辭中有許多西周時代的歷史記錄和語言特色。再後來,孔子為《易》作傳文,後人統稱《十翼》,儒者又把《十翼》和《周易》經文融為一體,改造成儒家經典,遂稱為《易經》。

「周易登堂」第二十九講 辨「連山」、「歸藏」、「周易」兼談卦序

《連山易》首卦為《艮卦》,“艮為成”,《說卦傳》曰:“成言乎艮”。成就是成功,代表功績,有功績者為賢也,夏代及以前使用《連山易》,乃有賢賢之意。《歸藏易》以《坤卦》為首卦,“坤為母”,一母則同胞,兄弟同姓為親,母道親親也。“殷道親親”,故殷商以《坤卦》為首卦,其易曰《歸藏》也。《周易》以《乾卦》為首卦,“乾為天、為君”,乾代表尊者。《繫辭傳》開篇便言:“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周代注重尊卑貴賤之禮,“周道尊尊”,故奉《乾》為首卦,其易名曰《周易》也。可見,卦序也是隨時代不同而有所變化也。時代不同,道亦不同;道不同,則《易》有所側重;《易》有所側重,則卦序不同,首卦示其要也。

「周易登堂」第二十九講 辨「連山」、「歸藏」、「周易」兼談卦序

三《易》首卦不同,那麼其64卦之卦序也必定不同,所以觀《易》之發展,其卦序是變化的,而不是一成不變的。《周易》的卦序是如何排列的呢?《周易》64卦的排列順序,以宋代朱熹的《卦序歌》誦之最為好記,可謂是背誦口訣。歌曰:“乾坤屯蒙需訟師, 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謙豫隨, 蠱臨觀兮噬嗑賁,剝復無妄大畜頤, 大過坎離三十備。鹹恆遁兮及大壯, 晉與明夷家人睽,蹇解損益夬姤萃, 升困井革鼎震繼,艮漸歸妹豐旅巽, 兌渙節兮中孚至,小過既濟兼未濟, 是為下經三十四。”這64卦的排列順序有什麼規律和奧妙呢?孔子在《十翼》中有一篇《序卦傳》,專門論述卦序的排列規律及其理由,其中雖然不乏牽強之處,但整體能夠自圓其說,言之成理。

「周易登堂」第二十九講 辨「連山」、「歸藏」、「周易」兼談卦序

那麼這64卦的排列,其中還有沒有更深層次的規律和奧妙呢?孔子沒有再說,因為夫子已沒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再深究了,故孔子嘆曰:“假我數年,我於《易》則彬彬矣。”若蒼天果真能假夫子數年,夫子一定會發現更多的卦序規律。筆者志在為“往聖繼絕學”,積多年研究經驗,發現了另外兩個規律。這兩個規律可以用兩個問題來提出,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周易》上經為30卦,而下經為34卦呢”;另一個問題是“為什麼《周易》以乾、坤兩卦開頭,而以既濟、未濟兩卦結尾?”這兩個涉及卦序問題的課題,曾是千古之謎,筆者已於較早前發文揭示,這裡限於篇幅,就不再贅述,請大家開啟下面文章連結去閱讀。這兩個千古之謎的揭示,不僅是《周易》卦序內在規律的反映,同時也是綜卦、錯卦和互動卦具體應用的體現。

《周易》64卦的排列順序有什麼內在規律?

「周易登堂」第二十九講 辨「連山」、「歸藏」、「周易」兼談卦序

(此處已新增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