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流亡小朝廷紀事之六十四

文天祥成功智取平遠城,沒有傷亡,歸順了2萬投降的原宋兵,消滅了留守平遠城的元軍。粵贛邊緣地區人心大振。

文天祥十分高興,又在平遠城裡擺開筵席,犒勞三軍。獎勵有功人員,他把喜報派人送往在淺水灣(南澳島)小朝廷,並奏請晉反攻表現優秀的軍官為將軍,他們分別是鞏信、趙時賞、杜滸、劉洙、呂武、金應、趙夢濚、鄒渢、張汴、黎貴達、鞠華叔。

南宋流亡小朝廷紀事之六十四

這時,當年與文天祥共同勤王的方興、肖興也帶隊伍從江西來到平遠迎文天祥,加入抗元復宋的行列。

文天祥的督都府,糧草充足,士氣旺盛,上至督都、諸將,下至各營兵卒、伙伕,都在為進江西作準備,個個摩拳擦掌,充滿必勝的堅強的信念。

文天祥召集諸將、參謀會議,聽聽大家對進軍江西的高見。

張汴若有所思後,首先發言說,北上江西,必須先取贛州,方可站住腳跟,文督都曾任江西安撫使兼贛州知州,對此當然瞭如指掌。

南宋流亡小朝廷紀事之六十四

贛州轄有贛縣、會昌縣、興國縣、于都縣、虔化縣、信豐縣、瑞金縣、石城縣、安遠縣、龍南縣等縣,地盤大,物產豐富,兵源充足,進可發展,退可防守。取下贛州可以說江西己得其半,贛南基本控制了,向北進軍就有了堅實的基礎。

可是,贛州州城城牆高闊有元軍重兵把守,恐怕一時難以攻下。我們先削掉其兩膀,使之孤立無援,然後圍住攻打。信豐、于都仍由南,由東入贛州兩個門戶。信豐離贛州稍遠,元軍兵

力也頗單薄,不是為慮。而於都就不一樣了,地形複雜,易守難攻,且守將(宋叛將)葛士達處事謹慎,驍勇善戰。我軍主力放在於都方向。

眾將及參謀都覺得張汴的精細分折,鞭辟入裡。

鞏信補充說,打于都也得防東南的會昌增援。

文天祥最後決定,奪取贛州為目標,信豐,于都同時進攻。

南宋流亡小朝廷紀事之六十四

命令趙時賞將軍為主帥,總領3萬兵馬攻打信豐,趙夢濚為監軍,黎貴達為後衛,取下信豐後,繼續北上,與大軍贛州會合。領令而去。

文天祥親自統領大軍攻打于都。任命劉洙為先鋒,金應為副先鋒。帶領部隊浩浩蕩蕩地向江西出發了。

越過梅嶺進入江西界,途中,文天祥在馬背上呤詩一首:“去年傷北使,今日嘆南馳。雲溼山如動,天低雨欲垂。征夫行未幾,遊子去何之?正好王師出,崆峒麥熟時。”

崆峒山是贛南名山,這裡是文天祥的家鄉。他曾任贛州知州,在這裡勤王,他們舊部及當地豪傑積極響應,造成不小的聲勢。一時間文天祥“號令通於江淮”,掀起抗元收復失地的高潮。

南宋流亡小朝廷紀事之六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