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本能的下手打球,只是為不會防守來尋找藉口

大部分朋友去野球場打球,主要目的是出出汗、享受籃球帶來的快樂,以及提高自己的球技。然而在球場,有很多事、人的出現,會讓我們無法達到上述目的。其中一類,也是我們今天討論的主要物件:

你一突破就下手打球的人!

讓我說的再具體一點,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就是在球場,我總會遇到這樣的人, 他們不去靠腳步移動積極的防守,而是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下手)來結束你的突破(次次如此,沒有任何技巧可言)。雖然他們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暴力”所帶來的快感。但突破隊員顯然很不爽(10次有8次是打手犯規)。

需要注意的是:有兩類人除外,有些人利用進攻隊員的漏洞、注意力分散等,依靠自己的判斷技巧和斷球技巧去斷球,這不是今天討論的物件。今天討論的物件,毫無技巧性可言。另外一類,在職業比賽中比較常見,首先是利用身體的對抗,將進攻者的移動路線卡死,讓其進攻受阻,此時運用手臂,找準時機,下手斷球。但使用的頻率不會很多,因為被吹犯規的風險太大,划不來。

你本能的下手打球,只是為不會防守來尋找藉口

由於在野球場的4v4或1v1中沒有罰球,所以很多犯規只是讓你重新發球。這也導致有些人為了省事,不丟面子(認為自己被過掉很丟人)直接下手去打球。反正沒有罰籃,也沒有人計算犯規次數(正式比賽5犯離場)。所以,這是一個自覺與習慣的問題。

一說到習慣,相信受過專業化訓練的朋友,走到哪裡都不會在防守時輕易下手打球、掏球。因為在專業的比賽裡,這樣的行為會讓你吃大虧!——早早五犯離場或者失去位置被過掉。

前兩天在學校打球,遇見一位喜歡下手的朋友,我一突破準備合球上籃時就把我摁下來,次次如此。而我卻認真的、運用腳步去防守。雖然在沒有裁判的情況下,對我很不公平,但從長遠看,這樣的防守習慣會給那位朋友帶來非常多的弊端(比如:極其容易失位、早早5犯離場、容易沒朋友等等)。更重要的是,這是對他人的不尊重!

大家想啊,原本我可以在正常防守下進行突破的技能發揮,而因為對方屢屢下手,實際上減少了我鍛鍊、提高自己的機會。他10次下手有2次或許能夠打到球而不犯規,其餘8次實際上即消耗了我的體能,又浪費了我8次提高突破技術的機會。

你本能的下手打球,只是為不會防守來尋找藉口

最重要的是,在正式的比賽中,這10次下手打球很大機率都會被吹罰犯規。很多朋友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我明明打得是球,幾乎沒有觸碰到對方球員的肢體,為什麼裁判還吹了我犯規呢?

道理其實很簡單,規則鼓勵的是公平、正確的打球。或許你的確打到了球,但在規則精神中,

你這種下手打球的動作是不被鼓勵的

。你想啊,每位球員都花了大量的時間來訓練自己的腳步移動能力,來提升自己在球場上的防守水平。而你倒好,直接下手。

你說規則會鼓勵這樣的行為嗎?這其實是在投機取巧、不勞而獲,努力的程度不一樣,規則不會鼓勵這樣的行為。因此,以後你再遇到這樣的情況,請首先反思自己的行為是不是積極的、正確的。沒有一名最佳防守球員是靠下手打球上位的。所以,你會發現,即使很多時候你下手掏球、打球確實沒有碰到對方任何部位,但裁判依舊會吹罰犯規。

請記住,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因為,規則、裁判不鼓勵這樣的防守行為!

所以,遇見這樣的朋友,我會馬上說一聲:再見!因為,一方面我們自己會受傷(身心靈),另一方面,再繼續下去,我們也無法從對抗中得到任何提升。並且,還有可能被他影響、同化,也下起手來。

你本能的下手打球,只是為不會防守來尋找藉口

短期來看,吃虧的是我們自己,但從長期看,這樣打球的人一定不會再有什麼進步(防守端)。特別是他自己還沒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習慣。如果大家有這樣的壞習慣,一定要積極改正。要相信自己可以透過腳步的移動加上手的配合可以防住對方。也要明白,即使防守失敗,也比下手更能提高我們的籃球水平。

最後讓我來總結一下:下手打球本來成功率就不高(極少數人除外),更關鍵的是籃球規則並不鼓勵這樣的行為。因為這有一種不勞而獲的意味,你在下手的時候,也就意味著你的腳步沒有跟上,腳步沒有跟上說明平時訓練的不到位、不重視。而規則鼓勵積極的腳步移動,手臂永遠是輔助的防守“工具”。同時,認真的防守才是對他人的尊重,這樣一起打球才更有意思,相互才會得到提高,才可能結交為朋友。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