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選課人數超千人,教室外都有人旁聽……復旦的這門叫“似是而非”的課為何這麼火?

最近,復旦大學一門名叫“似是而非”的課程在網上走紅,吸引了超過一千名復旦學生報名,還被網友稱為“一看名字就想去聽的課”,其實,將課程取名為“似是而非”並非想博眼球,強調科學思維才是教師們的初衷。請聽記者盛陳銜發來的報道:

週二晚上6點半,正值選修課的上課時間,第三教學樓409教室已經座無虛席。教室後排都站著不少人,還有將近20名學生站在教室外的走廊裡旁聽。課堂中,學生們對老師風趣的表達報以陣陣掌聲。

「聽」選課人數超千人,教室外都有人旁聽……復旦的這門叫“似是而非”的課為何這麼火?

「聽」選課人數超千人,教室外都有人旁聽……復旦的這門叫“似是而非”的課為何這麼火?

在這個火爆的課程中,老師會提出一系列似是而非的問題。比如:漢字是象形文字嗎?“天賦基因檢測靠譜嗎?復旦大學2017級微電子學院學生王匡雲說,課堂上老師提出過一個問題,一隻猴子無規則的敲打鍵盤,是否可以打出莎士比亞的詩句?如果前提是時間無窮、次數無限的話,這個是存在可能的,但老師從另一個角度給出了計算結果。

“從機率學的角度,它所需要的時間是從宇宙誕生到現在好幾倍的時間,我們當初都沒有思考過,樓老師就帶我們對一些平常只是聽一下,好像信又好像不信的事情做思考。然後去判斷到底可不可行。”

王同學口中的樓老師,是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他組織協調了“似是而非”課程的開設”。樓紅衛介紹說,去年美國華盛頓大學的兩位教授開了門課,從邏輯和傳播渠道的角度揭開似是而非的概念是如何產生與傳播的。受此啟發,復旦的老師們一拍即合,推出這門名叫“似是而非”的課程,和國外的課程相比涉及面更廣。

”那麼他們可能側重點在資訊方面,大資料方面,那麼我們這個面要廣一點,我們現在就請了12位老師,文理醫都有。”

「聽」選課人數超千人,教室外都有人旁聽……復旦的這門叫“似是而非”的課為何這麼火?

有學生們說,一門選修課上能見到12位教授實屬不易。2017級社會學學生楊軼聰表示:

”當時是因為名字感興趣,然後進去點入課程大綱,看到它的一些內容,覺得講的知識面非常寬廣。這些老師都是在自己的專業領域非常突出的人,對於我們擴充套件自己的知識領域是非常有幫助的。”

「聽」選課人數超千人,教室外都有人旁聽……復旦的這門叫“似是而非”的課為何這麼火?

這門課怎麼考試?樓紅衛說,目前主要採取撰寫課程論文的方式來考核,特意安排了兩次課以加強對課程論文寫作的指導,對論文的高要求可望讓“似是而非”不變成“水課”。樓紅衛還表示,希望更多新聞專業的學生和從事管理工作的人員受益於此類課程。

”我覺得這個課不是一個高大上的課程,而是一個大眾化的課程。希望各個大學能夠有類似的這種課程開出來,慢慢地面對大眾有類似的這種科普能夠更多一點更通俗一點。特別是提供一種思考方式,而不是單單提供科普的知識。”

作者:上海電臺記者盛陳銜

編輯:李書娥

「聽」選課人數超千人,教室外都有人旁聽……復旦的這門叫“似是而非”的課為何這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