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咬鉤,漂不動:輕口鯽魚來襲,想實現釣靈得這樣做

不知不覺已經進入深秋季節,最近不少釣魚人在垂釣鯽魚的時候都反映出一個同樣的問題:“為什麼有魚咬鉤,但是浮漂卻沒動?”這是因為氣溫下降之後導致水溫也隨之下降,鯽魚在水溫較低的環境下活性降低,於是咬鉤的動作變得很輕微,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輕口鯽魚”開始集體出現了。

想要成功的釣到輕口鯽魚,相信很多釣魚人都知道必須釣得更靈,但是對於釣靈的概念以及實施方法卻有著千差萬別的理解,有人甚至簡單的認為只需要改變調目和釣目就能夠實現釣靈。其實釣靈是一項系統工作,需要從以下多個方面做出改變才能實現。

魚咬鉤,漂不動:輕口鯽魚來襲,想實現釣靈得這樣做

一、釣靈需要有一支靈敏的浮漂

既然有魚咬鉤而浮漂卻不出訊號,那麼首先就需要從浮漂本身入手,選擇一支靈敏度較高的浮漂是實現釣靈的首要工作。

吃鉛量越小的浮漂越靈敏

對浮漂靈敏度影響最大的因素是浮漂吃鉛量的大小,浮漂的吃鉛量越小浮漂本身的靈敏度也就越高。釣小魚用小漂,釣大魚用大漂,這在釣魚的過程中是永恆不變的核心原則。雖然在夏季釣魚的時候我們使用吃鉛量偏大的浮漂也能釣到不少小魚,但那是因為夏季魚的活躍性較高,咬鉤的力量較大,因此放寬了浮漂吃鉛量大小的限制。但是到了深秋季節水溫已經大幅降低,此時就需要釣魚人在浮漂吃鉛量的選擇上更加細緻,更加嚴謹,否則是釣不好輕口鯽魚的。

看到這裡可能會有人提出疑問,既然浮漂的吃鉛量越小越靈敏,那麼是不是直接買一支吃鉛量最小的浮漂就可以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浮漂的吃鉛量並不是可以小到無底線,這個底線是什麼,我先埋個伏筆,在下一部分內容中再揭曉答案。

魚咬鉤,漂不動:輕口鯽魚來襲,想實現釣靈得這樣做

漂尾越細的浮漂越靈敏

除了浮漂的吃鉛量之外,漂尾的粗細也會影響到浮漂本身的靈敏度。很多釣魚人由衷熱愛加粗尾的浮漂,因為加粗尾的浮漂視目清晰,即便使用長竿釣遠也不會出現看不清漂目的情況。但是加粗尾的浮漂在垂釣輕口鯽魚的時候就必然會暴露出靈敏度較低的弱點,浮漂的漂尾越粗,魚咬鉤帶動浮漂出現的訊號幅度就越小,當漂尾粗到一定程度之後,輕口魚咬鉤所帶動浮漂產生的訊號就會微弱到肉眼無法識別。

所以在垂釣輕口鯽魚的時候必須儘量使用細尾浮漂,為了保證視目清晰最好換上短竿釣近岸。垂釣輕口鯽魚使用4。5米的手竿,搭配漂尾直徑0。8毫米至1毫米的細尾浮漂是能夠保證視目清晰的,視力較好的釣魚人使用5。4米手竿也同樣能看清漂目。

魚咬鉤,漂不動:輕口鯽魚來襲,想實現釣靈得這樣做

二、小漂需要搭配小號主線才靈敏

在上一部分內容中我留了一個伏筆,浮漂吃鉛量越小越靈敏,但是吃鉛量最小的極限是必須能夠保證將主線繃直,當然這裡所指的並不是整根主線,而是浮漂與鉛墜之間的這一段主線。由於浮漂在水中會產生向上的浮力,再加上鉛墜會產生向下的重力,這樣一來就能夠將浮漂與鉛墜之間的這一段主線繃直。如果浮漂的吃鉛量太小,也就意味著浮漂在水中的浮力較小,同時與之匹配的鉛墜重力也減小,這樣一來一旦主線過粗就無法繃直了。主線無法繃直,在水中呈現出鬆弛、彎曲的狀態,魚咬鉤的訊號就無法及時傳遞到浮漂上,浮漂自然也就不會出現訊號了。

浮漂吃鉛量的大小除了要與主線粗細進行匹配之外,還要考慮到垂釣水域的水深,因為主線越粗越難被繃直,並且主線越長越難被繃直。同樣是釣底,我們在深水區和淺水區垂釣時浮漂與鉛墜之間的這一段主線長度是完全不同的。

浮漂的吃鉛量大小與主線號數以及水深之間的關係是否匹配,可以用以下這個公式進行計算:

(主線號數+水深)÷2.5<浮漂吃鉛量<(主線號數+水深)÷2

假設我們決定使用2。0號主線,在水深3米的水域中垂釣,按照上述公式的計算就能夠得出:2<浮漂吃鉛量<2。5。也就是說浮漂的吃鉛量最小的極限為2克左右,最大不宜超過2。5克,浮漂的吃鉛量太大或者是太小都會造成靈敏度過低。

魚咬鉤,漂不動:輕口鯽魚來襲,想實現釣靈得這樣做

三、小鉤、細子線避免擋口

輕口鯽魚進食的特點是張嘴幅度小並且吸力弱,魚鉤和子線是魚在吞鉤時必然會接觸到的兩種物體,所以只有更細的子線和更小的魚鉤才能減少魚在吞鉤時受到的阻力,這種阻力被釣魚人稱之為“擋口”。

在切線與擋口之間的子線粗細抉擇

子線越細也就越柔軟,魚在吞鉤時受到的阻力作用也就越小,出現擋口現象的可能性也就越小。但是子線越細,強度就越低,也就越容易斷線。所以在垂釣輕口鯽魚的時候子線應該在保證不頻繁切線的前提下儘量放細,當然具體能夠用到多細的子線取決於魚的個體大小以及釣魚人自身的基本功,一些基本功紮實的釣魚人垂釣半斤至一斤的輕口鯽魚可以使用0。3號子線。

魚咬鉤,漂不動:輕口鯽魚來襲,想實現釣靈得這樣做

小號袖鉤:為輕口鯽魚量身定製

垂釣輕口鯽魚魚鉤的大小以及重量是非常關鍵的,由於輕口鯽魚在進食時的吸力很弱,所以魚鉤太大或者太重都會導致無法順利入口。在夏季釣鯽魚的時候,即便使用伊豆或者伊勢尼等較大較粗的鉤型都不會有太大問題,但是深秋季節鯽魚吃口變輕之後就必須使用袖鉤。

常見的袖鉤有三種:細地袖鉤、普通袖鉤和飛魚袖鉤。其中細地袖鉤的鉤條最細,重量也最輕,但是強度最弱,只適合用來垂釣3兩以下的輕口小鯽魚。普通袖鉤可以廣泛用於垂釣各種體型的鯽魚,使用範圍非常廣泛。飛魚袖鉤雖然強度非常高,但是由於鉤條太粗所以並不適合用來垂釣鯽魚。

垂釣輕口鯽魚即便鯽魚的個體在8兩以上,也不應該使用號數太大的袖鉤,以我多年垂釣輕口鯽魚的經驗,3兩至半斤的中型鯽魚用4號普通袖鉤,半斤至一斤的大型鯽魚使用5號普通袖鉤是比較合適的。

魚咬鉤,漂不動:輕口鯽魚來襲,想實現釣靈得這樣做

四、調高釣低的真靈敏與假靈敏

幾乎所有釣魚人都知道調高釣低為靈敏,但是調多高釣多低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在垂釣輕口鯽魚的時候調目如果太高而釣目太低則會出現假靈敏的現象,例如調6釣2、調8釣3等等,這樣的調釣會讓子線近乎於完全繃直,魚在吞鉤時受到剩餘浮力的阻礙,非常容易出現脫鉤跑魚的現象。

真正靈敏的調釣是調目大於釣目的範圍在3目以內,例如調5釣2,調4釣2或者是調3釣1。這樣的調釣能夠在保證子線儘量趨近於繃直的前提下減小剩餘浮力,只要子線不是太粗,輕口鯽魚在吞鉤時受到的阻礙就會很小,中正口多且脫鉤跑魚較少。

另外,採用調5釣2或者是調4釣2在後期還能夠根據具體的魚情來做出調整,例如魚口較快時可以增加釣目改為調5釣4或者是調4釣3來增加中魚的穩定性。

魚咬鉤,漂不動:輕口鯽魚來襲,想實現釣靈得這樣做

五、餌料的選擇與狀態把控

如果能夠把上述四個方面的細節都做到位,垂釣輕口鯽魚的基本要求也就滿足了,最後需要做的就是在餌料的選擇以及狀態上進一步強化釣組系統。

垂釣小體型的鯽魚應該首選商品餌,並且開制拉餌。因為小鯽魚對食物的挑剔程度不高,商品拉餌能夠保證較快的上魚節奏。同時,小鯽魚密度較高時會離底上浮,要求在餌料中至少加入30%的輕麩,有利於減緩鉤餌下沉的速度出現更多的離底介面訊號。

垂釣中等體型和大體型的鯽魚應該儘量使用紅蟲或蚯蚓,中大體型的鯽魚密度低,並且對食物更為挑剔,使用蟲餌能夠有效刺激大鯽魚開口。並且大鯽魚在覓食紅蟲和蚯蚓的時候不會有太強的警惕心,能夠大幅增加吃死口的機率。

魚咬鉤,漂不動:輕口鯽魚來襲,想實現釣靈得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