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把脾胃稱為“水穀之海”?脾胃傷則元氣衰,元氣衰則諸病生

為什麼把脾胃稱為“水穀之海”?脾胃傷則元氣衰,元氣衰則諸病生

為什麼把胃稱為“水穀之海”?

《靈樞·海論》指出:“胃者,水穀之海。”故與衝脈為十二經脈之海、 膻中為氣之海、腦為髓之海,並稱“四海”。海者,匯聚之意。胃主受納,飲 食入口,容納於胃,故稱胃為水穀之海。飲食水谷是五臟六腑所需營養物 質的本源,故《內經》又稱胃為“水谷氣血之海“、“五臟六腑之海”等。因此, 有將“水穀之海”直接作為胃的代名詞的,如《靈樞·海論》說:“水穀之海有餘,則脹滿;水穀之海不足,則飢不受穀食。”

所謂“得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大抵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含義

其一

,這裡所說的“胃氣”,是指脾胃受納、腐熟和運化飲食水谷的機 能,代表整個消化系統。“得胃氣則生”,是說只要病人食慾尚可,則氣血生 化有源,提示病情及愈後較好。臨床上常見患者病情雖較重,然其舌上有 苔,不礙進食,則知其胃氣尚存,若調治得當,即可望轉機,此即所謂有胃氣 者病情“不輕亦輕”。反之,如病人水漿不入,則其病情及愈後多較兇險,此 即所謂無胃氣者病情“不重亦重”。人以胃氣為本,胃氣的盛衰,直接影響 著人體氣血的充盈與否。正如《靈樞·玉版》所說:“人之所受氣者,谷也; 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氣血之海也。”所謂“得谷者昌,失谷者亡”,就 是以胃氣之存亡來預測人體正氣的盛衰。

歷代醫家均十分重視胃氣,其功績最為卓著者,要數金元四大家之一 的李東垣。李氏《脾胃論》強調人體元氣“非胃氣不能滋之”。指出:“脾胃之 氣既傷,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之所由生也。”脾胃是元氣之源,元氣乃健康 之本,脾胃傷則元氣衰,元氣衰則諸病由生,這便是東垣“內傷脾胃,百病由 生”的基本論點。

為什麼把脾胃稱為“水穀之海”?脾胃傷則元氣衰,元氣衰則諸病生

中醫治病,非常注重顧護胃氣。對胃氣虛衰者遣方用藥,更需儘量避 免用有損胃氣的藥物。諸如大隊滋陰劑中每佐以一、二味和胃行氣之品,以 防養陰藥物滋礙胃口;在苦寒瀉下時,亦多輔以護胃之品,但恐苦寒敗胃, 仲景之調胃承氣湯、吳瑭之護胃承氣湯,均屬此意。中醫在治病時強調的 “忌口”,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顧護胃氣。如忌辛辣之物、忌生冷之品,是 恐其敗壞胃氣;忌厚膩之味,是恐其釀濁礙胃;忌甘甜之食,是恐助溼滯中。

其二

,是指脈象的有無胃氣。脈也以胃氣為本。正常人的脈象不浮不 沉,不急不徐,從容和緩,節律一致,稱為“有胃氣”,或徑稱“有胃”。《素問· 平人氣象論》說:“所謂無胃氣者,但得真藏脈不得胃氣也。所謂脈不得胃 氣者,肝不弦(指脈象有一定的緊張度,猶如弓弦狀)腎不石(指脈象位置深 沉,用力切按始得)也。”該篇認為:春脈有胃當微弦,“但弦無胃曰死”;夏脈有胃當微鉤(指脈象旺盛有力之狀),“但鉤無胃曰死”;長夏脈有胃當微 耍弱,“但代無胃曰死”;秋脈有胃當微毛(指脈象位置表淺,輕取即得),“但 毛無胃曰死”;冬脈有胃當微石,“但石無胃曰死”。臨床如見勁急躁動而節 律不一的無胃之脈,多提示病情嚴重,預後欠佳。清代名醫葉天士在《外感 溫熱篇》中記載了他診脈候胃氣的經驗:溫熱時病,出現戰汗(寒戰而同時 汗出)之後,須診其脈象,若見軟而和緩的雖倦臥不語,汗出膚冷,卻非脫 證;如脈象出現急疾躁盛的,則多為氣脫危象。這裡葉氏把戰汗以後脈象的 是否和緩、即有無胃氣看作是判斷證之順逆、病之生死的主要依據之一。在 內傷雜病中更是如此,凡見脈象急數不寧、躁擾失和的,每提示邪盛正衰, 病情危篤。

為什麼把脾胃稱為“水穀之海”?脾胃傷則元氣衰,元氣衰則諸病生

總之,“人以胃氣為本,故人絕水谷則死,脈無胃氣亦死”(《素問·平人 氣象論》)。胃氣之盛衰有無,關係到人體的生命活動及其存亡。《景嶽全書·雜證謨·脾胃》所謂“凡欲察病者,必須先察胃氣;凡欲治病者,必須常 顧胃氣。胃氣無損,諸可無慮”,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文章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不可盲目試用,具體情況還需辯證。⊙圖文內容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刪除。⊙需要諮詢的讀者,請關注我以後再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