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教會大分裂:影響世界的一次“分手”

公元1054年,

君士坦丁堡

牧首瑟拉留烏斯與羅馬教宗

利奧九世

互相開除教籍,標誌著基督教正式分裂為東方教派與西方教派,史稱

東西教會大分裂

此後,基督教分裂為東正教和天主教兩個教派,形成了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東正教世界和以羅馬城為中心的西方天主教世界。

在16世紀

宗教改革

、新教出現之前,這兩個教派分庭抗禮,主宰著歐洲人的精神生活,同時也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歐洲歷史、文化的方方面面。

東西教會大分裂:影響世界的一次“分手”

歐洲被劃分為天主教地區和東正教地區

天主教

直到今天仍是基督教中最龐大的派系,全世界大約有11。3億信仰者,佔世界人口的17%。

此外,兩個教派的對立直接導致了天主教支援的十字軍在1204年第四次東征時,洗劫了君士坦丁堡,侵佔了東羅馬帝國大片土地,給了國力衰弱的東羅馬一記重創。

兩個多世紀之後,奧斯曼帝國蘇丹

穆罕默德二世

圍攻君士坦丁堡,也是因為教派嫌隙無法彌合,西方教派坐視君士坦丁堡淪陷,

東羅馬帝國

滅亡,歐洲歷史自此進入中世紀篇章。

從文化角度看,東西方教派各自對當地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東方教派儲存、發展了古希臘的典籍和思想,西方教派則更多吸收借鑑自西羅馬帝國的語言文化,15世紀東羅馬滅亡之後,大量古希臘經典隨東正教神職人員一起流向西歐世界,對古希臘文化和古羅馬文化的回溯推動了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

那麼,基督教為何會分裂成兩大教派呢?

原因之一,西方羅馬教會和東方君士坦丁堡牧區對首席權的爭奪。

據《聖經》記載,羅馬境內很早就有基督徒。到公元66年,羅馬人佔領耶路撒冷及迦南地區,基督教的中心轉移到了羅馬帝國的首都羅馬城。

羅馬教會的威望還得自於早期基督教最重要的兩位傳教者保羅和

彼得

對羅馬城的青睞。保羅曾給羅馬基督徒寫了著名的《

羅馬書

》,並在此地居留兩年,而被稱為“基督使徒之首”的彼得更是羅馬城的首位主教,二者均在羅馬殉教。

東西教會大分裂:影響世界的一次“分手”

普世大公會議

公元325年,

尼西亞

(今土耳其境內的伊茲尼克)召開了基督教有史以來第一次普世大公會議,此次會議確立了羅馬教會列於各地方教會之首的地位。

公元330年,東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建新都君士坦丁堡,與羅馬城並峙,為帝國東部的行政權力中心,君士坦丁堡大公會隨即成立。

381年,第二次普世大公會議召開,將君士坦丁堡教區牧首(地位相當於羅馬教會中的教宗)的地位提升至僅次於羅馬教宗。

公元451年,第四次普世大公會議透過法令,將君士坦丁堡

牧首

置於與羅馬教宗並列的首席地位,當時的羅馬教宗利奧一世強烈抗議,稱羅馬教宗首席權來自於對聖彼得的繼承,因此,西羅馬教會拒不承認君士坦丁堡牧首的首席權。

原因之二,教義和禮儀分歧。

東西教會關於教義和禮儀分歧由來已久。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羅馬,形成了以

君士坦丁堡

為中心的希臘語區和以羅馬城為中心的拉丁語區,隨著行政權力的分割,東西兩方在語言、文化傳統等方面的差異越來越大,這種差異在宗教上即表現為教義和教規方面的分歧。

教義方面的分歧主要集中於“聖靈出處”問題,即聖靈是出自聖父(上帝)和聖子(耶穌),還是僅僅出自聖父。

東西教會大分裂:影響世界的一次“分手”

《尼西亞信經》殘片

在由歷任大公會議確認、並被東西方教會共同接受的《

尼西亞信經

》的相關經文中,西方教會和東方教會在表述方面存在著微妙的差異:西方教會擅自將 “我信聖靈,賜生命的主,從父出來”變成“從父和子出來”,引起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方教會的抗議。

除此之外,公元451年的迦克墩大公會議,將基督的本性定義為二重性:既有完全的神性,也有完全的人性。這一決議遭到許多東方信徒的抵制,直到今天,整個埃及、亞比西尼亞與敘利亞,以及亞美尼亞的大部分依然信仰東正教,並堅決擁護基督一性論。

兩者在禮拜儀式和教規方面也存在著諸多差異,比如公元7-8世紀圍繞是否允許影象崇拜發生的爭執:羅馬教皇允許信徒面對雕塑和圖繪進行禮拜儀式,而君士坦丁堡方面則嚴令禁止,甚至因此引發暴力衝突。

此外,東方教會憎恨羅馬教會強制實行牧師獨身制、在聖餐儀式中使用無酵麵包、在大齋節中食用乳酪等奶製品,羅馬教會則反對東方教會中各級神甫都可以在堅振禮時為信徒塗油,而在羅馬教會中,只有主教才有此權力。

原因之三,對教權與王權關係處理方式的不同。

東西方教會在和王權的互動過程中走上兩條相反的道路:西方教會堅持教權高於世俗王權,東方教會則認為王權高於教權。

476年,隨著

日耳曼人

大規模入侵,西羅馬帝國滅亡。西方教會透過對入侵蠻族的信仰教化而使教會可以借上帝的名義凌駕於世俗王權之上,逐漸形成了“君權神授”的神學傳統。

公元800年,羅馬教皇

利奧三世

在羅馬為查理大帝加冕,西歐人認為,這象徵著皇帝的名義終於從希臘人那裡轉回到羅馬人手中,查理大帝也以“羅馬人的皇帝”自居。

東羅馬帝國皇帝和君士坦丁堡教會拒不承認查理曼帝國的“羅馬血統”。他們認為,東羅馬才是從君士坦丁大帝時代延續下、從未中斷過的正統帝國,他們一脈相承地儲存著羅馬皇帝的頭銜、禮儀和帝國的政治體制,而查理大帝和奧托一世不過是有著日耳曼血統的蠻族。

更為重要的是,依照東羅馬傳統,教會始終是帝國的順從僕人,君士坦丁堡的大主教不僅不具有給皇帝加冕的權力,他本人的教職還仰仗於皇帝的任命,因此,羅馬主教給皇帝加冕一說既無正當性又無合法性。

就這樣,羅馬教宗擔憂東方教會的思想會削弱自己的世俗權力,而東羅馬君主擔憂西方教會的思想會破壞自己凌駕於神權之上的皇權。對教權與王權關係的不同看法讓東西方彼此忌憚。

東西教派之間的矛盾與分歧隨著時間的推移並沒有得到彌合,反而越來越尖銳。1054年,君士坦丁堡大主教瑟拉留烏斯為首的東方教會指責羅馬教會使用無酵麵餅進行祝聖活動,褻瀆了基督教的聖餐儀式。羅馬教皇利奧九世指派

紅衣主教

宏伯特前往君士坦丁堡進行解釋與協商,結果遭到冷遇。

宏伯特一怒之下以羅馬教皇的名義宣佈對瑟拉留烏斯實行絕罰——開除其教籍。雙方針鋒相對,瑟拉留烏斯立即召開教宗會議,一週之後,宣佈革除羅馬教皇及其使臣的教籍,並自立為東部教會之首。自此,東西方教會分道揚鑣。

11到15世紀,面對崛起的伊斯蘭勢力,東西方教會也曾有過短暫的“蜜月期”。尤其在14世紀之後,東羅馬君主數次向西方盟友請求援助,並允諾願意促成東西教會的統一,但1204年的

十字軍

洗劫君士坦丁堡事件讓東正教信徒和底層教士不再信任西方盟友,甚至對其恨之入骨,而教會上層神職人員又不願就教義教規彼此遷就,統一一事一再耽擱。

至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東羅馬滅亡之後,東方教會的中心逐漸分散至東歐各國,東西統一再無可能。